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省渭河川道区大棚水萝卜—番茄—甘蓝三层覆盖一年三茬栽培技术推广面积最大,作者分别介绍了水萝卜、番茄、甘蓝三种蔬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大棚蔬菜多层覆盖一年多茬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易日光温室是静海县主要的蔬菜种植设施类型之一,虽然设施的保温效果不太好,但是通过调整蔬菜种植的茬次、品种,充分利用温室光热资源,早春种植番茄,利用温室的骨架进行夏丝瓜种植,架下种植小白菜,冬季栽培芹菜,实现一年多茬收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4年,喀什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如何充分利用温棚栽培的空间和时间差是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温棚一年三茬蔬菜栽培即早春甘蓝套种番茄和秋延番茄技术,其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霞 《农村百事通》2007,(B07):32-33
一、适合栽培黄瓜、青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二、适合栽培圆葱、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三、适合栽培青椒、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四、适合栽培大架芸豆的覆盖形式。五、适合春小白菜、水萝卜、宿根菜的覆盖形式。六、适合栽培青椒、黄瓜、甘蓝、番茄、芸豆等蔬菜的覆盖形式。七、适合栽培土豆的覆盖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提出,我市日光温室和大中棚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设施栽培面积已占全市蔬菜栽培面积的45%以上。为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摸索总结出"日光温室番茄—番茄—丝瓜"一年三熟轮作种植技术,已成为本地日光温室蔬菜周年多茬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效益茬口模式是提高日光温室种植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摸索,笔者总结了博州地区三种设施蔬菜高效益生产模式,分别为:春提早番茄—秋延迟番茄间种辣椒;春提早大白菜—夏甘蓝—秋延迟番茄;春提早黄瓜间种番茄套种苦瓜—秋延迟芹菜间种蒜苗间种油麦菜种植模式,以上模式在温室蔬菜生产中发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三种茬口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年多茬种植是甘肃省临泽县拱棚蔬菜种植的主要模式,笔者在多年的钢架大拱棚蔬菜技术服务中,进行了多种种植模式的探索,其中,娃娃菜—甘蓝—芹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效益可观。从茬口安排、育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塑料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能有效提高大棚温度,达到提早定植和早上市的目的。总结了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番茄—黄瓜—结球甘蓝—菠菜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这一模式较普通塑料大棚提前定植15~20 d,蔬菜产品上市早,价格高,能明显增加菜农收入。该模式多层覆盖一次性投资6万元/hm2左右,使用周期约3年,年均投资1.95万元/m2左右,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在大拱棚栽培模式下,通过西瓜、黄瓜品种精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多层膜覆盖、二茬结瓜、双蔓整枝、肥水耦合、绿色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探讨适合邹平县种植的大拱棚西瓜—黄瓜高效栽培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增加菜农的种植效益,推动该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谭晓燕 《农技服务》2014,(10):40-41
大棚设施蔬菜生产连作易造成土壤板结、病虫害发生严重,已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溧阳市马垫村连续三年采取的"早春大棚樱桃番茄+水瓜—秋冬莴笋"蔬菜基地多茬次的套作、轮作栽培模式,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精细栽培管理等集成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破解大棚蔬菜基地可持续生产的难题,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河西绿洲温室春茬黄瓜—娃娃菜—秋冬茬番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对该栽培模式中春茬黄瓜、娃娃菜和秋冬茬番茄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永年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产量30亿公斤,产值32亿元。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河北蔬菜之乡”、“河北大蒜之乡”。该县的优势特色——中小拱棚蔬菜播种面积达30万亩,属我省首位。该种设施类型栽培模式一般为一年三茬或两茬,以深冬和早春甘蓝、芹菜及一些速生叶菜为主,年纯效益可达8000—110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日光温室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保护地蔬菜生产设施,具有建筑结构简单、投资较低、栽培茬口安排灵活多样、有效种植面积大、相对效益高的优势。主要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蔬菜的生产,每年栽培时间8个多月,适宜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番茄、甘蓝、蒜苗、萝卜、菜花及叶菜类、根茎类蔬菜。经调查,娃娃菜—黄瓜—菠菜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一般亩产娃娃菜3 600 kg、产值6 480元,亩产黄瓜6 500 kg、产值11700元,亩产菠  相似文献   

14.
番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目前多采用一年一茬或两茬的栽培方式,进行早熟栽培或越冬栽培,加上露地生产,基本上达到了周年供应的效果。但是,每茬用苗量大(3500~6000株/667m2),苗期占地时间长,单位面积产量低(7~8Kg/m2),并且费工、费力,生产成本高,产品上市也出现了淡旺季现象,采用长季节生产,实现规模化、效率化、工厂化、专业化番茄生产具有长远意义。通过几年实践,总结出番茄长季节无土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现整理如下:生产设施经营设施的规模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番茄专业生产设施面…  相似文献   

15.
平凉市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已成为平凉市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式,但大多采用一年一大茬(黄瓜或番茄)栽培模式,未能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生产潜力。为此,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探索出了日光温室蔬菜一年三茬生产模式,使蔬菜生产避开了最冷的1—2月份,降低了蔬菜栽培的生产风险,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乐亭县是设施农业大县,黄瓜复种番茄是乐亭县设施蔬菜主要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大。本文主要介绍了设施蔬菜上茬黄瓜、下茬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以及黄瓜、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1 日光温室黄瓜套番茄、甘蓝(菜瓜) 主要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向阳避风、水肥条件好的川台地,一般为一年3茬,实行反季节种植,生产精细时鲜蔬菜,平衡淡旺季生产,一年四季供应市场.据调查,各类资源利用充分、品种茬口配置合理、投入产出比高、效益好的主要是黄瓜套番茄、甘蓝(菜瓜)这一种植模式.第1茬:黄瓜7月份育苗,9月份移栽棚内,12月份成熟上市;第2茬:番茄10月份育苗,11月份移栽到黄瓜行,次年3月份成熟上市,采摘销售至8月份;第3茬:甘蓝(菜瓜),番茄收后整地移栽,11月上市,采摘销售至12月.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阜宁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益,示范集成了大棚黄瓜-豇豆-青菜+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早春采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黄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季利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种植豇豆,借助连栋大棚的钢架和空间,黄瓜、豇豆可以利用立体吊蔓栽培技术,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产量;秋冬适时抢播青菜和芹菜,实现三茬四收,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提高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改一茬为多茬、平面种植为立体种植、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等种植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可提高设施利用率100%以上、土地利用率5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组合栽培技术中,合理优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保护地黄瓜—茄子—花椰菜—芹菜组合栽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棚黄瓜—豇豆—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大棚黄瓜—豇豆—番茄蔬菜1年3茬高效栽培技术,并从选用良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