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地膜打孔育苗技术是在隔离层育苗和软盘育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几项育苗技术的优点,降低育苗成本,节约用水,能在地温低、湿度大、盐碱较重的地区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经过16a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节约育苗水20%左右,降低育苗成本120元/11m^2,平均增产450kg/hm^2。  相似文献   

2.
杨从旭 《江西棉花》2009,31(1):64-64
棉花微钵育苗技术(即塑盘育苗)具有轻型、简化、高效、节工、节本等特点。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可节省制钵摆钵用工15个/hm^2,苗床管理用工15个/hm^2,取苗移栽用工15个/hm^2,节省塑膜等成本1/3以上,同时育苗面积明显减少,且育苗过程有所缩短和移栽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地膜打孔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地膜打孔育苗技术是在隔离层育苗和软盘育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几项育苗技术的优点,降低育苗成本,节约用水,能在盐碱较重地区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经15a试验结果表明,节约育苗水20%左右,降低育苗成本120元/hm~2,平均增产450kg/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地膜打孔育苗技术是在隔离层育苗和软盘育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几项育苗技术的优点,降低育苗成本,节约用水,能在地温低、湿度大、盐碱较重的地区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经过16a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节约育苗水20%左右,降低育苗成本120元/hm2,平均增产450kg/hm2。  相似文献   

5.
2017—2018年,在同安镇粮食产能区示范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融合技术示范区比常规区减少用药2~3次,用药量减少37.6%,防治成本降低400元/hm^2;水稻产量增加12.8%,收益增加2 835元/hm^2。  相似文献   

6.
水稻两段育苗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段育苗试验研究表明,提前育秧争取有效积温,延长苗期生长期,可实现水稻高产。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支出80~100元/hm^2,增产40%左右,是一项有效的节支增收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水田面积、产量、水稻品种、育苗方法、整地措施、插秧密度、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概述了盘山县水稻生产发展历程。表明,盘山地区4万hm^2水稻单产平均达到10365kg/hm^2,重点采用了种植高产高效优质品种、育苗方法进行8项改进、旋耕整地、插秧实行合理稀植、田间管理科学化等水稻栽培配套技术新体系一并指出,未来农业必须向生产无公害产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扎赉特旗自从推广水稻育苗移栽技术以来,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水稻育苗管理过程与旱田播种同时进行,往往因通风浇水不及时,造成干旱或徒长,使秧苗素质降低,从而引发立枯病,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损失,致使种稻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些问题,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新型水稻育苗覆盖材料“无纺布地膜复合被”,育苗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水稻晚熟品种能正常成熟,进行了两段式育苗技术研究。即在温室或室内或大棚内播种,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入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指出这种育苗的技术优势:秧龄可增加25-30d,带蘖率可达100%,增产21%,增收18000-26000元/hm^2,为便于推广,在播种环节和第一次移栽技术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垦殖与稻作》2005,(4):64-64
近些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价格、劳动力价格的升高,以及国家对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辽宁垦区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现有大中型拖拉机1161台,小型拖拉机101377台;耕整地机械2万余台套;水稻插秧机875台,水稻工厂化育苗设备39套,收割机58台。耕整地90%实现了机械化。机械插秧1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6%,机收割2.53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2%。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稻米》2007,13(5):55-56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的本田密度与施肥量二因素互作试验表明,密度为16.8穴/m^2和227.5kg/hm^2施肥量互作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9525.6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水稻不同灌水方法即浅—湿—浅间歇灌溉,湿润灌溉,常规灌溉对水稻产量及耗水量,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灌溉较常规灌溉节水5247t,节水率33%,节约成本220元/hm^2,是一项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好技术,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水稻大中棚进行两层立体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立体育苗可培育壮秧,减少了秧田占地面积,提高了大中棚的利用率,降低育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榆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面积4万多公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但发展不平衡,高产地 块9000kg/km^2以上,低产地块仅6000kg/hm^2。经调查研究,这些低产地块除土壤条件不良外,与农民选择品种不合理、育苗技术不规范、 插秧晚、肥水管理不当等有关。实践证明,合理选用优良品种、全面推广水稻先进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甘薯育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凤平  揣艳君 《杂粮作物》2006,26(3):219-220
近几年葫芦岛地区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9300万hm^2左右。虽然甘薯在葫芦岛市种植历史悠久,但有些农民在甘薯育苗技术方面还存在误区。通过多年实践,我们研究总结出了甘薯的多种育苗方式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扎赉特旗自从推广水稻育苗移栽技术以来,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水稻育苗管理过程与旱田播种同时进行,往往因通风浇水不及时,造成干旱或徒长,使秧苗素质降低,从而引发立枯病,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损失,致使种稻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些问题,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新型水稻育苗覆盖材料“无纺布地膜复合被”,育苗取得了显著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无纺布地膜复合被(下称复合被),由辽宁盘锦新生农场提供。该复合被由两种材料构成,下面一层无纺布为整幅,上面一层地膜为聚乙烯吹塑农田地膜,开闭式结构。普通农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直播水稻每公顷产量7500kg以上的技术方案为.每公顷基施有机肥4500kg,播量为333~375kg,施纯N259.5~280.5kg,施P2O5 120~136.5kg;中等肥力的田块上直播水稻每公顷产量达8250kg以上.其技术方案为:在基施有机肥45000kg/hm^2的基础上.播量为301.5~340.5kg/hm^2,施纯N268.5~289.5kg/hm^2.施P2O5 79.5~90kg/hm^2。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育秧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分场在六队建设了一个水稻高科技示范园区,并一次性投入26万元,建起了一个配有14栋钢骨架大棚(大棚长636m,宽6m,面积381m2),一栋300m2的日光温室的水稻育苗基地,且配套应用了井水微喷灌溉技术,从而实现了机械化育秧,为育出好苗、壮苗创造了有利条件。伴随这一育苗基地的诞生,随即出现了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设备,来降低水稻育秧成本。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在年初制订了提高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率的可行性方案和实施措施。即在大棚水稻秧苗出棚后,再种植两茬蔬菜、瓜果…  相似文献   

19.
大石桥市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水稻优良品种,采取园田育秧、合理稀植、配方施肥、本田旱耙旋耕、三旱整地、对病虫害采取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措施,使水稻产量达到9000kg/hm^2,节本增效1675元/hm^2。该项技术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农业部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试点项目最北部的一个实施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极有利于发展水稻生产。近年水稻面积发展到10.7万hm^2,单产达到7500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高出15%以上,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水稻种植大县。五常市稻区的技术对黑龙江省170万hm^2水田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2004年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试点在82hm^2的面积上开展高产科技攻关,实现平均单产8734.5kg/hm^2,出现了9000kg/hm^2的典型。本文还对五常市水稻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论述了今后发展水稻生产的前景及实现再高产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