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用“国光”苹果作试材进行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对抑制苹果花芽形成的效果试验。50ppm没有抑制效果,200ppm显示出抑制效果;500—1000pp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花量下降达到对照的1/2-1/3。还进行了不同喷布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从枝条停止生长开始直到花芽形态分化前,整个“花芽孕育的临界时期”内任何时候进行,都有同等的抑制效果;从一次喷布增加为两次喷布(间隔10天),甚至五次喷布,都未能使抑制效果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 在果实刚要转包前对果穗喷布300、400、500ppm的乙烯利,或25、50、75ppm的萘乙酸(NAA)。400ppm乙烯利处理显著增加果实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8天成熟;25ppm的萘  相似文献   

3.
<正> 试验于1980~1982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枣初蕾期喷布赤霉素(250~500ppm)、乙烯利(250~1600ppm)及萘乙酸钠(800~1600ppm)均可显著减少花蕾量,并使枣吊上花蕾量最大的节位上移;乙烯利(800~1600  相似文献   

4.
1990年于葡萄花后10天,以50、100 和 200 ppm的赤霉素喷布或浸沾果穗,清水作对照。赤霉素对提高座果率的作用,乳剂比粉剂效果好;浸沾比喷雾效果好;低浓度比高浓度好;其中50ppm乳剂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座果率67.8%。各种浓度对葡萄的百粒重的影响差异性不大,对促进上色和提早成熟(10~15天)均有作用,也以 50 ppm的效果最好。赤霉素还诱发单性结实,形成无籽葡萄,浓度越大,无籽率越高。但使用赤霉素后,果柄增长(增长率为147.6%),从而使果穗松散,采前和采后脱粒严重,故不能长途运输。赤霉素在葡萄上的应用@徐汉云$山东省齐河县林业局…  相似文献   

5.
1979~1983年在大连市和泗水县对‘国光’、‘金冠’品种进行了化学疏花疏果试验。大连市‘国光’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或不喷20ppm萘乙酸,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人工补充疏果。泗水县适于‘国光’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20ppm萘乙酸+300ppm乙烯利或单喷20ppm萘乙酸。两地区‘金冠’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开始落瓣后10天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 本文阐述了这些处理对‘国光’、‘金冠’品种的疏除效应、疏除时间、果实等级、单果重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1981~1982年在河南辉县于花期对“豫北红”山楂品种喷布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的座果率和单果重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各处理的平均座果率比对照高29.20%。平均单果重增加15.30%;90ppm 的座果率最高,60ppm 的单果重最大。经处理的山楂果实比对照提前成熟7~10天,果面色泽鲜红光亮,着  相似文献   

7.
据我们在四川万县、开县等地6年的观察及试验,橙类宜在10月中旬果实色泽由深绿变为浅绿时喷布2,4-D 20—30ppm(胺盐、钠盐、丁酯均可),60天后喷第二次,如从12月11日算起,可留树80天左右;红桔宜用2,4-D20ppm或2,4-D10ppm+赤霉素10ppm+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10月上旬喷第一次药,60天后喷第二次,如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各地在山楂花期喷布赤霉素(GA3)均不同程度地收到提高产量的效果。20—70ppm赤霉素的浓度范围,在生产上均有应用,随浓度的提高,作用效果增强,但其抑制花芽分化的负作用也随之加大,所以应用浓度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通过试验认为,对于正常结果的山楂树,应用50PPm赤霉素效果较好。喷布时期无论在初花至末花期,都能起到提高产量的效应,但以盛花期喷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河北省南皮县谷庄进行,试材为9年生金丝小枣,树势中庸。赤霉素为上海昆山信成制药厂生产。浓度设250、500、750和1000ppm三个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另以 500ppm分别于 5月 3日、 8日和13日三个时期喷布,以不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选斜生主枝上的同龄二次枝为小区,重复三次。 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赤霉素对枣树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在 1000 ppm浓度范围以内,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加强,各浓度与对照相比,均达到 0. 01极显著水平。三个喷布时期对比,以5月3日(现蕾前)喷布作用最强,随着花芽分化的进展,作用减弱。 此外,喷布赤霉素有使…  相似文献   

10.
防止采前落果 元帅系、津轻系等采前落果严重的苹果园 ,在采收前 4 0天和 2 0天 ,各喷布 1次 2 0mg/L萘乙酸 ,可明显减少采前落果 ;也可在采收前 3 0天 ,喷布 4 0mg/L萘乙酸 1次。在枣果采收前 3 0天喷布 60mg/L萘乙酸 ,采前落果率可降到 1 0 %以下。在巨峰葡萄果实有豆粒大时 ,用 2 0~ 3 0mg/L萘乙酸浸果 ,可防止落粒。2 促进着色 萘乙酸可以促进桃、苹果等果树的果实着色。在桃着色前 2 0天 ,喷布 5~ 1 0mg/L萘乙酸溶液 ;在着色前 5天 ,再喷布 1次 1 0~ 1 5mg/L溶液 ,着色不良品种 ,园地浓度可高些 ,这样可促进…  相似文献   

11.
1987年5~9月,在太行山区的左权县拐儿村,对40年生核桃树进行三十烷醇喷布试验。于雌花盛开期和幼果膨大期分别喷0.5ppm和1ppm的三十烷醇,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看出:在雌花盛开期与幼果膨大期连续喷布二次0.5ppm的三十烷醇,可极显著地提高座果率,比对照增加8.8%,而喷布1ppm及只喷一次0.5ppm的处理,其座果率低于对照;喷布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可显著地增大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喷1ppm的三十烷醇能显著地提高单果重,其中喷一次与喷二次的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9g和4.49g。因此,对落花落果严重的类型,或在核桃座果率低的地区,可喷二次0.5ppm的三…  相似文献   

12.
供试树为1983年秋定梢的早熟温州蜜柑,复合防落素为重庆永川化学制品厂生产,赤霉素(920)为上海溶剂厂生产。于1987年花期花谢3/4时进行第一次树冠喷布,11天后喷布第二次。设置的处理有;A。50ppm赤霉索+0.4%尿素+1%过磷酸钙+3%草木灰;B.50ppm赤霉素+0.4%尿素+0.2%磷酸二氢钾;C.100ppm复合防落素+0.4%  相似文献   

13.
1986~1687年,在本县三个果园对金冠苹果和鸭梨进行了药剂疏除花果试验。具体处理是:金冠苹果用1500ppm西维因,20ppm萘乙酸,鸭梨用1°石硫合剂;2500ppm西维因,20ppm萘乙酸钠。石硫合剂于盛花期喷用,西维因和萘乙酸于盛花后14天喷用,以不喷为对照。分别调查百花序座果率、果实品质和对“大小年”的影响,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用20ppm的萘乙酸和1500ppm西维因对金冠花果的疏除量都在40%以上;用20ppm的萘乙酸钠处理鸭梨,疏除量在30%以上,对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达到极显著水平;西维因和石硫合剂效果较差。应用时要注意“留有余地”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86—1987年在惠民县的试验,用200ppm 链霉素与25ppm 赤霉素混合,于葡萄花前2—3天喷布花序,可获得正常膨大的高比率无核葡萄,其果实还可提前成熟半个月,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粒重、色泽、味觉等均无不良影响。单用链霉素果实膨大不良,单用赤霉素效果欠稳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观测了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赤霉素(GA)等生长激素,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现整理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2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增长率达5~7%,而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于2ppm吲哚乙酸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木屑培养基中,1ppm的各种生长激素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菌丝生长,5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菌丝率增长可达7~10%。大于1ppm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抑制作用。木屑培养  相似文献   

16.
供试山楂品种为大金星,4年生。 叶面喷布处理设500和1000ppm两个浓度,以喷清水作对照。喷布时期设5月30日、6月15日、6月30日和7月15日。土壤处理为每株树盘内施药2克,以不施药作对照;处理时期设5月30日、6月30日和7月30日。 结果:①叶面喷布或土壤施用pp333对山楂幼树新稍生长和干周增粗均有强烈抑制作用;②叶面喷布500ppm比100 0ppm作用明显,③叶面喷布时期以5月3 0日比6月30日作用明显,而土壤施用6月30日比5月30日作用明显。PP_(333)对山楂幼树抑生长的作用@朱祥文$江苏省宿迁市果树站…  相似文献   

17.
于1987~1989年对7年生巨峰葡萄(4.5亩)进行了喷布不同浓度的矮壮素试验。矮壮素(湖南农药厂产)处理浓度为500、670、1000和2000ppm,于初花期(5月23~25日)喷布,每处理80株,重复两次。清水做对照,均设有保护行。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初花期喷布矮壮素对巨峰葡萄座果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000和2000ppm均极显著地高于670、500ppm和对照;1000和2000ppm之间相比差异不明显;670ppm显著地高于500ppm和对照;500ppm对应果率也有增高的趋势,0.-J一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③由于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座果‘民从而也有职于产量的提高,。各浓度处理比…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1987年以山东省沂源县凉泉村果园、蒙阴县园艺场等5个试验点的盛果期红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沈阳化工院提供的91.8%、29.0%、10.8%PR-04 20ppm 进行本项试验,以喷布萘乙酸20ppm 和清水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用91.8%PR-  相似文献   

19.
已有报道,在脐橙幼果直径0.4~0.6厘米时,用高浓度BA(细胞激动素)和GA(赤霉素)涂果,保果效果显著。至于用低浓度BA加GA喷布的保果作用如何?我们于1987、1988年进行了有关试验。 试验在重庆本所进行,试材为枳砧朋娜脐橙,1984年定植,1987年始果,植株长势良好。设置5个处理:A.涂果,BA400ppm+GA500ppin;B.喷树,BA50ppm+GA50ppm;C.喷树,BA25ppm+GA50ppm;  相似文献   

20.
萘乙酸和乙烯利等植物激素,有促使果实早熟的作用。据莱阳县果品公司试验,喷布过萘乙酸和乙烯利的红香蕉的呼吸高峰,分别提前出现3天和2天;国光的呼吸高峰,分别提前出现12天和11天:秋花皮的呼吸高峰,分别提前出现8天和5天。呼吸高峰的提前出现,会加快果实的衰老过程,缩短贮藏时间。因此,喷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