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顺市煤矿区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顺市城郊某煤矿区菜园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定样品中Pb、Cd、Cu、Zn、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评价土壤污染水平及各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及迁移性。结果表明:安顺市城郊煤矿区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轻污染级别,Pb、Cd、Zn、Hg、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7.20 mg/kg、0.42 mg/kg、56.70 mg/kg、0.31 mg/kg和28.50 mg/kg,Pb、Cd、Hg污染较为严重。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Cd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除Cd外的其他4种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的生物活性系数为0.33,迁移系数为0.11,都明显高于其他4种重金属。生物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dPbZnHgCu,迁移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dHgZnPbCu。  相似文献   

2.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3.
对徐州北郊农田土壤中Pb、Zn、Cu、Cr、Cd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北郊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该区域内有固体残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的常年堆放,经过雨水淋溶后,这些固废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向周边土壤中迁移,致使污染土壤中Pb、Zn、Cu、Cr、Cd 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Müller指数分析表明,Zn、Cr没有表现出污染;Pb、Cu污染强度不大,表现出轻度污染;而Cd则呈现出极强污染,污染程度顺序Cd>Pb>Cu>Zn>Cr.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红壤脐橙园土壤、叶片养分丰缺状况,以广西农垦国有立新农场红壤脐橙园为研究对象,2017年选择8个有代表性的生产岗位(果园)分别采集土壤、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脐橙园土壤普遍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土壤中碱解氮(N)、有效磷(P)、速效钾(K)、交换性钙(Ca)、交换性镁(Mg)、有效铁(Fe)、有效锰(Mn)、有效铜(Cu)、有效锌(Zn)、有效硼(B)平均含量分别为125.65 mg/kg、130.24 mg/kg、266.56 mg/kg、1145.66 mg/kg、272.97 mg/kg、6.74 mg/kg、36.37 mg/kg、7.11 mg/kg、4.12 mg/kg、0.88 mg/kg。土壤中N、P、K、Mn、B有效养分含量充足,均处在适量及以上水平,其中P、K养分2/3果园超标;Ca、Mg养分基本正常,主要处在适量范围;Cu含量超标;有效Zn不足与超标并存,1/4果园有效Zn缺乏;Fe缺乏比较普遍。叶片中N、P、K、Ca、Mg、S、Fe、Mn、Zn、Cu、B平均含量分别为29.71 g/kg、1.42 g/kg、16.93 g/kg、33.13 g/kg、2.58 g/kg、2.84 g/kg、98.32 mg/kg、91.77 mg/kg、18.76 mg/kg、19.28 mg/kg、92.10 mg/kg。叶片中N、K、Mn、B含量较丰富,均处于适量至高量范围;P、Ca、S、Fe含量正常;Cu不足与超标并存;Mg和Zn存在不足和缺乏的现象。因此,本研究的红壤脐橙园应注意控制N、P和K肥的施用量,适当补充Mg肥和Zn肥,增施石灰等碱性肥料调节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5.
葫芦岛市工业废弃地中植物对重金属的利用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钼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特征,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以及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以期为治理钼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采场周边山地可交换态Cd、Cu、Zn含量最高;排土场周边耕地可交换态Zn、Mo、Cu含量最高;尾矿库周边耕地可交换态Cd、Zn、Mo含量最高,对植物的有效性和毒性最大.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可利用态与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中Zn、Cd的有效态含量和作物籽粒内的5种重金属含量间有着极显著的或弱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元素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改良剂为试材,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在人工配置的不同程度镉污染土壤中(2、4、25、50、100mg/kg),研究不同浓度复合改良剂(0、600、900、1 200mg/kg)对土壤有机质、pH值、小白菜可食部位镉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00mg/kg复合改良剂可使镉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2.36%~72.24%,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施用复合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小白菜安全性和营养品质,5个镉处理小白菜可食部位镉含量降低32.04%~44.87%,维生素C含量增加10.73%~48.6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37%~59.52%,粗纤维含量降低11.53%~28.10%。因此,复合改良剂能够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推荐其适宜用量为900mg/kg。  相似文献   

7.
色季拉山岩白菜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色季拉山岩白菜营养成分及13种矿质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白菜含水量为72.683 9%,粗蛋白和VC含量分别为0.352 4%和82.02 mg/100 g;大量元素N含量为0.056 4%,P含量为1.646 5 g/kg,K含量为1.727 g/kg,Ca含量为16.032 g/kg,Mg含量为1.046 1 g/kg;微量元素Cu含量为0.146 9g/kg,B含量为2.408 3 g/kg,Mn含量为0.173 8 g/kg,Fe含量为0.428 g/kg,Zn含量为0.200 6 g/kg,Na含量为0.188 7 g/kg;重金属Cr(铬)未检出,但Cd(镉)含量为0.181 mg/kg,远远超出我国食品重金属规定的0.05 mg/kg标准.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5,(6)
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和农业标准,检测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10个原料样本和10个生产过程样本中五种重金属和五种农残含量。结果:原料样本进行45项农残检测,阳性检测1项,河北麸皮含马拉硫磷1.21 mg/kg;进行50项重金属检测,其中所有铅、镉检测均为阴性,所有汞检测均为阳性,砷、铬检测值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生产过程样本进行50项农残检测,所有检测均为阴性;进行50项重金属检测,砷含量远小于0.5 mg/kg、汞含量远小于0.1 mg/kg、铅含量远小于1.0 mg/kg、镉含量远小于0.2 mg/kg,即这四种重金属含量均远小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铬含量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农残问题极小,重金属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对黄瓜种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金属污染对黄瓜种子胚芽内CAT活性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污染后黄瓜种子胚芽内的CAT活性均增加.黄瓜对Cd、Hg、Pb和Zn的主动应激耐受浓度范围分别为500mg/kg~1000mg/kg(毫克/公斤)、小于25 mg/kg(毫克/公斤)、50mg/kg~300mg/kg(毫克/公斤)和50mg/kg~500mg/kg(毫克/公斤);被动应激耐受浓度分别为2 000mg/kg(毫克/公斤)、150mg/kg(毫克/公斤)、600 mg/kg(毫克/公斤)和500mg/kg~1000mg/kg(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交通干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公滨路、香成路、哈-腰堡路3条交通干道两侧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Ni含量,采用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研究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u、Cd、Pb、Zn、Cr、Ni的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Cd和Pb为中等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ZnPbCdCrNiCu。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11.
忻州市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忻府区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且对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环境治理及科学灌溉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已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土壤中的Cu、Zn、Ni、Cr、Pb、Cd、Hg、As含量相对背景值不同程度的累积,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21、0.71、1.23、1.73、1.38、4.62、3.59、1.00倍,只有Zn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的背景值。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作为污染评价阈值,在25个采样点中,2个采样点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高于0.7,属警戒水平,其它均属于安全水平。8种重金属元素中,表层土壤中的Cu、Zn、Cd、As含量最高,Cr、Hg在80~100 cm含量最高,Ni、Pb在不同土壤中无明显差异。Cr、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Ni、Cd、As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Hg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Hg的迁移风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掌握新鲜草莓中总锑含量水平,评价新鲜草莓中锑污染程度,为膳食锑暴露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新鲜草莓中的总锑含量,并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不同种类新鲜草莓中总锑含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在26份新鲜草莓中,总锑检出率为53.8%,总锑含量平均数为0.0057mg/kg,中位数为0.0064mg/kg,最小值为未检出(ND),最大值为0.013mg/kg。P5~P95的参考范围为ND~0.013mg/kg。经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有新鲜草莓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0.2,表明本次所检新鲜草莓总锑含量处于正常背景值范围内。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新鲜草莓样品中检出锑,但总锑含量处于正常背景值水平,尚未出现锑污染现象。从食用安全性分析,在所检新鲜草莓样品中总锑含量的中位数均低于PHMSO标准(锑限量值为1.0mg/kg),表明新鲜草莓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和群力两点的大棚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与限值比较、综合因子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群力乡6a棚龄的大棚已受Zn污染外,其它大棚土壤尚未发生Cu、Zn污染,而7个大棚土壤均受到Cd污染;7个大棚土壤的综合污染情况均达到重污染的程度;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与棚龄、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和Cd、群力大棚重金属Cu和Zn、群力大棚重金属Zn和Cd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贵阳老城区采集80个灰尘样品,探讨了贵阳城市灰尘中重金属Pb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贵阳市区灰尘样品中Pb含量24.65~177.7mg/kg,平均含量63.76mg/kg,高于土壤背景值,较之贵阳土壤背景值,贵阳灰尘中Pb含量的超标率117.6%。同时,贵阳灰尘中的Pb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说明随机性因素(人类活动,如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等)对Pb的空间分布有较大的影响。Pb污染指数的克里格插值图可反映出Pb污染的空间格局,Pb污染总体上接近中度污染水平,中心商业圈和老工业区的Pb污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荠菜和油菜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油菜(Oilseed rape)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荠菜和油菜对不同水平Cd污染的耐性及富集效应,并施加不同水平螯合剂初步探讨了荠菜和油菜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荠菜和油菜的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在低水平Cd处理时轻微的促进,而在高水平Cd处理中受到抑制,在土壤Cd添加量为120mg/kg时,荠菜和油菜的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荠菜和油菜植株中脯氨酸含量随Cd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Cd含量为200mg/kg时,荠菜和油菜体内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升高了16.57、17.95倍;荠菜和油菜体内Cd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籽实,各部位Cd含量均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在土壤Cd添加量为120mg/kg时达到最大值,此后则急剧下降;荠菜和油菜不同部位Cd含量与不同水平处理Cd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间接表明添加Cd处理后土壤中Cd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并且各部位对Cd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土壤中Cd含量的变化;荠菜和油菜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二者对重金属Cd的吸收富集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但相比之下,荠菜对土壤中Cd的吸收富集能力强于油菜;荠菜和油菜地上和地下部Cd含量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添加螯合剂能明显提高荠菜和油菜对土壤中Cd的转运和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连市温室甜樱桃园土壤养分状况,作者对40个温室甜樱桃园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酸性、微酸性土壤占一半以上;有机质含量低于中等水平的占30%;有效磷含量过高,85%达到40 mg/kg以上,甚至超过100 mg/kg;速效钾含量在适宜值以下;土壤微量元素中铁含量为低水平,锰含量为低或很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采用富硒土壤覆土对大杯蕈、黑皮鸡枞、灰树花3种食用菌硒含量的影响,检测栽培菌棒、灌溉水、栽培土壤和各品种食用菌采收前、中、后期子实体的硒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不同,其中大杯蕈最强,前中后期硒含量平均为0.154 mg/kg,其次为灰树花硒含量平均为0.085 mg/kg,最差的是黑皮鸡枞硒含量平均为0.025 mg/kg。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Zn>Cu。培养至第2天和第7天时,蚯蚓Cu含量与土壤全量Cu和DTPA-Cu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培养至第14天时,蚯蚓Zn含量与DTP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武宁县是蔬菜、水果种植大县。为了解武宁县水田土壤养分状况,从全县20个乡镇共采集3987个水田土壤样品检测土壤p 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武宁县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幅分别为4.2~8.2、2.1~80.4g/kg、90.2~378.5mg/kg、0.1~145.0mg/kg和6.4~601.4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3、24.5g/kg、164.7mg/kg、12.1mg/kg和102.3mg/kg。总体而言,武宁县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各乡镇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一致,便于统一管理,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含量不均匀,则只能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建议该县均衡施用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增施石灰、草木灰等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3种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情况,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东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28.451mg·kg-1、Pb35.258mg·kg-1、Zn57.654mg·kg-1、Ni30.209mg·kg-1、Cr32.660mg·kg-1、Cd0.126mg·kg-1、As3.934mg·kg-1、Hg0.049mg·kg-1。在环境效应方面,作物根、茎、叶、果实重金属含量依次递减,即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不同蔬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菜豆比较容易累积Pb、Cr,葱比较容易累积Cd,茄子则比较容易累积As。在食用安全性方面,这3种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