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沙棘果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帆  杜宣利 《沙棘》1999,12(1):37-40
对沙棘的综合开发和每一种产品的深度开发进行了综述.根据目前的市场和我国现有技术水平,提出沙棘开发是沙棘种植和沙棘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对沙棘在沙棘汁、沙棘黄酮、沙棘粉末油脂、沙棘β-胡萝卜素、沙棘粕等方面的深度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吕梁市沙棘资源丰富,沙棘企业众多。笔者阐述了吕梁市沙棘资源和沙棘加工企业的现状,指出了沙棘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天然沙棘资源被破坏、人工沙棘林发展滞后、沙棘企业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又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分析了吕梁市沙棘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创新产业机制、实施人才战略等沙棘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今后山西省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种沙棘种子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瑞君  李常宝 《沙棘》1997,10(3):4-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谱带相似性很高,为近缘类群;而西藏沙棘则亲缘关系较远。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虽尚无种的特有带,但其不相似值最低,而且整个谱带颜色较浅谈,细小谱带数目较多,其二维排序的结果显示棱果沙棘三个种下类型正好位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之间,表明其进化水平比较一致,也充分说明棱果沙棘是一个独立的种。棱果沙棘中虽有许多谱带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谱带互补,但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的种子蛋白质谱带中各有一条带不出现在棱果沙棘的带谱之中,另外,还有6条带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叠加性质,这似乎表明棱果沙棘由杂交起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依据围场的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林现状及沙棘产品开发情况,报道了对围场现有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雌雄株比例的调研结果;并针对沙棘实生繁殖粗放造林经济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沙棘造林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省是中国沙棘资源大省之一,笔者从沙棘栽培面积、资源品种、海拔分布及结果情况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沙棘资源的概况;从沙棘产业、沙棘的初加工、生态农业、调整农村的产业机构、沙棘饲料业等方面分析了沙棘品种改良及利用前景;最后论述了沙棘产品的现状、沙棘产业研发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同工酶技术结合传统分类,使沙棘种和亚种不仅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方面,而且从基因的表达上给予正确的分类。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分属不同的种,而云南沙棘、青海沙棘、内蒙沙棘和建平沙棘则属同一种,但分属不同的亚种,即Subsp.yunnanensisRousi和Subsp、sinensis Rousi(青海沙棘,建平沙棘,内蒙沙棘属这一亚种),它们都是近缘种,它们的亲缘关系依次疏远,呈从西南到西北的地理递变。其中肋果沙棘是递变的中间过程,是沙棘从西南到西北的替代表观。这和传统的从生物学特性分类是吻合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沙棘繁殖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沙棘,研究了沙棘实生苗繁殖技术,沙棘嫩枝扦插繁育技术以及沙棘硬枝扦插繁育技术,规定了沙棘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陈孝达 《沙棘》2007,20(2):33-45
1.沙棘的病虫种类及危害性?   沙棘病虫害种类较多,其病害主要有沙棘腐朽病、沙棘烂皮病、沙棘干枯病、沙棘叶斑病、沙棘缩叶病、沙棘猝倒病、菟丝子等;沙棘虫害有沙棘象、沙棘实蝇、沙柳木蠹蛾、柳干木蠹蛾、红缘天牛、栎黄枯叶蛾、黄褐天幕毛虫、沙棘巢蛾、舞毒蛾、沙枣尺蛾、兰目天蛾、沙棘木虱、华北蝼蛄、黑绒鳃金龟等.……  相似文献   

9.
大果沙棘适宜在气候温凉,年均气温〈7℃,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区栽培,其果实主要用于加工,生产沙棘系列产品,由于果实个大,产量高,栽培大果沙棘的果农逐年增多,为了提高大果沙棘的栽培技术,提高沙棘产量,充分利用大果沙棘产量高、质量优的特点,为沙棘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无公害大果沙棘栽培应主要采取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沙棘王”王冠当属谁文/吕文图/和强都说中国是沙棘的王国,的确有一定道理。首先从沙棘家族分布看,沙棘属的家族有5个种和8个亚种,而我国就占有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柳叶沙棘、江孜沙棘5个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4个亚种,“沙棘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