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高等农业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具有科技、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农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文章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并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入手,探索了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院校作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平台,不仅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教育、科研阵地,也可以为梳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基于对湖州农民学院、江苏农业类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分析,对农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经营管理较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着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想观念较保守、生源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资源稀缺和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进程。为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树立从事职业培训的信心,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做好思想上引导,财力和行政支持辅助工作,共同致力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无人种田"问题乃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辨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若干典型模式,详细阐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出的"三位一体"培育载体+"一主多元""政校共建""校企联动"多元化合作的"西农"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58-15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多方主体的能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激励多方主体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来。当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政府、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自身都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涉入农民培育中,要积极构建发挥四方主体作用的机制,发挥各个主体在推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政府培育新型农民模式与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农民模式比较,以及不同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农民模式对比分析,指出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农民创新模式应坚持适用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市场性原则,并提出搭建一个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实施多方联动,促进产学研和培育新型农民的结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高等农业院校应当担负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使命。江西农业大学通过凝练学校自身特色,构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三理念+三平台+三举措"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在服务江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体系构建、培育条件平台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此,文章认为,今后高校应在"创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多方聚力,共担责任,强化培育平台建设""提升能力,务求实效,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成为社会共识。高等农业院校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口"前移,利用学科、师资、平台等优势,通过广泛宣传、加强融合、打造平台、创新模式、树立典型等方式,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既能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素质不足问题,又能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提出,使得现阶段农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层次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现农民职业化的重要途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求。现阶段,为了提升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有效措施提升农民学历层次,为其提供学历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接受高学历教育,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且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机制,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其学历层次提升的真正价值。本文围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层次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其提升方式。  相似文献   

10.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营造培育环境、加快培育进程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需求、现状及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等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要求,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困境,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的途径,以期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了当前全国上下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迫切需要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知识结构的研究,对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理论,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现代农业人力支撑的关键力量,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西南地区农业大省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运用内生转换模型(ESRM),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类型和不同农业区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类型与区域差异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收入平均值明显提高了2.71万元,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的经历和村级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均对农户选择培育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地点距离和家中有村干部则会抑制其选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明显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农业区域培育收入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在类型方面,社会服务型的培育收入效应高于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区域方面,成都平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高于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因此,建议进一步规范培育机制、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培育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差异化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现代化农业,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其中的主体自然非常重要,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也就十分关键.在科技形成生产力的今天,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直接影响到了对于是否可以迎接现代化农业的到来,本文讲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和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文章主要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现实需求,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进展现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和配套政策的扶持等相应对策,希望能对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对如东县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县域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国家战略已经得到全面确立和总体部署。农业部积极贯彻中央部署,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等工作,初步构建起"三位一体"、"三类协同"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门机构,正在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下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培育体系,打造资源聚合平台,有序高效利用相关资源,合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8.
常州市金坛区在总结以往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环境、途径等方面出发,总结了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79-282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结合文献研究,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类型、驱动力和目标导向,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路径。该研究结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中、高职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衔接机制,在介绍兴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兴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兴仁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