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豌豆品鉴试验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贺晨邦  江华 《杂粮作物》2000,20(6):15-1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99年豌豆品系鉴定试验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比单纯依据产量结果对品系的评析更具全面性、综合性和科学性,且方法简便易行,因此此法在豌豆的品鉴、品比,生产试验中综合评析参试品系是一种有效的衡量法。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地区自20世纪末选育推广半无叶豌豆秦选1号之后,豌豆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满足对豌豆品种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发展豌豆生产,2009年秦皇岛市农业局从中国农科院引进46个遗传稳定且尚未登记利用的豌豆优良品系,以期从中筛选出可供推广利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汾豌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夏用JW-16作母本,JW-1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7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参加了山西省豌豆直接生产试验。2011年8月5日山西省品审办组织杂粮专业组有关委员、专家在浑源良种场和省高寒所2个省试验点进行了田间考察,认为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熟期比对照早,综合农艺性状比较好,是适宜本省豌豆产区种植的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豌(认)2012001。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了对甲胺磷具有极高水平抗性的抗性品系(抗性倍数198.63)。利用该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都明显地倾向于抗性品系,表明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有利于本地抗性的发展。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与敏感品系和田间种群相比,抗性品系及其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子代的生物适合度都有显著下降,表明抗性品系及其杂交子代种群增长具有很大的不利性,从而减少了抗性虫源数量,有利于本地敏感性的回复。从褐飞虱迁飞、杂交子代抗药性及生物适合度变化的角度,讨论了迁飞扩散对褐飞虱的甲胺磷抗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Dev  H 李兵 《杂粮作物》1997,(4):53-54
在高代中豌豆的变异性H.Dev,K.B.Rastogi在选育高产豌豆(PisumsativumL.sen-sulato)品种中,为从后代有效选择理想品系和组配组合,亲本选择是重要的。经济性状的育种改良主要依靠其自然属性和在试材中表现的遗传变异性范围和...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地甘薯实生种子做对照,将引进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甘薯实生种子及其后代品系进行萌芽性、生长势、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性状的综合鉴定筛选,结果表明,CIP实生种子的出苗率、移栽率及初选、复选、品系比较等各级试验的入选率分别为60.35%、55.97%、6.30%3、2.18%、16.67%,本地实生种子分别为63.38%、48.97%、4.67%、32.20%、25.76%;筛选结果CIP实生种子和本地实生种子差异不显著。从CIP实生种子后代中筛选出了6个优良品系作为育种材料利用。通过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在国内鉴定筛选,可以丰富国内甘薯种质基因库,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7.
江苏铜山县常年植棉约 2万公顷 ,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皮棉损失在 2 5 0吨左右。由于栽培方式、茬口布局、种植品种等的变化 ,给测报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准确掌握棉铃虫的发生动态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近1 0年的棉铃虫发生与防治经验进行了总结。1发生期1 .1一代残虫在麦田外寄主上(如豌豆 )的发育进度明显早于麦田。本地常年有种豌豆的习惯 ,由于在豌豆田很容易捉到虫子 ,常在豌豆田查 1代残虫基数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多年的资料看 ,豌豆田内棉铃虫的发育进度比麦田早 3~ 4天。因此 ,棉田 2…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八个品系供试玉竹多糖进行比较分析,为玉竹种质资源的搜集、玉竹的育种和规模化栽培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对八个品系供试玉竹进行了栽培,进行了多糖含量提取及测定。结果吉竹一号叶腋紫、吉竹一号茎紫在本地栽培后的多糖总量含量最高,分别为15.49%和15.03%。结论吉竹一号叶腋紫和吉竹一号茎紫与其它六个品系玉竹相比更适合在吉林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会泽县境内选择海拔有差异的3个试验点,选用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新品系进行多年多点产量比较试验,从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商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L-15和LN-8两个品系的产量较高,属高产稳产型品系,分别比对照合作88号增产89.1%和66.4%,且薯型好,适应性广,晚疫病发生轻,适合本地区及同类型地区示范性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刺桐叶部特征与其对刺桐姬小蜂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刺桐不同品系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结合其对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的抗性表现,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揭示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选育抗虫刺桐品系并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刺桐高感品系的叶片形状、厚度与高抗和中抗品系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性鉴定的依据之一。从叶表微观形态来看,高抗品系上表皮不存在气孔器,上、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排列致密,细胞间隙很小,表面密被霜状蜡质层保护,不利于刺桐姬小蜂侵入和产卵的构造;从叶片横切面结构上看,高感刺桐品系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鞘、上下表皮显著薄于高抗品系,且各内部组织细胞体积较大、排列疏松,不能有效抵御刺桐姬小蜂侵入与危害。同时,刺桐东方变种(Erythrina variegate var orientalis)HA1是高感品系,应禁止调运和引种;本地刺桐(E. variegate)HA2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宜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豆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随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在同一种作物中也随品系不同而异。豌豆是一种重要的粒用豆科作物和蔬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性状中存在相当丰富的变异性。这对培育高产量结合高蛋白含量的品种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机会。但是,有关该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性状的资料是不足的。因此,为了解决某些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2.
1991~1993年在Martonvasar的苗圃进行人工侵染试验,研究腥黑穗病对本地繁育的小麦品种和含有已知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品系(分别含Bt1~Bt10)的侵染,并于1993年用健康小麦幼苗和感染了腥黑穗病的幼苗在Martonvasar的人工气候室进行冻害试验。在试验期间,当地的病原种群对Bt9和Bt10基因无致病力,而对Bt7则致病力很强。含有抗病基因Bt4、Bt5、Bt6和Bt8的单基因品系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含Bt1、Bt2和Bt3的单基因品系只有中度的抗性。在本地的小麦品种中,只有三个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性(即“Martonvasari17”、“Martonvasari23”和“Fatima2”),其余的表现感病或严重感病。侵染腥黑穗病的植株比健康植株抗寒性严重降低,超过了品种的平均数。品种被腥黑穗病侵染的程度与冻害致死率成显著正相关(r=0.890),而含有不同抗性基因(Bt)的单基因品系在这方面则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豌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秋  李连波 《杂粮作物》2010,30(3):236-237
豌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又名麦豌豆、寒豆、麦豆、荷兰豆(软荚豌豆),英文名Pea,gardenPea。豌豆营养十分丰富,且全面而均衡,籽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豌豆可加T多种食品。如豌豆细粉、浓缩蛋白、豌豆粉丝、豌豆罐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豌豆最适施磷量,为豌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豌6号为供试豌豆品种,通过不同磷素水平对豌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豌豆的推荐施肥量。[结果]豌豆最适施磷量为60 mg/株。[结论]磷肥对豌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影响明显,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量可以提高豌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农优矮生豌豆的常见病虫害:豌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豌豆褐斑病、豌豆潜叶蝇、豆杆黑潜蝇的危害症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绿粒加工型豌豆新品种选育和试验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青海省豌豆加工业及豌豆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豌豆的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再兴  李玲 《杂粮作物》2010,30(2):154-155
豌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主要作粮食和蔬菜用,亦可作饲料和绿肥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简述了豌豆的生物学、植物学特性,以及对豌豆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及工业利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对豌豆开发利用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油82~10的应用及高蛋白高产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大豆高蛋白中间材料中油82~10作高蛋白基因源,育成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及高蛋白品系.育种实践证明,选择低纬度地区的夏大豆品种(系)作高蛋白基因源,创造高蛋白中间材料,采用本地丰产材料进行修饰回交,是高蛋白、高产大豆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豌豆是重要的冷季豆类作物。因其耐冷凉、早熟等而适应性强;因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倍受人们的青睐。也有人把豌豆叫"三营养作物",即营养人类、营养畜禽、营养地力。目前,豌豆生产和消费是一个发展态势。秦皇岛地区自上世纪末选育推广半无叶豌豆秦选1号之后,豌豆生产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杂交棉以其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等优点成为新疆棉区棉花增产的新突破口。本地制种的种子发芽率、地域适应性较内地引进的杂交种都要高。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配合该在新疆本地区的大面积制种和品种示范,现将新陆早44号的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