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倒伏一直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倒伏时期和程度的不同可导致减产10%~50%不等,严重时达60%以上,甚至绝收。研究大豆倒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怀凤  梁誉 《北方水稻》2020,50(1):41-42
汤原县水稻倒伏成为了水稻生产中最主要的减产因素,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水稻倒伏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水稻倒伏均为茎倒,在有四个伸长节间的水稻品种中,倒伏多发生在地上第一、二、三节间,其中第二伸长节间最多,第一次之,第三最少。伸长节间生长越长,越容易倒伏,其中以第二、三伸长节间的生长长度与倒伏关系非常敏感。在生产上,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这两个伸长节间生长时期施肥。  相似文献   

3.
李满华 《作物研究》2009,(Z1):108-111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的优势,探讨了湘潭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湘潭市粮食生产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倒伏是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2007年赣榆县受台风影响造成水稻的倒伏,减产严重,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等,并提出选择抗倒伏性强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百方 《作物研究》2009,(Z1):143-145
系统研究了娄底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基金;加大粮食生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介粮食生产先进典型;坚定不移地保护基本口粮田,加大水利设施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推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建立合理的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服务体系改革,稳定和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御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江平原粳稻产区,生产中常发生水稻倒伏,造成减产。笔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生产实践调查、试验研究,分析探讨水稻倒伏原因,并提出防御倒伏的综合栽培技术。水稻倒伏主要原因是品种自身抗倒伏能力差,田间没有应用配方施肥技术,不按水稻需水规律灌水。秧苗素质差,插秧密度大,整地质量不好,病虫草害和台风、暴雨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也能造成水稻倒伏。选用抗倒伏的优良水稻品种,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应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法,旱育稀植培育壮秧,及时防控病虫草害等技术都能有效地防御水稻倒伏,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7.
金建和 《北方水稻》2012,42(6):53-54
水稻倒伏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农业灾害。对水稻倒伏的发生原因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选用矮秆、茎粗、根系发达、叶片短直的耐肥抗倒品种;培育壮秧;科学施肥;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河南省粮作区粮食生产的现状,指出了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粮食价格偏低、生产成本较高,规模小,耕地逐步减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农资市场混乱,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粮食收储质量差等。提出了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保护耕地是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依靠科技创新、保护环境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农业领域的有关法律、政策宣传、监督管理、政策倾斜是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地处黄淮海麦区的项城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大.总产约占当地粮食产量的70%.小麦生产丰歉对其粮食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依靠国家农资综合补贴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小麦产量呈逐年提高的趋势.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影响该区小麦稳产和进一步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倒伏问题。本文就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对策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出发,研究探讨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生产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粮食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表明,粮食生产的每一次新的跨越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的建议,使之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粮食生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新阶段双峰县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庆华 《作物研究》2005,19(1):58-59
介绍了双峰县粮食产业--水稻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水稻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双峰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即: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生产效益;大兴技术创新,提高粮食单产;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建湖县位于里下河地区腹部,下辖15个农业镇,8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6万,占70%,是一个以稻麦两熟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是里下河地区历史上有名"鱼米之乡".耕地面积6万hm2,常年种植水稻4.67万hm2,三麦种植面积4.5万hm2,粮食生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近几年来,全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以粮食增产量、农业增效益、农民增实惠、农技人员增才干为目标,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强化科技支撑,突出技术集成普及与专业化服务,加强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科学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所造成的损失与水稻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环境、栽培技术以及本身特性等多重影响。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稻倒伏的类型、水稻倒伏构成因素以及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各种措施,展望了水稻抗倒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沿河稻区水灾经常发生,对水稻产量构成严重威胁。辽宁水灾多在水稻抽穗之前,此期遭受洪水袭击,除砂压、倒伏和撤水后沉淀上对水稻造成一定损失外,稻株站杆被水淹没对其发育和产量影响极大。1995年7月末8月初我区水稻孕德期发生了特大洪灾,960Ohm2稻田被洪水淹没(水深超过lm,且浑浊),造成不同程度减产,部分绝收。我们对淹水稻田及时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淹水导致水稻减产的原因,以便在水灾发生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稻谷损失。三淹没水的时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1.1不同淹没水时间其产量不同在红菱和林盛镇滩水稻田发现,铁粳…  相似文献   

16.
倒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后群体冠层结构遭到破坏,叶片光合速率锐减,同时群体内部湿度增加诱发真菌性病害和穗发芽,进而影响稻米品质和产量。本文综述了水稻倒伏的评价方法和诱发原因、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理化特性的关系、抗倒伏基因的挖掘及功能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不同水稻倒伏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了株型等形态性状、氮肥运筹、种植密度、种植方式以及大风、暴雨、臭氧等环境因素对水稻倒伏的影响,归纳了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维管束数目等茎秆物理特性及化学成分与水稻倒伏的关系,总结了矮化相关基因和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参与水稻抗倒伏的调控机制。此外,文章展望了未来水稻抗倒伏研究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议:(1)创新和优化水稻倒伏评价体系;(2)挖掘鉴定新的抗倒伏基因,强化水稻抗倒伏的机理研究;(3)选育抗倒伏水稻品种;(4)根据品种、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制定倒伏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常宁市粮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建设高产稳产粮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发展规模种植大户等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小华 《中国稻米》2003,9(2):40-41
2001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的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历来是一大主导产业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调 ,由1998年的28.67万hm2调减至目前的20万hm2上下 ,总产量从170万t下降到130万t左右 ,粮食的调减为高效农业腾出了发展空间。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案的实施 ,传统的粮食产销关系被取消 ,新的产销关系正在形成 ,如何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形势下嘉兴粮食生产的发展路子 ,是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大局和提升这一传统产业层次的关键 ,本文从加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姜堰区扶持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姜堰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总结了取得的成绩,阐述了姜堰区政府扶持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水稻生产的潜力和我们的机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2008年以来全球大米价格一路飙升已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全球政治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世界粮食危机形成的原因。同时论述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生产现状和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东南亚水稻生产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杂交稻“走出去”对世界和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