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籼迟熟B2组试验.每hmz平均产量7.988t,比汕优63增产4.09%。200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4t,较对照汕优63增产7.17%。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7010)。  相似文献   

2.
川凉薯7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于1999年用从我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IX-55—6作母本,3903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子。2000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215—20,2001年进入株系圃,2002年升人品鉴圃,2003年品比预备试验,2004—2005年品比试验,2006年多点试验,2007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2003。  相似文献   

3.
水稻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室用多系1号/明恢63//宜恢1313/鉴86-20复合杂交定向选育而成。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型佳,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组配的宜香2292,2002年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奖,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4.
林纲  王峰 《杂交水稻》2008,23(1):79-80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强恢复系宜恢2084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宜香7633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D44B/N542杂交后代与D44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与自育恢复系宜恢7633(81136/宜恢1号//CDR22)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5—2006年进行品比和多点试验,2007—2009年参加四JJI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10002。  相似文献   

6.
宜香101是四川自贡市农科所用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 a平均单产8.1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8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高温、耐干旱能力强等特点,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3728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宜香3728是绵阳市农科所用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绵恢3728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 2级标准)、产量高、米饭清香、抗性较强等特点,于2005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5001),2006年获得四川省优质米“稻香杯”特等奖。  相似文献   

8.
阜麦936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1993年采用复合杂交(皖麦20/冀麦5418//内乡184),经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1999年出圃。2002-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004-2005年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005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1。  相似文献   

9.
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13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籼粳交强优恢复系宜恢1313与优质不育系宜香1A组配而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8.33 t/hm2,比汕优63增产5.73%,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中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优质青稞新品种甘青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青3号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以肚里黄为母本,浙多1号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选育而成的优良青稞新品系.1993至1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5至199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1999至2001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2003至2005年参加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开始多点生产示范.2006年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甘青3号,是甘南州农科所育成的又一个优良青稞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徐州26号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小麦研究室对1983年秋从原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引进的F1代穿梭育种材料经过连续15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WS8268(陕农7859/小偃6号),原代号为徐州87633。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优良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州26号。  相似文献   

12.
泛棉3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0703.  相似文献   

13.
川优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106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泸恢1611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于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07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079是达州市农科所用宜宾市农科院育成的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达恢2079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穗大粒多、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8和2009年分别通过四川和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垦啤麦17(红12-338)是2006年红兴隆农科所用Z034Q024P做母本,红03-1070做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性2棱型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登记。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733.9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2%。经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检测,大麦蛋白质含量3年平均为12.8%,麦芽无水浸出率为82.2%,超过国家优质啤酒大麦标准。  相似文献   

16.
Ⅱ优131是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131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优质组区试,平均产量432.63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4.68%,达极显著水平,居本组试验第3位。2003年续试,14个试点全部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7.
川杂棉21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高产恢复系R19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核不育F1代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8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3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8.
天府九号是南充地区农科所1977年用混巨五号作母本、天府三号作父本杂交,经1978-1988年选择、鉴定、比较所育成。1989—199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及生产试验,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一)产量表现 1989—1990年省18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7.9公斤,比对照种天  相似文献   

19.
泛玉6号是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以自选系改478为母本,DSO1为父本选育出的紧凑型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河南3年三级试验,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证号:豫审玉2007007;2007—2008年参加陕西省2年三级试验,于2009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审定证号:陕审玉2009007。该品种在各地试验、大田种植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性好;果穗均匀、秃尖小;多抗,活秆成熟。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天府10号天府10号是四川南充地区农科所1977年用天府四号作母本、中德四号作父本杂交,经1978—1989年选择、鉴定、比较育成。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及生产试验,1994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