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花(鱼骨)的水库驯养繁殖获得成功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花的繁殖率,获得批量花(鱼骨) 鱼苗,我们于2001年4月分4批次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每次试验平均受精率均为90%以上,孵化率达85%,4次试验共产卵24.4万粒,孵化鱼苗18.6万尾,当年取得了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以下是今年人工繁殖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丁系欧洲淡水经济鱼类,于2004年4月引进,经过一年的鱼种培育,2005年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2006年一年两次人工繁殖又获成功,本文作扼要的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纳米科技日益应用于水产学科领域,受到青睐。纳米技术应用于黑蚬人工繁殖已取得初步效果。本文作者对纳米技术应用于人工繁殖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来,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一直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鱼类的脑垂体(PG)这类催情剂,但其来源较为困难,其杂质含量也较高,给亲鱼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人工合成的LRH,在家鱼催情产卵上获得成功,为家鱼人工繁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该催情剂仍存在着剂量较高,操作较为复杂(用颅腔)的缺点。1975年上海生化所又合成了一种LRH类似物的新激素,并寄来我所进行试验,经我所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过程中试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2009年开始对长江胭脂鱼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攻关研究,并于2011年首获成功,繁殖水花鱼苗280万尾,2012年达1316万尾,实现了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历史性大跨越,2013-2017年每年繁殖水花鱼苗均达2000万尾以上。为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兹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一、时间地点2009-2017年,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长江胭脂鱼繁殖场。  相似文献   

6.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üller)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是淡水产的双壳类经济贝类,它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作者经过5年的艰苦刻苦攻关,河蚬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现将人工繁殖技术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先后在湖北、四川、北京、广东等地试养,现已有一大批匙吻鲟进入性成熟阶段,可以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然而,国内只有少数单位在进行匙吻鲟的人工繁殖,而且大多处于探索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匙吻鲟的人工繁殖确实对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生产单位难以承担;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8.
花(鱼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2002年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功,利用养殖的子代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共催产942组,产卵828万粒,受精率83.9%,出苗568万尾,孵化率81.8%,为花(鱼骨)繁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苏联的鲟渔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虽然人工繁殖技术日趋完备,但催情剂仍用鲟鱼垂体。葛洲坝截流后,从1981年到1983年,国家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在葛洲坝下开展了中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到1988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由于大力提倡养捕并举、以养为主的方针,十年来海淡水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26%上升到50.5%,从121万吨增长到525万吨。海淡水养殖的迅速发展,必然产生对苗种的强大需求。解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从依赖天然采捕到人工繁殖为主。50年代末,淡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和海带自然光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