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四川省达州市山羊场布鲁氏菌病传播的风险因素,根据阳性养殖场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全市6个区(县)的58个阳性场(病例)和387个阴性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对养殖场基本情况、饲养管理状况、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的25项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模型的预测概率并建立ROC曲线。结果显示:该市羊场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为:"养殖场存栏量在50头以上"(OR=9.08,95%CI:2.91~28.39,P0.01);"养殖场启用年限在2012年前"(OR=12.57,95%CI:3.69~42.85,P0.01);"养殖场近1年内引入过羊只"(OR=9.11,95%CI:1.08~77.29,P=0.04);"从达州市以外地区引羊"(OR=19.30,95%CI:1.94~192.41,P=0.01);"新购入羊只不隔离直接混群"(OR=6.78,95%CI:1.33~34.45,P=0.02);"临产母羊不隔离饲养"(OR=5.63,95%CI:1.61~19.72,P=0.01)。拟合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2.6%(95%CI:88.9%~96.4%),说明该模型预测羊场是否感染布鲁氏菌的能力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达州市山羊场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对外引羊,以及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意识和布鲁氏菌病认知度较差。这提示相关部门应重点加强羊只移动的检疫监管,积极对养殖场户开展布鲁氏菌病宣传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因素,并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达坂城区238个羊养殖场/户(牧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达坂城区畜牧兽医站人员进行总体情况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场内和圈舍内不消毒(P=0.006),不放牧(P=0.002),对布病防控知识不了解(P=0.036),接羔、宰羊不带手套(P<0.001)是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在达坂城区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有效防控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省曲靖市羊布鲁氏菌病传播风险因素,以2021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曲靖市8个县(市、区)181个羊养殖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养殖场饲养管理状况、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的18个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计算模型的预测概率,建立ROC曲线。结果显示:共回收有效问卷155份,涉及54个阳性场、101个阴性场;经单因素分析,从18项风险因素中选出13项P <0.05的因素;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外购混养”(OR=9.006,95%CI:2.844~28.524)、“养殖场门口不消毒”(OR=7.835,95%CI:1.303~47.110)、“与邻居共用运输工具”(OR=13.087,95%CI:1.774~96.535)、“交通工具不消毒”(OR=4.263,95%CI:1.294~14.043)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 <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95%CI:0.743~0.887),模型预测性尚好。结果表明,“外购混养”“养殖场门口不消毒”“与邻居共用运...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肉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采用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6个检出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的养殖场户,按照肉牛养殖场户同在一个行政村,和/或相似养殖规模以及养牛时间差异在±3年内的原则,以1:2比例匹配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阴性场户,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肉牛经纪人买牛的场户,其肉牛的布鲁氏菌感染风险增大(OR = 5.05,95%CI = 1.50~17.01);养牛场同时养羊且母羊近两年有流产史的场户,所养肉牛感染布鲁氏菌风险增大(OR = 1.86,95%CI = 0.92~3.75)。由此可见,彭阳县肉牛交易方式与当地肉牛布鲁氏菌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建议加强牛经纪人管理,提高其布病防控意识,进一步调查当地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本研究为当地肉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两种养殖模式对母羊繁殖性能和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影响,测定放牧(Ⅰ组)与舍饲(Ⅱ组)两组母羊配种前体重和产前体重、妊娠时间、难产率、流产率、平均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羔羊病死率等,并采集血液分析母羊和羔羊血常规和部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Ⅰ组妊娠母羊相比,Ⅱ组母羊妊娠期平均日增重、平均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或P<0.05),RBC、HGB和PCV指标极显著提高(P<0.01),血液中GLOB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WBC和UN水平下降(P<0.01或P<0.05),平均妊娠时间延长(P<0.05),难产率提高,但流产率降低.与Ⅰ组羔羊相比,Ⅱ组羔羊的RBC、HGB、PCV和MCH指标以及血液中的TP、GLOB和ALP含量提高(P<0.05或P<0.01),但UN水平和WBC降低(P<0.01),羔羊病死率下降.由此得出,受不同营养水平的影响,两种养殖模式下母羊繁殖性能差别较大,在科学合理的舍饲养殖模式下,母羊的繁殖性能得到提高,妊娠母羊对营养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羔率、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城市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为掌握该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效果,2015—2020年对宜城市所有的4 588个羊养殖场户,采集405 198份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场群148个,阳性样品1 297份。羊场群阳性率从2015年的5.94%下降到2020年的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 = 4 588,χ2 = 56.216,P<0.05);个体阳性率从2015年的0.67%下降到2020年的0.03%,呈持续下降趋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n = 405 198,χ2 = 484.724,P<0.05)。人间与羊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羊间布鲁氏菌病呈正相关(rs = 0.812,P = 0.05)。结果表明,宜城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成效明显。今后应继续推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争取早日达到净化区目标,从而保证人类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找出布病流行的风险因素,利用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和问卷调查等3种方法,统计全区羊布病流行状况,并将问卷调查中涉及的风险因素通过logistics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2022年羊布鲁氏菌病的个体阳性率为8.67%,群体阳性率为43.15%,其中中卫市羊个体阳性率最高;规模场的阳性率高于散养户;羊患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从外县交换或购入新畜”“运输羊饲料交通工具不消毒”和“近一年母羊流产或不孕”,应通过定期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消毒、科普布病知识等方法来防控布病。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羊养殖场引进调出环节风险因素对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传播的影响,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2020—2021年山东省各市上报的布病监测数据,筛选病例组和对照组,按照1:1匹配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饲养动物种类”“饲养模式”“曾引进过羊”“近1年有母羊发生流产”风险因素后,发现“经经纪人引羊”与养殖场发生布病存在统计学意义(OR=5.64,95%CI:2.22~14.31,P <0.001)。结果表明,通过经纪人引羊相对增加了羊养殖场发生布病的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经纪人引导和规范,建立备案制度,规范收羊方式,提升生物安全意识,从而降低引进调出环节布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甘肃畜牧兽医》2023,(4):33-35+43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会宁县农户从县外大量引进基础母羊,由于引进的羊没有进行严格的布病检测,许多阳性羊混入羊群传播布病,导致会宁县畜间布病阳性率上升。本文对会宁县羊布鲁氏菌病检测净化工作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畜间布病检测净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加味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是指奶牛产后超过一定时间 (一周或半月余 )仍见恶露不尽 ,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多年来 ,笔者应用生化汤加味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80例 ,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中 1剂治愈 2 5头 ,2剂治愈 38头 ,3剂以上治愈 17头 ,总治愈率为 10 0 %。1 病  相似文献   

12.
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Ⅰ~Ⅳ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肌肽0、20、40、60mg/L,试验期6周,研究肌肽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于每周末每组随机抽取6只鸡采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组比较,肌肽各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血清中SOD、CAT、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由此得出,肉鸡摄入肌肽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狼毒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苜蓿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盆栽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研究狼毒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受体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狼毒根、茎叶对苜蓿幼苗的根和茎叶的干重、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随着狼毒用量的增加而加大;对苜蓿细胞差别透性增大.狼毒根的抑制作用大于狼毒茎叶.  相似文献   

14.
在马尼拉草坪上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博士和夜影进行冬季盖播保绿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在马尼拉草坪上进行盖播的景观效果要远好于单播草坪,完全达到了草坪冬季常绿的目的,同时播种量和草种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盖播草坪的冬季景观效果。10~15g/m2的播种量用于马尼拉草坪的冬季盖播保绿较为合适,此外,从试验所用的两个草种的冬季综合坪用性状来分析,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夜影的盖播效果要稍优于博士。  相似文献   

15.
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与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牧草化感作用与影响因素,并就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体细胞重编程面临的进程缓慢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限制了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该过程涉及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变化,认识和调控DNA的表观修饰是成功重编程的关键。本文对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表观影响以及去分化和转分化的表观控制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或信号转导途径增强重编程效率或替代特殊重编程转录因子的物质,不仅有利于阐明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也为仅采用化学物质即可诱导出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超数排卵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胚胎移植技术对单胎动物的繁殖率,但是,超数排卵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影响超数排卵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牛的自身因素,超数排卵方法的选择,所使用促性腺激素的种类,激素的质量,环境因素等。文章以牛自身卵巢活动对超数排卵的影响为出发点,综述了牛正常卵巢活动及卵泡活动对超数排卵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卵泡波动力学,卵泡波发育过程中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分析了卵巢对促卵泡素(FSH)及促黄体素(LH)的特异应答性机制,对各个卵泡波进行了比较,根据卵泡波动力学理论列举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同步卵泡波的超排方法,对超数排卵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9.
20.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