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1994年通过对棉属8个野生种同陆地棉杂交的高世代材料进行抗黄萎病筛选,选育出了包含瑟伯氏棉、比克氏棉、斯特提棉和雷蒙德氏棉抗黄萎病基因在内的种质材料或新品系。这些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能均显著超过中棉所12,并克服了以往陆地棉抗黄萎病材料的晚熟、结铃性差等缺点。这些材料的育成为利用棉属野生种的抗病基因培育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植物同倍体种间杂交进化的实例──比克氏棉比克氏(Gossypiumbickii)棉起源于澳大利亚内陆干旱地区,形态学特征与奈尔逊氏棉(G.nelsonii)和澳洲棉(G.australe)很相似,具有耐寒、多毛抗虫和子叶腺体延缓发生等有用性状,长期以...  相似文献   

3.
种间杂交有色棉资源选育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茹琴 《中国棉花》2001,28(12):16-17
从种间杂种F1BC1陆地棉×比克氏棉×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陆地棉的天然杂交四元杂种后代中,经过选择和培育,已经得到遗传性基本稳定的棕色棉和绿色棉资源.经测定它们的2.5%跨长为26~31mm;衣分30%~38%;比强度20~23cN@tex-1;麦克隆值3.4~5.通过棉花种间杂交,打破色泽基因对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负面遗传影响,获得农艺性状优良的有色棉种属资源.  相似文献   

4.
主要报道陆地棉(G.hirsutum)×斯特提棉(G.sturtianum)杂种F1、BC1的性状遗传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F1的主要性状为自交不育,全缘叶,叶脉弧形,花冠较大,鲜紫色,花丝紫色,花瓣基部有深紫斑,为父本之显性性状;BC1性状分离。F1、BC1为非整倍体。F1、BC1染色体结构式多数分别为10Ⅰ+27Ⅱ、8Ⅰ+26Ⅱ。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创立的棉属种间杂交新技术,即对杂交铃喷(滴)GA_3(5 oppm)、NAA(4 oppm)—离体培养杂种胚—试管内染色体加倍,于1981年获得了陆地棉(科遗181)×比克氏棉的F_1杂种。再与陆地棉三次回交及3~4次自交和选  相似文献   

6.
棉花柱头外露系96-5形态特征与应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筱南 《中国棉花》2000,27(12):24-25
经多年研究 ,利用美洲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 ,选育出了具有柱头外露性状的 96— 5。为使该品系尽快应用与生产 ,1 998~ 1 999年 ,我们对其进行了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杂交制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1 形态特征。 96— 5植株呈塔型 ,比湘棉 1 0号和 E- 81略矮 ,叶片偏小 ,果枝着生角度小 ,枝细而硬 ,叶枝少。现蕾 7天左右 ,柱头露出 ,花冠伸出花萼 ,顶部呈红色 ,柱头随着花冠伸长而伸长 ,据 1 998~ 1 999两年随机取样测定 ,96— 5的最终花柱长平均达1 3mm,露出花冠长度为 6~ 7mm。雄蕊至开花时才露出散粉 ,但靠近柱头上部的花药大多干瘪。据…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的遗传基础狭窄及其它缺陷,使人们对野生棉的利用日趋重视。当前,国内外转育野生棉有益性状的主要途径是其与陆地棉进行种间杂交,杂种染色体加倍后用陆地棉回交和连续选择。1986年11月,法国棉花及纺织纤维研究所赠给我所11份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并加倍的6倍体杂种(法国遗传学家做过细胞学鉴定),共计26粒种子。为了进行种质转育和  相似文献   

8.
采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育成的优质中间材料作亲本,与陆地棉抗病品种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选择培育,育成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蜀棉2号,表明利用海岛棉及其质源作亲本,改良陆地棉的纤维品质,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品质棉纤维性状的影响,表明为了充分发挥高品质棉的优良特性,高品质棉应当安排在温、光条件好的宜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于棉属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细胞学,前人曾有研究,最近国内外分别报道了陆地棉(G.hirsutum)、草棉(G.herbaceum)、澳洲野生棉(G.sturtianum)和比克氏棉(G.bickii)等棉种的组型分析研究结果。这是棉属种质资源利用、进化和分类,以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亚洲棉  相似文献   

10.
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陆地棉与中棉和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培育的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远缘亲本育成的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纤维性状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各纤维性状与环缕纱强和气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3个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种为轮换亲本与海岛棉显性无腺体种质材料进行杂交和连续10次回交,育成3个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育成的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除腺体性状外,其余性状均为陆地棉类型,且基本与对应的轮换亲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优质特早熟新品种晋棉 2 1号是由山西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长期协作的研究成果。1 99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被科技部、农业部评为后补助二等奖 ,作为“十五”期间重点推广品种。1选育过程。通过远缘杂交的途径 ,采用组织培养、染色体加倍、激素处理等生物技术将野生种异常棉( G.anomalum2 n=2 6)的优质纤维和色伯氏棉 ( G.thurberi2 n=2 6)的抗病虫特性转育到栽培种陆地棉 ( G.hirsutum2 n=5 2 )上。杂交组合为 (陆地棉×异常棉 ) F3 × (陆地棉×色伯氏棉 ) F4。经过连续多代…  相似文献   

13.
将野生棉的一些特殊性状通过种间杂交转育到栽培棉上,藉以培育新的优良品种,这是当前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棉属野生种中绝大多数的染色体为二倍体,以二倍体野生棉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杂交,存在着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困难。而野生棉的夏威夷棉(又称毛  相似文献   

14.
棉花远缘杂交选育特早熟新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亚洲棉、瑟伯氏棉、陆地棉的杂种后代进行回交选育、复合杂交等选育出的-批特早熟棉花品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杂交手段都能获得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优良的纤维品质,而复合交则优于回交转育的表现.回交次数的多少对出圃材料的表现影响不大,回交的低世代选择及回交亲本的选择极为重要.通过回交转育目标性状,选育优良种质系,在进行杂交和复合交,促使潜在的优异性状表达,进而育成特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野生棉种质渐渗系为基础群体。开展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的选择育种。株系纤堆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野生棉种质渐渗乐在纤雏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黄褐棉的矸堆长度、异常棉的比强度和平地棉的马克隆值变异幅度最大。病圃抗病性鉴定结果。3个分别来自异常棉、雷蒙德氏棉和平地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9个分别来自雷萦德氏棉、旱地棉和黄褐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本文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新创造的抗黄萎病种质系的育种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较多的优良遗传特性,通过试验可以看出,7类半野生棉种质材料当中,有许多优良抗源材料和耐寒材料,其中,帕默尔棉(Palmeri)和莫里尔棉(Morrilli)综合性状较好,值得进一步在北疆棉区进行杂交转育和抗性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抗虫棉(以中棉所29为代表)与常规棉(以苏棉22号为代表)分密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株高略低于常规棉外,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和脱落率、烂铃率均高于常规棉。而主要经济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绒长高于常规棉外.构成产量的重要性状总铃数和衣分均低于常规棉。杂交抗虫棉籽棉产量高于常规棉,但由于衣分较低.其皮棉产量低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19.
棉属野生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与技术,利用野生棉与栽培种间杂交,将野生棉的一些有益遗传性状转育到栽培棉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棉花育种利用的具有抗病虫,抗旱和纤维品质优良等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苏杂棉66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8033为母本,以308为父本配制的陆地棉杂交种。其中母本8033是以泗棉3号为母本与父本中棉所12杂交后,经连续选择、鉴定育成的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的品种;父本308以苏棉5号为母本与父本泗棉3号杂交后,经连续选择、鉴定育成的抗枯萎病、耐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