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志枫 《山西林业科技》2014,(2):55-55,F0004
笔者阐述了调查地的自然气象条件,经过实地调查,分析了辽东栎树叶干枯危害区域与症状,并将其与栎枯萎病、栎猝死病的症状进行了对比,同时结合当年的当地气候情况和实践经验,诊断出辽东栎树叶干枯是由受晚霜冻害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正> 几种主要的柑桔真菌与细菌性病害须要以药剂喷洒树冠防治。柑桔疮痂病(ELsnoefawcetti)在春季与夏季多雨地区侵害感病品种的果实;柑桔褐色蒂腐病(Diapor-the Citri),在幼果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又逢较高气温的地方造成危害;脂点病(Myc-osphaerella citri)。多发生于热带与亚热带的低湿地区;交链孢棕斑病(ALternaria citri)仅专化于某些柑的品种与杂种,葡萄孢疫病(Botrytis cinera)及枯萎病(Pseudomonus syringae),多发生于冷湿  相似文献   

3.
由轮枝菌属Verticillium真菌侵染所致林木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该文系统论述了该属真菌所致林木枯萎病研究现状,包括轮枝菌属分类的演化进程,重要种V.dahliae和V.albo-atrum的特征、林木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及寄主的抗病性、由V.dahliae引起的林木枯萎病的检测技术,列举了抗感病树种,并对林木枯萎病的控制及生物防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建林  李月  叶蔚 《绿色大世界》2012,(1):97-97,103
指出了合欢枯萎病是由镰刀茵属的尖孢镰刀菌的一个变型引起的,其系统侵染全株感病,具有极强的致病性。结合近年来的生产经验就合欢枯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为供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锐齿栎在不同光强下不同大小树木的水分状况、光合作用和非结构性碳(NSC)差异,探索光强和树体大小对锐齿栎树木水、碳平衡的影响。【方法】以锐齿栎成年树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林下幼树和林窗幼树为研究对象,用PMS1000压力室、LI-6400XT光合仪、PAM-2500荧光仪等仪器分别测定水势等水力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组织NSC浓度,另外还测定叶片大小、比叶面积、Huber值等叶片和枝条的功能性状。【结果】1)在4个研究对象中,成年树树冠上部的小枝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均是最低,且叶片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长度最小;成年树树冠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幼树。2)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总非结构性碳(TNC)浓度显著高于林窗幼树,而木质部TNC浓度显著低于林窗幼树,说明树高造成的水力限制会降低细胞膨压并增大木质部栓塞风险。3)与光有效性低的树冠下部和林下幼树相比,光有效性高的成年树树冠上部和林窗幼树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补偿点、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尤其是更为遮荫的林下环境显著降低了林下幼树的光合潜能和固碳,叶片和根的TNC浓度显著低于冠层下部叶片和成年树的根。【结论】锐齿栎成年树冠层上部存在明显的水力限制,造成生长下降使得成年树冠层上部叶片和韧皮部的TNC相对积累,而木质部经常性的栓塞修复大量消耗木质部TNC;光照因素对锐齿栎光合作用的塑造起主要作用;林下遮荫环境导致的碳饥饿可能是宝天曼锐齿栎树种难以更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橡子(树)是壳斗科(Fagaceae)中一些植物的通称。它是在地史上,没有受到冰川侵蚀的地方(包括我县)保存下来的第三纪古老植物之一。本文重点研究壳斗科中栎属的利用和造林问题。在栎属(Quercus)中,我县有麻栎(白枣子)、栓皮栎(软木栎)、蒙古栎(柞树)、辽东栎(柴树)、槲栎(青杏子)、槲树(桲栎)等六种,通称橡子。橡子的适应性较强,分布较广,不论是花岗岩、片麻岩的北部山区和石灰岩的南部山区,生长都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日本近几十年来松枯萎病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Mamiya 1988)。其症状的发展极为迅速。通常病原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在侵染后的几个月就可杀死感病  相似文献   

8.
栎属植物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栋属植物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脂肪酸特征,对栋属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栎属(Quercus L.)植物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是一个自然种群,应归为1属,建议栎属分为3个亚属,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onopsis)高山栎亚属(Subg.suber)和落叶栎亚属(Subg.Quercus).这3个类群无论是在主要特征,还是在次要特征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而高山栎亚属和青冈亚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落叶栎的分化程度较高,进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15个纳塔栎优树、17个舒马栎优树和1个水栎优树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对造林2a时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等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纳塔栎和舒马栎不同家系间各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4个性状的家系间遗传力分别为0.68—0.96和0.56—0.85,家系选择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2)纳塔栎和舒马栎家系生长性状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其中,纳塔栎树高与一级侧枝数,舒马栎树高与地径、树高与冠幅、地径与冠幅、树高与一级侧枝数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径生长量与树冠、分枝性状可以进行联合改良;(3)纳塔栎和舒马栎优树的树高和胸径与子代的树高和地径生长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其中,纳塔栎优树胸径与子代地径、优树树高与子代一级侧枝数、优树冠幅与子代地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但舒马栎优树冠幅与子代树高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根据造林2a子代测定林树高、地径、冠幅和一级侧枝数4个性状综合评价,纳塔栎N2,N4,N5,N8,N11,N13,N15,水栎W1和舒马栎S1,S4,S15,S16等12个家系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0.
在北方林区常常会看到一种具有疏开的树冠、宽大的叶片的落叶乔木。每当秋季果实累累、迎着微风沙沙作响,它就是蒙古柞,通常也叫柞树。柞树是北方森林的重要树种,遍布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在原始森林几经破坏后柞树很快地占据林地,形成大片次生柞林。柞树是壳斗科栎属大家族的主要成员。栎属的学名Quercus,意即美丽的树木。世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湖南省平江县芦头林场的12块青冈栎次生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固定半径法、树冠重叠法以及单木影响圈分析样地内青冈栎树种的竞争状况,同时依据对象木与竞争木的树高比值对Hegyi竞争指数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青冈栎树种的竞争影响范围随着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林木直径越大,竞争越激烈;青冈栎自由树冠幅模型为:CW=0.1773+0.2799×D,直径与冠幅大小呈正相关;三类竞争指标的相关性大小比较为Hegyi改进模型Bella竞争指数Hegyi竞争指数,说明综合考虑树木胸径比值、树高比值以及树木距离的竞争指标能更加准确地反映青冈栎次生林的竞争状况。  相似文献   

12.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侵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撑X绿杂交竹枯萎病是近年在广西发现的新病害,该病害传染迅速,可造成竹林成片枯死.通过对自然感病的植株组织分离培养并纯化菌落,获得镰刀菌属真菌的纯培养,以该菌株进行病害的田间人工诱发试验,无论是菌株营养体菌丝或繁殖体孢子,在无伤或有伤的情况下,笋期均可从幼嫩组织侵入,并能引起与自然相一致的症状病菌;经过对一年生病竹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和病竹周围表土内越冬病菌的分离培养试验,越冬后的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均能存活,可成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13.
壳斗科的栎属是森林树种中分布最广的类群,遍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生态适应幅度大,许多种类是群落中的优势种或建群种.详细探讨了环境条件对栎属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多年生林木、幼苗、核实)的影响及栎属植物对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枯萎病的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裸子植物通常很少安生枯萎病。至今,有报道的松怙萎病只有两种。一种是由长啄壳菌属(Coratocystis)的蓝变菌引起,另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两种枯萎病都是在  相似文献   

15.
调查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发病情况,分析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的关系,筛选出防控黑痣病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结果如下: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与枝下高(Hub)、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正相关性,与冠长树高比(PLCH)、冠幅(W)、树冠表面积(CSA)、单株叶面积总数(TLA)呈极显著负相关,一级分枝粗度(Dfb)、一级分枝角度(Afb)、冠形率(CSR)、冠层密度(CLD)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树冠表面积(CSA)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直接作用结果如下:正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LAI、W、CSR、Dfb、Afb;负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PLCH、CLD、CSA、TLA、Hub。由决策系数可得,对黑痣病有防控作用的各树冠结构指标从大到小顺序为CLD、PLCH、LAI、Hub、W、TLA、CSR、CSA、Dfb、Afb。综合分析可得,PLCH和W对黑痣病的相对重要性适中,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混交模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以选取PLCH和W作为黑痣病生态调控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对区域内栎属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区划研究,结果如下:栎属植物在我国北方主要分布于北纬53°18'一线以南,东经105°42'134°46'之间的区域,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其垂直分布上、下限总体上均呈现出从分布区西南向东、向北逐渐下降的格局。本研究将中国北方栎属植物分布区区划为8个资源集中分布区、4个次集中分布区和若干零星分布区,其中集中、次集中分布区林分总面积约为963.93万hm2,林分总体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约占二者资源总面积的75.38%。不同分布区的栎属植物林分面积与林分龄级结构有所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的经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灵空山辽东栎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隶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is),是我国暖温带极为重要的森林建群种,以及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之一和华北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成分;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山地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18.
栎枯萎病     
栎枯萎病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是栎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传入,极难根治。 一、分布 目前栎枯萎病只发生在美国东部和中部。据报导,1951年美国有18个州发生此病,30余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全国青冈栎种源在湖南的生长表现,为青冈栎种源选择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条播的方式对全国32个青冈栎种源种子进行播种育苗。以青冈栎1年生种源苗为观测对象,每个种源号观测30株/重复,3次重复,共90株苗。观测调查指标包括苗高和地径。实验结果:(1)青冈栎1年生32个种源苗之间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2)青冈栎1年生32个种源苗之间,苗高最高值43.82 cm(11号)比最低值17.86 cm(29号)高出145.35%,地径最高值4.16 mm(11号)比最低值2.14 mm(31号)高出94.39%。(3)经过综合筛选,得出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优的种源为20号(广西阳朔白沟5号)和11号(广西阳朔白沟1号);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慢种源为29号(平江石栎)和31号(江西2号)。青冈栎种源不同,在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表现不同;20号(广西阳朔白沟5号)和11号(广西阳朔白沟1号)种源生长表现最优,是适合在湖南生长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正> 据估计,目前在鳞翅目昆虫中已发现颗粒体病毒病约96种以上。感病昆虫多数为林业害虫。此病症状是:患病虫食量下降,活动迟缓,虫体肿胀,体表乳白色,有时带淡红色斑点。幼虫感病死亡时,以腹足钩住基物,呈“∧”形。表皮完整或薄脆易破。这种外部症状类似一般核多角体病或细菌病,加之在显微镜下观察,颗粒体异常微小,比灵杆菌(Serr-etia属)还小,因而易忽略或被视为细菌病,所以首次检出率较低。迄今所知,此病在鳞翅目昆虫中要比核多角体病少1/3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