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农村土地的资产属性一直无法得到体现。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的扩大,融资和担保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障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一方面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同时也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其中又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法律层面上的风险、信用风险、抵押物处置风险、评估风险以及民生风险等。因此把风险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并切实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尤为关键。本课题拟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分担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整体运作机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安徽省部分试点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教育程度、风险偏好、耕地面积、贷款经历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提出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程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金融机构风险分担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提升农村金融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欣  葛锦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6-12457,12461
介绍了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现状,分析了开展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重要意义,表明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是金融支持农户增收工程的有效载体,将释放林业资源的巨大潜能,促进了林业和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指出当前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面临的主要障碍,分别是评估费用高,抵押估值复杂,林业要素市场不健全,风险保障机制缺乏。提出了大力发展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对策建议:政府及林业局要加大力度,强化林权流转服务;建立顺畅的资产评估机制;组建农村资产平台公司;加大林权抵押贴息及风险补偿机制建设;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南疆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民族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土地规模、借贷风险认知、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度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提出加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种植、实行灵活性借贷、建立长效风险分担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南疆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三者构成土地经营权抵押利益主体,其政府应秉承"利益共享"理念,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顺利进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形成联合体进行抵押更容易获得贷款。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实施需多方合作逐步推进,促进各参与主体从利益冲突、失衡走向利益共容、共享利益主体。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履约机制也涉及法律、信任、奖惩、评估、处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55-256
在简要介绍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所面临的承包户违约风险、土地经营者违约风险、抵押土地处置风险等,并提出稳定土地经营权、稳定土地经营者收益、完善土地再流转机制、设立抵押土地经营机构、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贷后管理和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防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框架下,农村土地归国家或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享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抵押物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农村地区信贷供给严重短缺,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为解决农民融资困境的又一全新尝试。本文基于对安徽省怀远县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的实地调查,结合怀远县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指出了试点工作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不断提升。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虚置等因素,农民难以获取由土地流转而带来的资产性收益。近些年来,中央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权能,逐渐放宽土地流转的限制。农村土地金融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得以快速发展,主要形式是农民将零散土地存入土地信用合作社,经过信用社整合后作为抵押物来换取银行土地信贷部门的贷款。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的威胁。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分摊机制是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将对农村土地金融概况和主要模式作简要介绍,系统分析农地金融里各类风险,并尝试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分摊机制,使农村土地金融能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始发展起来,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融资瓶颈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通过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进行梳理,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模式包括社区型、集体租赁型和联合经营型3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融资路径,包括社区融资、政府担保融资和合作社抵押土地经营权贷款3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贷款融资路径更适合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但也需要完善的法律、政府服务、银行监督来共同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融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特殊性、短缺性,我国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运用经济博弈方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顺利开展,构建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金融组织创新是必要的,并由此得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就是借款人把合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含地下)附着物作为抵押物,向贷款人申请贷款的融资活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涉及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权是一种"成员权"、"资格权"和财产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某块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经营权是由承包权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民事权利,主要表现为农户经营承包地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以土地承包权作抵押,一旦出现风险,农民可能会  相似文献   

12.
以汉中城固县、商洛市商南县为分析对象,对陕南地区农户的基本情况和土地流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陕南地区被调查农户土地抵押融资的基本模式,提出陕南地区应建立生产公司担保型农户融资和资产保险担保融资抵押模式,优化陕南地区农户土地抵押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卢思巍  邬芮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47-8448
综述了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业务开展的前景,分析了银行开展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贷款存在的主要困难,并给出了完善当前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机制的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生鲜林果用地抵押贷款的风险点:(1)金融机构(承贷银行)不愿意接受散户抵押的生鲜林果用地;(2)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3)生鲜林果用地主体分散;(4)如果忽视承包权益,引发承包农户收回承包生鲜林果用地的风险;如果向拥有承包权的承包农户支付承包权益,导致银行只能找到不合格的第三方生鲜林果用地使用者;(5)借款人继续使用抵押生鲜林果用地的机制,会产生金融机构无法控制借款人的风险。为了化解上述风险点,进行了生鲜林果用地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模式创新:第一组关系是作为散户的承包农户抵押贷款模式创新,包括3种模式:散户向大户借款模式、大户相机管理模式、土地经营规模化模式;第二组关系是作为大户的规模经营者抵押贷款模式创新,包括2种模式:一是借款果农继续使用模式;二是银行投资入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生鲜林果用地抵押贷款的风险点:(1)金融机构(承贷银行)不愿意接受散户抵押的生鲜林果用地;(2)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3)生鲜林果用地主体分散;(4)如果忽视承包权益,引发承包农户收回承包生鲜林果用地的风险;如果向拥有承包权的承包农户支付承包权益,导致银行只能找到不合格的第三方生鲜林果用地使用者;(5)借款人继续使用抵押生鲜林果用地的机制,会产生金融机构无法控制借款人的风险。为了化解上述风险点,进行了生鲜林果用地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模式创新:第一组关系是作为散户的承包农户抵押贷款模式创新,包括3种模式:散户向大户借款模式、大户相机管理模式、土地经营规模化模式;第二组关系是作为大户的规模经营者抵押贷款模式创新,包括2种模式:一是借款果农继续使用模式;二是银行投资入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163-165
活体牲畜资产由于其本身的独特性,使得作为抵押物融资具有区别于其他抵押融资的特点。在详细描述活体牲畜资产抵押融资风险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活体牲畜资产抵押融资风险的关键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活体牲畜抵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具有聚集资金、配置土地资源及分散风险等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宽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在全国逐步展开,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风险且日益突出,如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的步伐。因此,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过程中潜在风险及其生成机理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拥有的重要产权,激活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能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以浙江省2个县140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普遍较高,且参加社会保险、土地经营规模大、年投资规模扩大、对政府服务评价满意、认为银行借贷容易的农户更愿意进行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而从农户、政府、银行等相关主体视角,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能实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3):415-418
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困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施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并出现了多种贷款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直接抵押、收益保证和"基金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3种模式。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试点运营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还存在许多困境,从贷款前、贷款过程中和贷款之后3个方面对目前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困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面临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农村市场等一系列阻碍,并针针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明确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体系,维护流转双方的正当权益,引导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积极探索建立以权抵押融资和信用机制并行操作模式,促进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