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形态学指标对长白山地区轮叶百合16个居群,43个个体的26个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标分析表明,轮叶百合存在较丰富的变异;Q型聚类分析结果将43个轮叶百合个体分为特征明显的三大类群;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轮叶百合种间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经主成分分析,可将原来26个性状综合为8个主要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7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轮叶百合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形态指标对新疆野生啤酒花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生啤酒花产量分别与百花重、单蔓果穗数和最长节间长3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稳重、主蔓长、果穗长3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以上6个性状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是影响新疆野生啤酒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形态学指标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三大类。在分子标记中,从7对引物中选出3对反应稳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得出7个居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是A为1.5000,Ne为1.2910,h为0.1741,I为0.2597。7个居群的遗传距离在0.0197-0.3152。利用UPGMA法对7个居群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分为两大类,可见新疆野生啤酒花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形态学指标和遗传多样性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果穗结实率、叶分裂类型、叶主裂数、叶长、主蔓果穗数与遗传多样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百合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抗枯萎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接种法对36个百合品种及5个野生种进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接种鉴定,筛选抗性优异资源。结果表明:百合品种及野生种中蕴藏丰富的抗枯萎病种质资源。利用RGA-PCR方法对百合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0对RGA引物在41个品种及野生种中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带156条,占总带数的98.1%。以相似系数0.71聚类,41个百合品种及野生种划分为7类。抗性表型与RGA相似性聚类结果表明,利用品种的抗性表型聚类,趋于抗病性相近的聚为一类;利用RGA相似性聚类,趋于遗传背景相近的聚为一类。百合品种RGA的DNA指纹多态性与枯萎病抗性遗传表型多样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对亲本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能更准确地反映亲本的遗传背景,为百合枯萎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辣椒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形态学标记,运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对9份观赏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比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种质材料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分类的结果基本反映了辣椒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植株高度、株型、叶色、果长、果型指数、果实着生方式等形态指标适合观赏辣椒植物学性状观察记载.  相似文献   

5.
百合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清代以来栽培逐步成为其药材来源的主流。随着百合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保护及分析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百合群体间具有丰富的形态以及遗传变异,分别从表型性状多样性和DNA多样性2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对百合种质资源的鉴定、选育优良种质带来的作用。百合栽培的成功与否不仅受基因控制,环境也是影响百合的产量以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归纳并分析百合连作障碍的危害、成因及缓解措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综述百合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为百合优良品种选育、遗传多样性保护以及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国外引进品种Kromi为对照,对来自贵州3个野生居群的18份匍匐剪股颖材料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选取的10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匍匐剪股颖各形态学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分布于18.5%~34.3%之间.②物种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991,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48,则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511,这表明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形态遗传变异多产生于居群内(92.44%),同时居群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7.56%).③各形态学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直立枝直径>匍匐枝叶宽>节间长>匍匐枝长>直立枝叶宽>株高>直立枝叶长>直立枝长>匍匐枝直径;各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有所差别,依次为BSE居群>BNW居群>LPS居群.④匍匐剪股颖形态遗传多样性构成中,直立枝直径、直立枝叶宽、匍匐枝叶宽、节间长、直立枝长、直立枝叶长为主要构成要素.⑤根据聚类结果,匍匐剪股颖材料并没有按居群来源聚为一类,在居群上没有明显的、有规律的形态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性状石榴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石榴种质资源分类、品种鉴定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具有不同性状的82个石榴品种为材料,用ISSR标记分析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亲缘关系。【结果】用筛选出的10条扩增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82个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8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5.69%,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957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02 4,平均Nei's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14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6 7,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78 4~0.994 6,UPGMA聚类结果在Gs为0.735时,将82个品种分为4大类。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和Cophenetic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说明聚类结果较准确。【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有效揭示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亲缘关系,82个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聚类结果与根据花瓣类型、结实性、籽粒硬度性状的分类结果吻合度较高,与地理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石榴种质资源的保存、分类鉴定及杂交育种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桃品种资源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展示桃种质资源结果习性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提出其数值分类指标和参照品种,为桃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以386~411份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了与结果习性有关的4个指标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单花芽复花芽比率具有最大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系数达到101%,其次变异系数依次为花叶芽比率37.50%、花芽起始节位32.49%、节间长度12.61%;根据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提出5级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其中3级作为中间级;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均有2个参照品种,分别为亚洲品种和欧美品种,且尽量选择育种者公知或广泛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形态指标对新疆野生啤酒花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生啤酒花产量分别与百花重、单蔓果穗数和最长节间长3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穗重、主蔓长、果穗长3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以上6个性状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是影响新疆野生啤酒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形态学指标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三大类.在分子标记中,从7对引物中选出3对反应稳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得出7个居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是A为1.5000,Ne为1.2910,h为0.1741,1为0.2597.7个居群的遗传距离在0.0197~0.3152.利用UPGMA法对7个居群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分为两大类,可见新疆野生啤酒花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形态学指标和遗传多样性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果穗结实率、叶分裂类型、叶主裂数、叶长、主蔓果穗数与遗传多样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用 15个形态性状指标和 11对AFLP引物组合对新泰密刺、长春密刺和山东密刺等 15份黄瓜品种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分类将欧美品种、华南型品种和华北型品种分为 3个类群,华北型品种进一步分成 2组,新泰密刺、长春密刺和山东密刺聚为一组;AFLP分析计算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 0 .033 ~0. 686之间,聚类分析分为 8类,新泰密刺和山东密刺遗传差异较小,与长春密刺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百合品种IRAP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RAP(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一种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技术。文章参考烟草中的反转录转座子Tnt1的LTR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52个百合品种进行IRAP扩增,共扩增出165条多态性带,每个品种的扩增位点数介于0~8之间,据构建的指纹图谱可将供试百合品种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北方园艺》2012,(17):85-87
采用野外及引种栽培的方式,研究了野生及栽培淡黄花百合的形态特性、生长习性及繁殖特性。结果表明:植株各部数量特征达到一级百合切花标准要求。3月萌芽,6月现蕾,7月开花,10~11月果实成熟。喜光照,最适温度20~30℃,耐干旱,耐瘠薄。用鳞茎、珠芽和种子繁殖。在人工栽培环境下生长良好,茎秆较高、花朵硕大、鲜艳、有香味,可作药用或开发为百合切花育种亲本以及直接利用为百合切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抑制剂对盆栽百合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玉晶 《北方园艺》2012,(14):70-71
以亚洲百合"小洋人"、"穿梭"及亚洲×东方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CCC、PP333、三唑酮浸泡种球的方式,比较不同的生长抑制剂处理对百合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PP333处理效果最好,三唑酮次之,CCC最不理想;采用300mg/L PP333浸球处理1h时,3个品种百合矮化效果最理想,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百合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进的16个百合新品种主要性状的调查分析,综合比较各品种生长的情况和特性,为沈阳地区百合新品种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A杂种系的“邦索尔”、“迈斯特”、“蒙巴萨”;OO杂种系的“马龙”、“多顿”;OT杂种系的“美少女”;LO杂种系的“白色凯旋”适宜在沈阳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番茄品种SSR标记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番茄品种为材料,从200对番茄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适合用于番茄品种鉴定的引物,用该20对引物对66个番茄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2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2~5个,平均每个位点产生2.6个等位基因变异。通过遗传聚类方法对引物组合的品种鉴别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用9对引物构成的引物组合就可以对66个番茄品种进行有效鉴别,该9对引物组合构建的SSR-DNA指纹图谱可作为品种的遗传标签用于品种真伪鉴定。  相似文献   

16.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and morphological markers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 among forty pea varieties (Pisum sativum L.) were studied. Data on 15 morphological trai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 total of 162 polymorphic SRAP's bands were scored using seven combinations of primers. Cluster analysis and bo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he varieties were grouped in four clusters through procrustes generalized analysis.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eties revealed by molecular ma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based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systems give similar estimates of genetic relations among the varieties. Parents selection depend on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in further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部分矮牵牛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进  张西西  董爱香  王涛  赵梁军 《园艺学报》2008,35(12):1837-1842
本文首次利用分子标记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对部分矮牵牛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88对引物对我国栽培的58个矮牵牛品种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得到20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产生38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9.5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组合分别产生13~40个扩增带,Jaccard's相似系数在0.55~0.87之间。在遗传距离(GD)为0.67处,可将58个矮牵牛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群主要为暖色系列的品种,第二类群为黄色花品种,第三、四类群为冷色花品种,白色花品种聚类较散。本研究结果为开展矮牵牛新品种保护、种子纯度检测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百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地区引进的31个百合新品种进行品种筛选比较研究,以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Merluza、Chili、Abbraccio、Robin van Galen、Conca D.Or、Robina百合品种性状优良,适合在京郊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百合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亮  程智慧  周艳丽  董小艳  魏玲 《园艺学报》2008,35(7):1031-1038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百合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百合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对百合的根际效应也最敏感;其次为真菌,再次为放线菌。不同生育阶段以显蕾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但显蕾期以后二者根际效应方向相反;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和根际效应在鳞茎充实期均达到最大。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百合生育期内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在显蕾期形成峰值,根际效应显著,随生殖生长的推进其活性及根际效应均逐渐减弱;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根际效应不明显。在百合—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酶活性明显受到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