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一、采摘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信阳茶区的采茶季节.鲜叶的采摘是加工的第一步,也是形成信阳毛尖品质的基础,故对采摘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采摘的原则是雨天不采晴天采,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同长或芽长于叶.  相似文献   

2.
(续第10期第40页) 工夫红茶的加工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形成的红茶色泽红润、香气高爽、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 1.采摘春茶每隔3~4天采摘1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摘1次.鲜叶采摘标准: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高档工夫红茶也可采摘一芽一叶,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鲜叶采摘时,要求芽叶形状、大小、色泽、嫩度一致,高档茶要“四不采”(无芽不采、虫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芽不采).采下来的鲜叶要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装放,贮运时要严格分类,保证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3.
潘佳 《农村百事通》2009,(5):116-116
工艺流程原料采摘→摊晾→滚筒杀青→风凉→热风二次杀青→揉捻→摊坯、摊凉→热风→干燥→成品→包装操作要点1.原料采摘:长度3~3.5cm,剪摘长度要求整齐度高。2.摊晾:将采摘的原料集中,摊开摊平在通风对流条件好的房间,一般用竹  相似文献   

4.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信阳茶区的采茶季节。鲜叶的采摘是加工的第一步,也是形成信阳毛尖品质的基础,故对采摘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采摘的原则是雨天不采晴天采,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同长或芽长于叶。  相似文献   

5.
绿茶的加工     
<正>(续第11期第37页)当前国内所产的名优绿茶,均是手工与现代名优绿茶机械加工相结合的产品,其特点是造型优美、色泽绿润、香味鲜醇柔和。绿茶基本加工工序包括:鲜叶采摘、摊放、杀青、薄摊散热、揉捻、干燥。1.鲜叶采摘春茶每隔3~4天采摘1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摘1次。采用提采法,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高档绿茶也可采摘一芽一叶,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采下来的鲜叶要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婺绿春茶系采用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的优质鲜叶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外形卷曲似螺,颗粒完整重实,色泽深绿油润。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绿明,叶底柔软明亮。现将制作流程介绍如下。一、摊青采摘的鲜叶原料为一芽二叶,不采单叶、对夹叶和病虫叶。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鲜叶摊放在竹簟上,厚度10厘米,2小时翻动1次,使之通风透气,避免红梗红叶。摊青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7.
芦荟鲜叶的采摘、运输、仓储的方式方法,对芦荟鲜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外芦荟企业的加工要求,芦荟采摘后4~6小时之内,应该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芦荟鲜叶的内在质量。因此,如何正确地采摘、运输、仓储芦荟鲜叶是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1.芦荟鲜叶的采摘一般说来,种植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芦荟鲜叶采摘、运输、仓储方式方法,对芦荟鲜叶的质量有着良好的影响。根据国外芦荟企业的加工要求,芦荟采摘后4-6小时之内,应该尽快进行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芦荟鲜叶的内在质量。1.芦荟鲜叶的采摘一般来说,种植芦荟2.5-30后,就可以采摘芦荟叶子了。芦荟叶子里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李春根 《新农村》2007,(3):26-26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体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1.采摘、装运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2.摊晾、剪柄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处的竹帘上  相似文献   

10.
1)鲜叶采摘。清明前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半开展的双江勐库大叶种,不采病虫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剔除梗叶、鱼叶。制作1kg干茶约需2万个芽头。2)摊晾。薄摊在阴凉的地方约5h使水分少量散发,鲜叶含水量约70%。3)杀青。斜锅杀青,锅径80cm,锅温180~220℃,投量1.5kg。开始两手均匀翻炒,以焖为主,当水分大量蒸发时以抖为主。炒至叶片柔软、卷缩,色泽暗绿,清香悦鼻时即出锅。杀青历时6~7min,杀青叶含水量约65%。4)簸晾。及时用簸箕将杀青叶簸晾,去除糊片、焦边、碎末。  相似文献   

11.
更正     
芦荟鲜叶的采摘、运输、仓储的方式方法,对芦荟鲜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外芦荟企业的加工要求,芦荟采摘后4~6小时之内,应该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芦荟鲜叶的内在质量。因此,如何正确地采摘、运输、仓储芦荟鲜叶是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机采和手采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恩施玉露茶,比较2种鲜叶的机械组成、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加工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机采毛茶外形和叶底的感官得分也低于手采毛茶;但精加工后的机采毛茶与手采毛茶品质趋于一致。机采比手采的采摘成本和精制率分别低96%和25%,机采的加工成本(含精制加工)比手采高出182%。综合分析发现,机采鲜叶的单位利润比手采高52%。由此得知,机采鲜叶加工恩施玉露茶不仅降低了采摘成本,保证了茶叶品质,也提高了鲜叶的单位效益。  相似文献   

13.
芦荟鲜叶的采摘、运输和储存的方式、方法,对芦荟鲜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外芦荟企业的加工要求,芦荟采摘后4-6小时之内,应该进行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芦荟鲜叶的内在质量。因此,如何正确地采摘、运输和储存芦荟鲜叶是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明  徐凯明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07-109118
针对汉中名优绿茶普遍存在内质上苦涩味偏重、醇厚度差的问题。分析原因,建议采用摊晾处理工艺进行克服。并对茶鲜叶的摊晾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搞好摊晾处理的基础,以及掌握好摊晾处理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采摘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1芽2叶鲜叶,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绿茶,通过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制绿茶最佳工艺为:萎凋6~8 h→滚筒杀青(适当老杀)→揉捻→解块→120℃毛火→摊晾均衡水分→90℃足火→成品茶。  相似文献   

16.
<正>海青松针绿茶采用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白幼嫩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摊晾、理条、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成茶具有外形紧结、圆直、挺削,满披白毫,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汤色清嫩明亮,叶底嫩绿匀齐等特点。产品卖相好,口感佳,价格一直维持在每500克600元以上,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现将有关加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鲜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茶鲜叶的机械化采摘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生产上可产业化的采摘技术仍为切割式采茶,采摘下来的原料混杂,大小不匀,鲜叶质量无法满足高档茶的加工需要。现介绍一款新型鲜叶分级机——姚江源牌生产型鲜叶分级机(专利号:201320064553.4),与现行的机械化采摘搭配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设备特点该机械借鉴筛分分级的工作原理,通过在筛网材料、震动方式、运行模  相似文献   

18.
浅谈清香型铁观音初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清香型铁观音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晒青或室内萎凋)、做青(摇青、晾青)、杀青、包揉、初烘、复包揉、固形及烘干等工艺.  相似文献   

19.
熊涤凡  王建平 《新农村》2000,(12):18-18
1.严格按标准采摘茶叶名优绿茶的原料,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采摘。如做高档扁形茶,须统一采摘芽头或一芽一初展叶;做高档针形茶,应统一采摘一芽二叶;做高档卷曲形茶,可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在采摘时,应分批多次采摘,以提高鲜叶产量,防止浪费。采摘后的鲜叶及时送厂,及时摊开,并及时加工杀青。 2.科学杀青,保证色绿茶叶色绿包括干茶和叶底色绿,茶汤色绿。要保  相似文献   

20.
1.叶片过多采摘了露水、雨水叶。叶子表面水分,影响杀青效果。应把叶子薄摊于通风处,散发一部分水,再行杀青。最好不采摘露水、雨水叶。 2.叶片堆积鲜叶堆积过厚,时间过长,未及时杀青,从而使叶子内部慢慢地发生了酶性氧化,叶子红变,干茶就暗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