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临时工程防护措施、临时植物防护措施和其他临时防护措施。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地形地貌条件等,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中,存在着林草覆盖率指标调整幅度难以把握和临时防护措施保护率指标缺失等问题。为此,建议国家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指标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及时提出相关指标和指标数值;对于林草覆盖率达不到通用指标要求的,按林草植被恢复率最大时对应的林草覆盖率调整;增加临时防护措施保护率指标,实现项目水土保持整时段、全过程防治。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减流减沙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量化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相关规范中对于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布设要求,并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为例,基于工程堆积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实施情况现场调查结果,结合深圳市多年自然降雨强度,概化设计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临时苫盖和拦挡措施在不同降雨强度及坡度下对工程堆积体坡...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保持效果等进行核实、评估,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结合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实践,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建议,以切实发挥防护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公路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较明显的不利影响。如何科学布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公路工程侵蚀,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绕渝高速公路西段为例,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建立集预防监督管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测等为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效防治公路建设项目引起的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建设项目临时占地特点、土地复垦技术理论和土地复垦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近两年铁路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研究成果,对铁路临时占地复垦措施体系以及复垦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铁路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仁露天煤矿位于偏关县城西1 km处,为资源整合改扩建项目。露天煤矿剥离地表层堆积的外排土场,由于结构松散,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对外排土场选址、库容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进行治理,基本达到了一级防治标准,综合治理效益显著。其排放工艺和防治措施布局,可为类似生产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拟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对临时堆土区在不同防护措施下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堆放方式和不同防护措施下临时堆土区的土壤侵蚀情况。结果表明:临时堆土摊平堆放的土壤侵蚀系数较自然堆放平均减少3.39%~31.76%;临时堆土洒水处理后,土壤侵蚀系数要明显低于拍实处理和无处理;建议对开挖土方顶部进行适当平整,同时对开挖土方进行人工洒水,使其表面均匀湿润后堆放,可有效降低风蚀量。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泉州市生产建设项目边坡治理现状与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市开发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广,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其中挖填边坡产生的水土流失比较普遍。本文介绍了喷播植草、骨架综合护坡、锚杆框架梁防护等常见边坡治理措施,以及目前边坡治理存在的防护措施未能同步实施、坡比不符合规范要求、治理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边坡治理模式应因地制宜,坡比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修筑截水沟,加强临时防护措施等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河西走廊新能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河西走廊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甘肃发展风力、光伏发电的重要基地。鉴于迅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对河西走廊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冲击的实际,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能源建设项目在施工准备期、土建施工期、机组安装及调试期的水土流失特点和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能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防护体系,总结了新能源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大量生产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及投产和使用,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其建设过程中若防护不到位则会产生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尤以线型工程如铁路、公路等的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最大。在阐述开展线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线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上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线型生产建设项目防治措施体系研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2017年3月4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沈雪建主任一行,专程检查了大型生产建设项目600兆瓦示范快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吴浩云参加检查。检查组一行实地查看了项目施工现场,重点就表土剥离保护、土石方开挖堆放、临时防护措施等提出了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防治中加强临时措施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从事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监测以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等工作的实践,分析总结了临时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水土流失防治过程中对临时措施重视不够、设计不合理以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营造氛围、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和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年来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评估工作实践,发现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人为地简化相应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要求、临时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实施、临建区后期整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建设单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监理、监测单位应认真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加强全过程督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鉴于宁东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化工行业的特点和化工类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特殊性,结合水土保持新理念提出了宁东地区化工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思路:①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应以防止风蚀为主,兼顾水蚀;③措施的布设要注意工业园的形象,在争取达到防治效果的同时做到美观耐用,可重复利用;④各项目的施工要结合整个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园区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弃土弃渣,实现资源、场地的综合、高效利用。详细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的布设要点。  相似文献   

16.
生产建设项目需要大量使用土地资源,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挖填和堆弃边坡容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常常对建设项目周边景观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二期工程)边坡防护试验示范区的设计思路及进展进行阐述,提出开展边坡防治措施效益研究的方法,为定量监测和评价生产建设项目边坡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土流失主要侧重于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而对水的流失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地区生产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设置监测小区观测降水量及水的流失量,对比分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及综合措施的保水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综合措施均具有保水效果,以植物措施效果最好;临时措施保水效果差,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中,经常会发现建设项目弃土(渣)场选址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规定、位置或规模调整后的工程防护措施等级和标准不满足实际需要、工程防护措施不及时实施等现象,也发生过弃土(渣)流失危害事件,给主体工程或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根据工作实践,对建设项目弃土(渣)场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弃土(渣)场选址、防护措施设计和落实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对工程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邯郸市中华大街南延至磁县道路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煤化工项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及土石方量、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风沙区、山地区、平地区三个类型区煤化工项目厂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认为三个类型区厂区除了注重防洪排导、降水蓄渗、植被建设的措施配置,还要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风沙区应加强沙障、防风固沙林等防风固沙措施的配置,并以工程措施为主,临时措施应注重防风挡护、洒水降尘;山地区应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为原则,斜坡防护、降水蓄渗等工程措施应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配置;平地区更侧重于植物措施的配置,因占用耕地而造成大量临时堆土,故临时措施主要是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