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优势和问题分析,提出了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生态区划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为区域,依据气候指标和制种玉米生物学特性,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划分为最佳制种区(海拔高度1 350~1 500 m)、适宜制种区(海拔高度1 501~1 600 m)、较适宜制种区(海拔高度1 601~1 700 m)、不适宜制种区(海拔高度1 700 m)4个生态区。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病害,总结出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18种叶部病害田间诊断检索表,以供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从玉米制种技术规程和生产要求出发,分析了河西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低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业》2015,(4):5
<正>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去年加快推进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海南南繁科研和鉴定基地建设,不仅使甘肃省制种基地在全国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而且为玉米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30亿元,成为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去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23万亩,产种量4.78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2%和48%。为加快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甘肃省出台了2014~2020年种业  相似文献   

6.
正为围绕河西走廊国家有玉米制种基地杂交玉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品种,提升西部地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的支撑研发。近日甘肃省发改委批复下达酒泉市杂交玉米育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项  相似文献   

7.
玉米红蜘蛛是河西走廊商品玉米及制种玉米的主要害虫,在防治上应从维护玉米田系统的生态平衡入手,采用早期预防、隐蔽施药和重点挑治等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走廊温寒区海拔1500~1800米,气候温凉湿润、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6~8月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较平川灌区的气温低5℃左右,土质肥沃,灌排方便,该区现已成为河西地区杂交制种的主要基地,本文从河西走廊温寒区日光温室四季樱草杂交制种的播种、田间管理、清杂去劣、病虫害防治、收获脱粒等方面介绍了四季樱草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知名的蔬菜制种基地。近年来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发展较快,其制种产量达375~450kg/hm^2,产值达3.75万~4.50万元/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育种实践,总结出了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璟璟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78-179,184
甘肃省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玉米、蔬菜、花卉制种产业。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为例,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了种子产业对当地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境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制种基地。近年来河西走廊萝卜制种发展较快,制种产量达3000~3900kg/hm^2,产值为19500~25350元/hm^2。现将河西走廊萝卜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细链格孢菌叶斑病诊断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调查和病原菌鉴定,明确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叶部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细链格孢菌叶枯病(Alternaria altevnata)。该病害在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上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甘肃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也成为河西走廊地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为了全面了解我省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从制种玉米生产基本情况、机械化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三个方面深入展开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全省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作业水平,摸清机械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部,其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适宜发展制种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种基地,但是在基地的建设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为河西制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的制种数量和质量,分析了当前杂交玉米种子纯度低于国家标准的原因,并提出了选择各类性状完全稳定的自交系、扩繁亲本和种子生产因严格按照国标距离设置隔离区和减少自交系扩繁代数等提高种子纯度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选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即海拔高度要适中;土层深厚,无盐渍化或盐渍化程度低;具有灌溉条件;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好;干部群众的诚信守法意识强.  相似文献   

17.
河西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隔离条件好,病虫害轻,灌溉方便。其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使杂交玉米制种产量高而稳定,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发芽率高,光泽度好,质量优质,深受国内外客商和农民的认可和青睐。目前,河西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面积逐年扩大。现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河西走廊的制种玉米基地上,采集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速效钾由小到大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  相似文献   

19.
河西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制种基地 ,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最大。玉米杂交制种产业为河西经济起了促进作用 ,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就玉米杂交制种规程及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境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制种的理想基地.茄子杂交制种经济效益高,近年来河西走廊茄子杂交制种发展比较快,其制种产量达1 200~1 800 kg/hm2,产值为4.8万~9.0万元/hm2.现将河西走廊茄子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