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其本质特征是一种符号消费。消费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环境,但由于消费社会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容易导致物质资源的浪费和精神生活的空虚。在当前背景下,应关注人的生命本性,引导人们朝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本文在分析消费教育面临种种挑战的基础上,对当前消费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消费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消费,注重消费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等,并使大学生认识和纠正自身在消费意识和行为方面的不足,力求在消费过程中实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状况集中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缺乏科学性。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市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研究分析,提出几点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大学生的消费化与方式也日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开放型的消费观念正不断冲击着过去传统式的消费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正面临各种新的消费观念的冲击,如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和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消费化的发展将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本在认真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误区和消费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马键  马建军  王颖  柳楠  孙彤  王玮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71-17672,17675
农村经济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消费有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外流已成为普遍现象,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宜昌市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既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调整城乡结构和缩小城乡差距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调查显示,当前不少农民消费观仍旧很保守,且经常陷入消费误区。因此提出通过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农民消费观;加强市场监管制度,保证农民消费公平;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尝试新的消费模式,引导生态消费等,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消费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互联网的相关产业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在悄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应用程序都在不断地改变着金融市场格局。本文根据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和背景进行分析,在此探讨如何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并探析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国内消费市场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在消费方面,却出现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消费方式。这些消费方式是腐朽、落后的,应该坚决制止。所以,应该对消费方式加引导,使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人们的消费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却不容忽视。人类无节制的过度消费和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人类家园遭到破坏,同时又剥夺了其他生物正常生存、享受自然的权利。作者阐述了当前因消费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认为提倡绿色消费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方,并论述了如何进行绿色消费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村人情消费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人情、讲究礼数的国家。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人情往来人们实现了自身的某种需求。但是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人情风却愈演愈烈。人情消费出现了形式多样化、消费频率不断加快、消费支出比重过大以及消费方式呈现货币化趋向的现状。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污染了农村社会风气,而且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活动。为了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沿袭良好的传统文化习俗,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农村人情消费的引导,媒体倡导农民合理消费,农民加强自身的规划与管理,只有通过政府、媒体、农民自身等多种途径进行倡导,农民人情消费才能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从呱呱坠地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生消费观念的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要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究竟与高中生消费观念的养成有什么关联呢?这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人情消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手段。但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情来往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人情消费的名目增加,消费方式的货币化日趋明显,人情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大。出现了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人情消费攀比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引导农村人消费回归理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有人曾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概括为经济起飞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接近于经济高速增长,由温饱型向萌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现经济发展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消费开始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由低层结构向高层结构优化,突出表现在消费社会化、享受时尚化、追求文化化、家庭小型化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变动都对旅游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问题,对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提升消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岛市2002—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剖析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扩大青岛市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较为有效的手段,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在分析制约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基础上,从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引导居民支出预期、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家庭信息消费结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城市居民信息消费从元到有,不断增长,获得了巨大发展。城市居民信息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信息消费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尤其以网络为主要栽体的新兴信息消费的迅猛发展,使消费领域快速扩展,并逐渐成为人们信息消费的时尚。信息消费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本文通过调查家庭信息消费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信息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生活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但目前蔬菜种植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菜农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以小学为主).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二是种植的品种老化,适应不了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三是种植技术粗放、落后,满足不了城乡居民对蔬菜花色品种及品质等各方面的消费需要;四是设施化栽培程度低,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实施“精品瓜菜良种良法培训与推广”的培训项目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芸  金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04-15107
选取重庆市2000-2009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有关数据指标,采用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从总体水平、消费结构、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状态,城乡差距明显;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重庆市"一圈两翼"之间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都很明显。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与商品之间已失去了最真实和本质的联系,消费由手段变为目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失去了真实。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们出现的这种状况,从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人的消费理论均源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加强生态消费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必然选择。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细致梳理了现阶段居民发展生态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从收入增加、生态教育、生态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对策,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超前,能引领消费时尚和改善消费结构,但消费能力却相对滞后,他们的消费现状和特点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节假日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大学生在中西方节假日消费方面的趋向性、差异性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