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林带的设置应结合地形、地貌合理配置. 主林带间距一般以150-200米.副林带间距300-400米,网眼面积为67.5-120亩,严重风沙害区,主副林带间距要适当放窄.  相似文献   

2.
在严重缺林的田界应努力营造大网格的防护林体系,带间距300—500米(为树高的20—25倍),与主风向相垂直,副林带间距约为主林带带间距的2倍。在营造时应考虑到防风林在夏天疏透度仍应保持50%,而不应形成相同高度的凸峰线。一般以三行防风林带为常见,中间一行是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农田林网对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1979年5月份我们在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的五七公社进行了一次小麦测产.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林网概况五七公社的林带是结合农田水利设置的,全社林网面积23500亩,无林区面积7200亩.这次测产的林网,选在前线大队五生产队,对照区选在四生产队.东、西林带宽6米.种树4—5行,树高6米,林带间距110米.北面林带宽31米,种树26行,树高9米;南面林带宽17米,种树15行,树高8米,南北林带间距为300米.网格面积49.5亩,种麦面积35.97亩(小麦品种为内乡五号),林带面积2.46亩,树种为刺槐,单层林.  相似文献   

4.
定边县贺圈公社有农田防护林3500亩,可保护农田40000亩。1966年用插穗造林,规格200×400米,每个网眼120亩。主林带5行,副林带3行,为杨柳混交疏透形。1972年对防护效益作了观察,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营造果园防护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树种选择。果园防护林应选择树冠高大、生长迅速的深根性阔叶树种。如杨树等。 2、林带走向。我省主害风多为东北风,因此主林带走向应以东西向为宜,带间距70~90米;副林带为南北向,视果园面积大小确定带间距。  相似文献   

6.
(一)设平原农区某乡南北长略为东西宽的1.5倍,实测林网化面积(S)为31500亩(21平方公里),林带总长(L)为115.5公里,林网主副林带间距大体为2:3。推算其网格面积(Si)可用下式:  相似文献   

7.
我县从1964年建办乡(镇)、村林场以来,以林场为主开设了护林防火线1300多公里,并且坚持年年维修,花工、耗资不少。从1981年开始,我县从广西引种红荷种子育苗,营造防火林带,至1991年止全县共营造近1000公里。林带因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两种。一般省与省、县与县及有些较大风口,设12—15米宽的主林带,县内设10—12米宽的副林带。林带两侧要求铲平,带内杂灌铲光。造林株行距为1.7—1.7米或1.7×2米,穴规格为0.4×0.4×0.4米,采用一年生,高0.5米以上的壮苗。为了搞清楚营造红荷防火林带的效益,笔者分  相似文献   

8.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朔县、大同等8个县(市),海拔1000—1200米,年平均风速2.7—2.8米/秒,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21—33天,最多达50多天。本区土壤砂性大,肥力低,结构差,遇有大风,便起尘暴。部份地区有固定、半固定小型沙丘,风大沙多,风蚀严重,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如朔县城西的农地,一个风沙危害季节要吹走0.5——1厘米的表土。如何根据风沙的危害程度科学地确定主林带、副林带的间距和林带的走向,决定林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滨州市结合新城区建设,把城区外环林带作为“城市增靓”工程的重点来抓。自2002年冬季开始,已完成绿化建设里程29.8公里,外环的轮廓在一片绿意中渐渐浮现出来。严把规划设计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滨州市城区外环绿化设计是:沿道路和河道两侧全线贯以林带配置,在交叉路口和转弯处配置片林或景点,点、带、面结合,实现防护效能和观赏价值的有机统一。外环线绿化带设主林带和副林带。主林带以河、路为依托,栽种高大乔木树种,中间栽植3行乔桑,作为绿化隔离带,形成混交林结构模式;河两岸每侧栽植一行金丝垂柳。副林带在主林带外围辐射,由冬…  相似文献   

10.
1酿酒葡萄建园规划园址选定后对土地、林带、道路、灌溉设施等进行规划。对坡度较大、高低不平的大块地,应分片平整,并清除较大的石块。新建园的条田以6hm2~10hm2长方形为宜,其长边与主风向垂直。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8行~10行,副林带4行~6行。防护林以新疆杨、箭杆杨、沙枣、榆树等乡土树种为主,乔灌结合,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农田防护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防护林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和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现有林网规划不合理,在达到防护成熟时,林带树高不能满足对所需防护的空间范围形成有效防护的要求。如果要形成有效防护,就需增加主、副林带的密度。一般风速条件下,中等立地条件主林带的间距应为270m,副林带间距以400m为宜。并得出开发区防护林网在降低风速20%~50%的条件下,有效防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6.55%,13.54%,10.65%,7.54%,4.87%,2.59%和1.12%。  相似文献   

12.
1950——1972年期间,苏联在分水岭上和河流沿岸营造了8条国家防护林带,总长度达5300余公里,其带宽为780——1140米(由3——4条小带组成,每小带宽60米,带间距300米),河旁林带按每一边河岸一个小带组成,小带宽度,别尔哥罗德——顿河段是30米,萨拉托夫——阿斯特拉罕段是100米;但维什(氵血工)山—卡斯别依海林带由6条小带组成(在乌拉尔河每边河岸有3个小带),每小带宽60米,小带间距100—200米。 苏联的8条国家防护林带是:别尔哥罗德—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489公里,面积2800公顷;沃罗(氵血工)什—罗斯托夫—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920公里,面积38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较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在条件可能的地方,利用沙化土地建设果树园,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沙地建果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营造防护林。防护林的作用在于降低风速、减少风害、调节温度、增加温度、减轻冻害,提高座果率。迎风面营造主林带,必要时营造与主林带垂直的副林带。一般主林带间距300米左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地调查,结合北疆二类资源清查资料和卫星影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特定区域的农田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主副林带间距、林带宽度、行数、树种、林网完整性、林带状况等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研究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存在林网网格过大、林带间距过宽、树种单一、已出现严重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规范林网大小、保证林地灌溉、加强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补植林带等措施来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林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绿色通道工程自1998年10月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大运、太旧、108、307四条绿色通道工程共完成林带植树任务432万株;完成荒山造林9.6万宙;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9万亩;发展经济林6.6万亩;建设园柿村316个;种植草坪60万平方米;栽植花卉397万株;主林带建设实行多树种搭配,针阔叶混交,宽度10米-50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苏联从不同角度对各种结构护田林,影响农作物产量及其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资料,是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刚辛斯基区《劳动》国营农场观测收集的。每块农田大小是900—1000×2230—2240米(205—210公顷)。1950年,在每块农田内按纵向设置了补充护田林带,带间距—500米,高8—10米,宽20米(13行、行间距1.5米),树种:橡树、枔届、皂荚属、桑属、杏、鞑靼槭等。所有林带皆为不透风结构。为获得各种作物产品比较材料,曾采用稀疏方法将3、4号林带改造成稀疏和透风结构。稀疏林带垂直剖面树干间的透风系数32—43%,透风结构为94—96%,而在林冠内的19—28%,林分保护高9—9.5米。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农田林网对水稻的防护效益,1981年9—10月我们在丰县沙庄公社张黄庄大队2号稻田设点观测,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一、林网概况沙庄公社,位于复新河下游,属于河灌区,土质粘重,保水性能好,历年种植水稻.1969年以来,营造了大量的杂交柳、旱柳、杨树,张黄庄大队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观测的林网网格东西长383米,南北宽249米,计143亩.网格内种植水稻105亩,种植绿豆38亩.南北两条林带由二行杂交柳组成,平均高7米,平均胸径6厘米,林龄6年,株行距1×1米,旁有小沟、农渠、渠顶、沟坡伴生着小柳树.东林带在大沟旁,由一行旱柳组成,平均高12米,平均胸径33厘米,株距4米,间有稀疏的小杨树.西林带由二行杂交柳组  相似文献   

19.
地处风蚀沙化区的武川县东红胜乡,乡党委和政府按照全县农牧业规划,近年来大抓种树种草,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仅去年就退耕一万零二百四十七亩耕地,规划主林带二百三十九条,副林带三十七条,加上“三荒”划拨到户,全年造林一万七千亩,相当于解放以后三  相似文献   

20.
哲里木盟国营三义堂农场,从1976年到1978年全面完成了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任务。全场1.8万亩基本农田,营造主、副林带32条,形成20个网眼方田。与此同时,他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