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使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农产品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输的新方法,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缓慢的问题,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通过研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困境,结合现代社会提供的机遇提出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内涵、特征和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烟台苹果"百年品牌的培育进行了探讨,从产业资源优势、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推介6个方面总结了烟台苹果品牌培育的经验,从健全品牌发展机制入手,提出壮大产业规模、强化建设主体、加快品牌传播、夯实发展基础等四个方面做大做强烟台苹果品牌的新思路,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的重视。汉中地处秦巴之间,地理生态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汉中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靠岁月的历练,形成了诸多初级区域性品牌,亟需转化为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应该在4个方面努力:找准建设主体、确立运作机制、选好发展模式、制定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信阳红"红茶品牌的培育模型,指出了"信阳红"红茶品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茶叶基地建设面临衰老茶叶面积较大、红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红茶质量安全保障问题、红茶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等,对"信阳红"红茶品牌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结合聊城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聊城市当前在农产品地标性品牌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从确保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经营聊城市农产品的地标性品牌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分析与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用品牌为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是区域的经济名片,加速当地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走访调查发现,尽管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在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创立"即"完成"、"土形象"即"好形象"、"展会"即"宣传"、"合作"即"竞争"等诸多认识误区。针对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为农产品上行之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对于优质农产品而言,打造属于自己的好品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江西省茶叶品牌为例,试分析地方政府在建设区域品牌时遇到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完善战略规划、加强政府监管、增大扶持力度和促进品牌宣传等品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热带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培育名牌、创建品牌已成为提升热带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立足热区9省,从农业标准化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效益等方面对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促进中国热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服务机构、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等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以及提高区域品牌农产品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品牌资产价值等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来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24,26(4):91-103
农产品区域品牌符号建设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与受众情感态度的关联尤为密切。运用Nvivo12软件进行时间序列词频分析,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符号与受众情感态度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5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符号传输、心理依赖、讯息展示和共情传播4个维度密切连接农产品品牌符号与受众情感态度,形成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产生产品效应、市场效应和品牌效应,激发受众反馈,真正地丰富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符号的内涵,为品牌符号的创建提供了指导,促进了受众对品牌符号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域之一,其茶产业以绿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把茶叶生产纳入整个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之中,茶叶的品牌构建呈现出由做“名茶”向做“品牌茶”的转变,先后经历由做“名茶”向做“品牌茶”、“一县一品”战略的实施、“浙江绿茶”品牌战略的提出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区域品牌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有赖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以及路径选择规律.利益机制、竞合机制、学习与创新机制、传播机制和监管机制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力作用,成为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详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对其实施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消费、产业聚集、企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创建区域品牌对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创建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定位、营销、管理、政府职能、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创建区域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市场的“一品多牌”是指某区域内的一种农产品存在多个不同的区域公用品牌或众多不同的企业品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一品多牌”的弊端及成因,认为促进本地区农业发展和获取政治晋升资本,是导致同种农产品按行政区划注册多个区域公用品牌的重要原因;不当的政府扶持和为避免共享的区域公用品牌被滥用而遭受损失,则是导致同种农产品存在众多企业品牌的主要原因。提出农产品领域 “一品多牌”现象的治理,必须综合运用经济与行政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省域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方法】运用贸易竞争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广东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农产品资源禀赋系数(EF)、区位商(LQ)衡量广东主要农产品的省域竞争力状况。【结果】广东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002—2016 年,主要出口的园艺、禽畜和水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主要农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来看,广东甘蔗在全国排名第三,花生排名第四,蔬菜和水果均排名第五,薯类和稻谷均排名第十,除花生和蔬菜以外其他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态势。【结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培育重点产品,打造重点品牌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