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方葡萄新品种酿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选育的6个南方葡萄新品种(编号)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检测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性,并进行酿造试验和鉴评。“V-32”采用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其他品种采用传统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结果表明:“南宝石”和“南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0%、12.74g/l和19.0%、10.3g/l;“V-64”出汁率最高,达73.3%;“V-63”总糖、还原糖和单宁含量相对较低。酿酒样品感观鉴评认为:“V-32”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V-64”、“南宝石”和“南珍珠”适宜酿造甜型山葡萄酒,其中“南宝石”可以酿制上等干型山葡萄酒,品种推广潜力很大;“V-59”为优良鲜食品种;“V-63”不适宜酿造葡萄酒加工。  相似文献   

2.
以武陵山区山葡萄为原料,研究山葡萄酒酿造工艺和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山葡萄酒发酵工艺条件,即酵母菌接种量0.15%,发酵p H值3.4,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山葡萄发酵液酒精度实测值为8.4%(V/V),且带有浓郁的山葡萄果酒芳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山葡萄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葡萄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有壬酸乙酯和3-甲基-1-丁醇,同时乙酸乙酯、癸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醇等酯类和醇类也对其香气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葡萄新品种华葡1号酿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葡萄新品种华葡1号的酿酒工艺。确定华葡1号葡萄的最佳酿酒工艺参数为:酵母添加量1%,发酵温度25~27℃,发酵时间8 d,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葡萄酒酒体呈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果香浓郁,余香绵长,醇和爽口。说明华葡1号是一种理想的葡萄酒原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寒地葡萄酒酸度过高的问题,以寒地栽培的"贝达"葡萄为原料,研究了混合降酸工艺对干型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根据葡萄酒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定的结果,最优的混合降酸工艺为:利用Ca CO_3和K_2CO_3对葡萄汁进行化学降酸,然后利用TIB型降酸酵母进行低温酒精发酵,再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该工艺下葡萄酒总酸含量降低了9.26 g/L,感官评定总分较高,与市售"赤霞珠"酒样相近。但是与市售的欧亚种葡萄酒相比,该工艺生产的葡萄酒仍存在缺陷,在后续研究中应从调整化学降酸幅度和酒精发酵工艺的角度来改进工艺,进一步提高寒地干型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喻时周 《中国种业》2014,(10):57-57
油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冬季作物,也是贵州经济作物之一,贵州油菜科研工作者曾先后选育出了油研系列、宝油系列等一大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油研5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又一个甘蓝型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何海旺  赵明  龙芳  邹瑜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1):119-124
为评价筛选出优良的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以38 份广西桂北地区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作为材料,调查、分析其叶片、枝条、果穗及浆果等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并根据各性状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广西桂北地区野生毛葡萄的种质资源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存在着广泛差异,其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对各性状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得到4 份具有穗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优良性状的资源,将为高产优质的毛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顺国  郭贵敏 《种子》2017,(3):112-113
黔花生六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的黔花生一号为母本、引进的粤油200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经8年7代采用单株选择与集团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成功选育出的优质高蛋白花生新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3].该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性、抗倒性及休眠性强,高产高适等特点,适宜贵州省海拔1 300m以下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1].  相似文献   

8.
以长白山地区白桦汁为原料酿造白桦汁白兰地,确定白桦汁原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1℃,初始pH值6.5,酵母添加量0.065%。蒸馏工艺采用玻璃蒸馏锅添加紫铜片进行二次蒸馏,一次蒸馏液体积控制在原液体积的45%左右,酒精度控制在26%~30%;二次蒸馏过程中,截取5%的二次蒸馏液作为酒头、25%作为酒尾,二次蒸馏液的酒精度为66%(V/V)。将得到的白兰地置于橡木桶中,于12~15℃下陈酿1年,获得色泽纯正、酒香浓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白桦汁白兰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寒性存在差异的83份葡萄种质及3个杂交组合玫瑰香(Vitis vinifera)×黑龙江实生(V.amurensis)、北醇(V.vinifera×V.amurensis)自交、燕山-1(V.yes hanensis)×河岸-3(V.riparia Beaumont)的F1代122株为试材,进行了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通过对11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2个与中国野生山葡萄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S241-670和S238-800。通过克隆、测序,这2个RAPD标记的实际长度分别是717bp和854bp,因此重新命名为S241-717和S238-854,其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38290和GQ338289。经序列分析,S241-717与29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77%~97%的同源性,S238-854与6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82%~100%的同源性;二者分别编码欧洲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RAPD标记S241-717和S238-854可用于葡萄抗寒育种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山椴树蜜和优质绿茶为原料,经混合发酵,研制出一种酒精度(7±1)V/V的新型低度酒。在对绿茶浸提条件、发酵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出绿茶适宜浸提温度为85℃,茶水比为1:20;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蜂蜜与茶汁配比为1:2,酵母接种量0.3%,发酵温度为15~20℃。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利用反季节栽培技术,采用避雨栽培,人工诱发萌芽等措施,使赤霞珠和梅露辄葡萄在该地区成功种植。经检测赤霞珠和梅露辄的冬果总糖含量均达到130 g/L,总酸分别为7.58 g/L和7.42 g/L,利用GC-MS分析了两种单品种酒的挥发性成分,两种酒中检测并鉴定出的化合物达40种以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酯类占56.82%,醇类20.45%,酸类15.9%,其他6.8%。梅露辄干红葡萄酒中酯类占55.0%,醇类17.5%,酸20.0%,其他7.5%。研究结果表明反季节栽培的赤霞珠和梅露辄在桂南亚热带地区生长表现良好,葡萄酒表现出品种的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12.
以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混合发酵果汁,分析发酵前后的毛酸浆果汁理化指标、黄酮、多酚含量和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接种比例2∶1(V∶V),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12 h时,毛酸浆发酵果汁感官评分、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最佳。毛酸浆果汁中主要的气味成分为萜烯类物质和无机硫化合物,混合乳酸菌发酵可以明显提高果汁中萜烯类物质、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和芳香物质含量,特别是对健康有益的萜烯类物质。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毛酸浆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汉沽“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酿造低醇葡萄酒,以添加SO2终止发酵为对照,以酒精度、酵母菌致死率和稳定性等重要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为检测依据,比较了单纯添加不同浓度的肉桂酸(100、150、200、250 mg/L),以及肉桂酸(50、75、100、125 mg/L)协同SO2(60 mg/L)共同终止酒精发酵对酿造低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最终成品酒中肉桂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单纯添加肉桂酸组和肉桂酸协同SO2组均优于对照组(单纯SO2 组),其中单纯添加250 mg/L肉桂酸终止发酵能获得品质最高且稳定性最好的低醇葡萄酒,其酒精度为6.32%(V/V),酵母菌致死率达98.58%。所酿低醇玫瑰香葡萄酒呈浅玫瑰红色,澄清透明,果香、酒香平衡,酸甜适中,无酵母味,具有一定的玫瑰香的品种香。该低醇葡萄酒中肉桂酸检测含量为62 mg/L。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兵团农六师101团和农四师62团的有机葡萄为原料,研究有机葡萄酒的主要酿造工艺。结果表明,有机葡萄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常规葡萄汁含量相比略高,总酸含量略低于常规葡萄汁;活性干酵母(LALLEMANDR2)型、活性干酵母SAF-OENOS或BM45为有机葡萄酒的适宜菌株;主发酵温度为22~28℃,主发酵时间以7d为宜,后发酵以30d为宜;食品级SO2添加量为40mg/L。获得了生产有机葡萄酒的适宜酿造工艺、生产参数,以及有机葡萄酒与常规葡萄酒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5.
以菊芋为主要原料,蜂蜜补充糖源,对蜂蜜菊芋酒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加糖方式中,采用初始糖度20%(还原糖含量184.2 g·L~(-1)),糖度降为10%(还原糖含量92.90 g·L~(-1))后蜂蜜补糖至15%(还原糖含量146.3 g·L~(-1))的加糖方式进行酒精发酵,可明显提高酒体酒精度,降低残糖量;主发酵结束后酒精度为14.4%(V/V),还原糖含量降至8.00 g·L~(-1)。筛选出蜂蜜菊芋酒的发酵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0.8 g·L~(-1),发酵温度26℃,初始p H 4,装液量70%,在此发酵条件下,酒体酒精度为14.0%(V/V),还原糖含量10.4 g·L~(-1),总酸含量6.90 g·L~(-1),按此工艺得到蜂蜜菊芋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16.
"鑫糯1号"系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本地糯稻品种"丫丫糯"与"海南糯"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粳型糯稻新品种.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9)011号].该品种以其群体表现整齐、株型适中、有效穗多、结实率高、耐寒性强、高产稳产、糯性好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亲睐,具有较好的推扩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毛酸浆柠檬蜜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酸浆果、柠檬、蜂蜜为主要原料,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酿制毛酸浆柠檬蜜酒。正交试验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7d,果酒活性干酵母与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之比1∶2.5,酵母添加量0.08%,发酵糖质量分数16%,pH值3.2。酿制的毛酸浆柠檬蜜酒色泽金黄、澄清透明、醇和清新、酸甜爽口,具有谐调的果香和酒香。酒精体积分数为8.1%;总糖质量分数为8.0%;总酸含量为6.26g/L。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茶叶和苹果汁为原料,沪酿1.01醋酸菌为菌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苹果茶醋。研究分析了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度、发酵时间对产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茶醋酿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4℃、接种量7%(V/V)、初始酒度8%(V/V)、发酵时间为10d。经过验证实验,最终酸度达到62.7g/L。经陈酿后的茶醋澄清透亮、色泽金黄、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苹果和茶叶的特殊清香味,酸味纯正柔和,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19.
计景军 《种子世界》2014,(11):53-53
<正>星农绿小粒豆(原代号龙江绿小粒豆)是由哈尔滨明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半野生大豆种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抗性好、产量高;不炸荚;百粒重9.7g,籽粒均匀;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质好,符合日本制纳豆、韩国做豆芽对原料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围绕着甘蔗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水肥药"精准施用、甘蔗农机农艺融合等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中国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选育出了5个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性优良的"中糖"系列甘蔗新品种。针对我国当前甘蔗品种退化严重、良种繁育技术落后和种苗繁育效率低下等问题,甘蔗研究中心的科研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