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玉米市场供应宽松,现货价格回落,但是回落幅度有所缓冲,价格整体偏弱震荡。未来,由于优质玉米供应紧张性偏高,价格下行空间有限。10月,玉米市场进入新陈对接期,新粮供应压力及临储陈粮投放量增加,贸易热情逐步上升。行情方面,10月国内玉米市场处于新陈粮源共同供应市场,临储拍卖数量不断在增加,新玉米上量节奏逐步加快、临储陈粮周投放量增加,市场供应将呈现宽松格局,现货价格顺势回落,但是降温降水天气影响粮源的上量进度,潮湿天气给玉米  相似文献   

2.
正8月,新季玉米逐渐上市、小麦替代增多对玉米价格形成利空,月内市场行情阶段性震荡。后市由于新季玉米供应压力将逐渐加大,且前期传闻国储玉米轮储政策仍有风险,预计新季玉米看跌大趋势不变,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滑。8月,市场余粮逐步消耗,新麦替代和新季玉米上市共振,企业整体采购环境宽松,但区域性供应紧张局面依然存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上半年玉米市场仍是政策主导。在政策调控的引导下,整体价格先升后降的态势。因临储收购导致流动性粮源下降,上半年饲料养殖需求清淡,深加工效益不佳以及新麦上市等因素,玉米现货市场陷入持续调整阶段。在供应相对宽松的背景下,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极度有限。纵观上半年,国家针对玉米继续实施一系列政策,临储收购、临储拍卖等,但因终端需求下降,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更趋理性。预计,下半年玉米市场供应充足,在需求未出现大幅提升的刺激下,下行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在玉米产量有望继续创新高的背景下,国储收储玉米量大才能使得玉米价格坚挺,预计在收储政策的托底之下,下月玉米现货价格有望逐步止跌企稳后小幅上涨,但新季玉米价格的天花板或在收储价2000元/t左右。2015年10月,新季玉米集中收获,市场供应压力有增无减,利润微薄贸易商收购谨慎,企业收购也相对观望。国储陈粮库存充足,产区新陈玉米无缝衔接,短期内供应压力面临持续释放,而受临储收购价同比偏低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偏弱等利空因素拖累,市场成交清淡,玉米价格呈现持续下滑走势,全国现货均价月环比下跌239.67元/t,跌幅为11.24%。  相似文献   

5.
正9月玉米市场供应压力增加,价格步入季节性下跌通道。后期市场将以新季玉米购销为主,考虑到国内养猪业恢复缓慢以及深加工企业利润低,对玉米需求的提振作用有限,巨量库存仍待消化,市场长期存在供过于求的供需矛盾,中期玉米现货仍将以下滑为主。9月新玉米逐步集中上市,2014年临储玉米也开始投放,市场新陈交替供应,价格有所波动,用粮企业采购仍较为谨慎。行隋方面,国内新季玉米从南至北逐渐集中上市,2014年产临储玉米开始投放市场,政策粮玉米供应节奏加速有效缓解局地玉米供应偏紧局面,市场供应压力明显增加,而下游养殖  相似文献   

6.
1总体情况
  2014年,受东北和华北干旱、国家临储拍卖政策带来有利支撑、进口玉米受限、下游消费需求增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涨幅大、增速快。2013/14年度的临储收购量达6914万t,国储库存突破1亿大关,直接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东北、华北优质玉米价格处于高位,销区刚性需求不减,我国“政策化”的玉米市场再次显现。三季度国家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量不断创下新高。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旱灾被市场所炒作,个别地区产量小幅下滑,全国秋粮总产量略降。随着关内新季玉米上市,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格局有所改善,玉米市场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四季度价格呈现稳中缓降的态势。从2014年新季玉米质量来看,未来优质玉米仍会出现供不应求格局。但2015年玉米价格震荡空间较小,麦麸、高粱等作物替代或将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秋季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发生重要逆转。需求疲软,加上供给增加,导致玉米市场由供需偏紧转向阶段性供大于求。近来,虽然新季玉米上市,但市场价格仍旧反弹乏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目前畜禽存栏量高企仍将维持饲料需求,但新季玉米产量大增,将对市场价格继续构成打压;另外,虽然近期国家又进一步明确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但目前临储政策尚未全面启动,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仍呈  相似文献   

8.
<正>10月开始市场逐渐进入售粮高峰期,价格频繁波动实属正常。但是,东北与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走势为何存在较大差异?临储拍卖结束,11月玉米价格是否探底?一、10月玉米市场窄幅震荡季节性价格凸显10月全国玉米均价呈现窄幅震荡行情,仔细观察价格曲线不难发现,国庆节后玉米价格经历了两段"先抑后扬"走势,反映出10月新陈粮交替供应阶段,玉米市场季节性波动特征。截至10月31日,国内玉米均价约为1786元/吨,与9月底价格基  相似文献   

9.
正10月新粮上市进度偏慢,基于减产的预期以及中储粮陆续启动新粮收购工作,市场主体都对后期存涨心态,基层种植户惜售,新玉米有效供应偏紧,产地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持续上调,提振玉米现货行情小幅偏强震荡,全国现货均价月环比上涨0.53%。1供应市场:收割延迟,新粮集中上市推后10月东北产区大部分地区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明显偏晚,月内又出现雨雪天气,影响新粮收获上市,新粮水分普遍偏高,市场主流流通为拍卖粮。截至10月底2018年临储玉米总计投放2.2亿t,总成交10014万t,总成交率为45.5%。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12,(24):13
<正>虽然北方产区新季玉米上市之际,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整体走软,但受东北产区暴雪不断导致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延后,国家适时推出临时收储政策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以及生猪价格稳步上涨刺激玉米饲料消费预期增长等利多因素支撑,玉米价格在10月中旬之后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暴雪导致东北新季玉米上市延迟自10月17日以来,东北地区大雪天气不断,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不断延后,不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很多持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今年玉米价格走势与预期相差甚远,东北"天量"临储收购和临储拍卖的高底价不仅没有带来预期价格的暴涨,反而从6月份开始,全国玉米出现反季节下跌,到8月份,随着南方新季玉米的上市,玉米价格更是进入下跌的快车道,山东和河南局部地区新玉米的收购价更是跌破1元/500克的心理价格,与去年同期1.1~1.2元/500克的收购价格比较,价格下跌达到20%左右的剧烈波动。其实,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整理一下今年玉米行情,1~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平稳态势,4~5月份,受临储收购强  相似文献   

12.
董锋 《饲料广角》2014,(15):19-25
<正>201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在政策调控的引导下,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受到临储收购影响,市场流动性粮源归于临储库存,多数地区出现粮食缺口。上半年养殖行情喜忧参半,深加工效益不佳以及新麦上市等因素,现货市场陷入持续调整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玉米市场供求格局改变的背景下,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极度有限。纵观上半年,国家针对玉米制定一系列政策,临储收购、进口退运、临储拍卖等等,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13.
正6月份以来,"拍卖"、"疯涨"以及"替代"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关键词。从临储超期储存和蓆茓玉米拍卖成交情况看,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不但成为国内玉米市场一道独特"风景线",而且带动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小幅反弹。不过,在临储玉米拍卖正酣之际,国内饲料企业则开始转向新上市  相似文献   

14.
<正>今春以来,由于国内市场优质玉米紧俏,临储玉米开拍后较长时间呈现高成交量、高溢价、高成交率的"三高"特征,支撑了玉米价格的不断上行。但7月下旬以来,随着过去几个月临储的玉米持续拍卖和华北等地区余粮的出库,国内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目前拍卖溢价与成交量双双降低,从而遏制了玉米行情的进一步上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已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今年价格下跌拐点比上年提前两个月到来;且随着新季玉米的陆续上市,后市  相似文献   

15.
《广东饲料》2013,22(6)
1玉米价格有望上行 2013年1-4月份,玉米价格不断走低,深度下滑,贸易商反映2012年玉米利润微薄,不敢贸然做多玉米贸易,国内玉米市场处于"进退两难"局面.5月初,备受争议的东北玉米在经历了7个月的低迷期后,价格基本探底,主要是因为国家延长临储时间并放宽交储要求.5月下旬,优级量可供紧张,玉米价格整体以上行为主,其中以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回升幅度最大,或预示玉米下行阶段已经结束,6月20日前后国内玉米均价在23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2月,市场各环节主体玉米库存普遍偏低、刚性备库需求面临释放,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下方仍有支撑。由于2015年玉米供应压力极为庞大,整体市场预期较为悲观,政策支撑的削弱也令市场失去最后的支撑,预计后期玉米价格重心将明显下移。12月,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保持偏快进度,下游企业对玉米消费仍不乐观。行情方面,随着天气转好,产区新玉米脱粒进度加快,新玉米上市量增加,市场传闻陈临储玉米将  相似文献   

17.
正上半年,临储玉米超收、定向销售推迟,导致市场供应紧缺,提振玉米价格;不过随着5月底临储玉米开启拍卖,玉米价格振荡回落,后期随着临储玉米拍卖的持续,供应情况改善,玉米将重回弱势。一、临储超收致短期市场供应紧张,后市关注国储抛储情况2015~2016年度的玉米临储收购4月底收官,收储总量达1.2542亿吨,占玉米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由于东北地区产量不足1亿吨,临储超收,一方面造成本地余粮见底,一方面华北地区玉米倒流东  相似文献   

18.
董锋 《饲料广角》2014,(20):16-19
<正>2014年第三季度,受东北和华北干旱、国家临储拍卖政策支撑、进口玉米受限、下游消费需求增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涨幅大、增速快。2013/14年度的临储收购量达6 914万t,国储库存突破1亿大关,直接导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东北、华北优质玉米价格高位,销区刚性需求不减。三季度国家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成交量不断创下新高。7月上旬突如其来的旱灾被市场炒作,农业部在8月底通报显示,虽然部分地区粮食单产出现下滑,但全国秋粮丰收预期并未逆转。随着关内新季玉米上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68-69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正值新陈交替、青黄不接时期,虽然东北地区玉米出库速度加快,且陈粮拍卖在即,但玉米价格仍稳定坚挺,而关内夏玉米由于部分地区供应存在缺口,价格强势已引起关注。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供需基本面已经发生悄然变化,但市场整体稳定的基础仍较牢固,且伴随双节的来临,在新粮批量上市前,玉米价格稳步趋强仍是主流。1新季玉米尚未上市供应存在一定缺口目前我国部分产区玉米青黄不接,加上东北产区车皮发运仍较为困难,导致关内及南方销区大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玉米供应缺口,特别是关内地区农民手中几乎无粮,而粮库粮源也相对有限,导致…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13年开始,国内玉米市场逐渐步入漫漫熊途,今年以来价格跌幅更是持续加深,至今仍然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而导致玉米市场持续疲软、价格断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宽松及需求低迷;最近,备受业界关注的玉米临储价格调整政策公布,挂牌收购价最终敲定为1元/斤,相比去年平均降幅高达12%,这更是雪上加霜,令各方明显看空市场;加之,新季玉米陆续上市,将对市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