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蚕种繁育分为原原蚕种、原蚕种和普通蚕种三级.由国、县蚕丝试验场繁育的原原蚕种约占15%,原蚕种约占5%,其余由民间企业、公司蚕种制造业者培育.普通蚕种全部由民间企业、公司蚕种制造业者繁殖.国立蚕丝试验场也不繁育原种.1978年全国有15个单位培育原原蚕种,115个品种,共制11万蛾(其中4个国、县试验场,81个品种,制原原种1.78万蛾);有18个单位繁育原种,共制原种203万蛾(其中4个县试验场制原种7.69万蛾);有50家大小企业、公司56个种场繁殖普通种,共制普通种289万盒.  相似文献   

2.
赵兴良 《蚕桑通报》1999,30(2):62-63
我场是担负着繁育原种和一代杂交种任务的专业蚕种场。原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普通种场的经济效益和蚕种质量影响很大。1998年省蚕种公司规定原种由散卵改或框制种。框制原种在控制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和保持品种纯正度方面确实优于散卵原种。...  相似文献   

3.
<正>原种框制型式,制成的毛种,在浸酸或浴消前,初步选除空圈、双蛾卵圈、不良蛾卵、产附差、卵量少的蛾卵和镜检发现有毒蛾卵的整张蚕种,浸酸或浴消后,再严格复选蛾卵区,挖去不合格蛾卵,整理成28圈合格蛾卵的规格原种(净种).配发计划蚁量,平均每张框制原种收4克.如遇特殊情况,估计收不足蚁量,则增加配发原种的张数,这些规定和做法,是提高原种框制质量和数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 一、建国以来卵量规格标准的回顾家蚕普通种的制种型式,解放前基本上是框制和平附两种,计量单位为张,框制种卵量规格每张为28蛾卵圈,平附种卵量每张10克,收蚁量7克。五十年代开始用散卵,每盒卵量10克。 1952年5月,西南区蚕种监管暂行办法川北区施行细则第29条规定:“普通种连纸,以纵37公分,横23公分为准,框制种分28产卵区;平附大小连纸亦同,唯不分蛾  相似文献   

5.
<正> 一、95年蚕种生产及今年春夏蚕种供应情况 1.三级蚕种生产的基本情况 95年春全省128个蚕种场生产普通种647万张、省属4个原种场生产原种19.2万张、原原种16.7万蛾;秋季全省生产普通种150万张左右、原种13万张、原原种10.4万蛾。全年共计生产普通种800万张、原种32.2万张、原原种27.1万蛾,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73.3%(普种计划1051万张)、157%、129%,普通种比去年(8327806)减少4.1%、原种比去年(30020)增加7.3%、原原种与去年(276188蛾)持平。  相似文献   

6.
<正> 家蚕良种繁育制种型式,自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已基本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种型式,一代杂交种已全部由框制和平附逐步改为散卵。同时,为了提高原种卵粒的匀正度和统一卵量规格,也对原种进行了框制改散卵的试验。在原种制种时,仍采用28格框制连纸,越年种用28格框制上浆连纸,不越年种用28格框制耐酸连纸,每格产一蛾卵,每蛾产卵后对号袋入蛾盒,母蛾镜检方法和框制种同,在浸酸或浴消前,按各品种原种合格蛾卵标准,肉眼淘汰不合格蛾卵,铲除产附差、双蛾卵、空圈卵、卵色卵形异状、产卵量少、不良卵粒多  相似文献   

7.
柞蚕母种放养应加强几点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闰克忠 《蚕学通讯》2001,21(4):45-45
我场承担着柞蚕母种 ,原原种 ,原种的繁育任务 ,在繁育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纯”为基础 ,以“壮”为核心 ,保证各级蚕种质量。母种是繁育其它各级柞蚕种的根与脉 ,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各级柞蚕种的质量。因而母种放养更应“严”字当头 ,加强以下措施。第一 ,对每个品系建立自己的放养档案。适时 ,准确地记载每个单蛾蚕的各种情况。第二 ,收蚁前 ,对蚁场进行有效整理 :除草、清除垃圾、灭虫、捆柞或拐柞。杜绝柞墩之间有枝条和枝叶相连。第三 ,母种是单蛾 (单区 )对应牌号收蚁 ,放养。在收蚁、移蚕、采茧过程中 ,要及时、迅速、准确、有序 ,…  相似文献   

8.
正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两种检疫法的病蛾检出概率均达0.99,高于原检疫法,原种可确保无毒,普通种采用分户制种,  相似文献   

9.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10.
《广东蚕业》2006,40(1):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级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11.
<正> 微粒子病是蚕的五大传染病之一。历史上法国曾因大量发生微粒子病而使法国蚕业受到毁灭性危害,震惊全业。经过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博士研究,认定微粒子病原体,除径口传染外,还能胚胎传染,预防微粒子病,必须使蚕种无毒(无微粒子病原体)。因此,在蚕种繁育上,改平附种为袋制种,实行了母蛾检验制度,对保障蚕作安全,起着很大作用。此后,日本在袋制的基础上,进而改为框制种(目前原种用框制,一代杂种为散卵型式)。其他蚕丝业国,先后效法,制订蚕种繁育法规,实行蚕种检验制度。我省蚕种制造业是在二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在蚕种制造法规中,明确规  相似文献   

12.
<正>原种由框制型改为散卵型是蚕种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1993年春期我场繁育一代杂交种苏6苏5所用原种共5.699张。其中散卵型原种1791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3.
我场是培育母种、原原种,繁育原种的蚕种场,承担着我省全部母种、原原种和一半以上的原种生产任务。目前有桑园370余亩,蚕室7座以及相应的上簇室、贮桑室和其他附属设施,全年生产能力为饲养母种、原原种2,000蛾,原种2,000克,生产母种、原原种8万蛾,原种3万张。全场共有职工160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由于我场生产蚕种质量对全省的蚕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江苏省的蚕茧产量1934年突破5万吨,1989年突破了10万吨,蚕种生产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同步成倍增长,基本满足了农村对蚕种的需求。1990年全省生产原原母种1.8万蛾,原原种12.7万蛾,原种12.9万张,普通种(一代杂交种)450万张,比1989年增加了70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目前原原种繁育基地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的蚕种生产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逐年递增,目前全省各蚕种场的房屋、设备、桑田都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满足供应各级蚕种,普通种繁育采取了农村饲养原蚕的办法予以解决;原种繁育选择有条件的普通蚕种场部分改为原种生产;唯有原原种繁育仍由浒关、镇江两场内部挖潜超负荷生产,以完成母种和原原种的繁育任务,但遇到了如下三个相  相似文献   

16.
<正> 采用散卵收蚁盒收蚁,便于蚕种的补催青,使蚁蚕发育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且收蚁盒可进行浸渍消毒,是收蚁方法的一种改革。散卵收蚁盒是在长33厘米,宽26厘米的光滑平面木板四周钉上高1.5厘米。宽1厘米的木条和一长宽各比盒边略小的内框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在盒底铺一黑纸或红纸,然后倒入蚕种(每盒可倒一张蚕种),平摊均  相似文献   

17.
<正> 采用散卵收蚁框收蚁,便于蚕种领回后的黑暗抑制,蚁蚕孵化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是对收蚁方法的一个改革。制作收蚁框的材料可用细木条,也可以用硬塑料代替,分内框与外框。外框用来摊放蚕种,是用宽1厘米、高1.5厘米的木条制成,长33厘米(1尺)、宽26厘米(0.8尺),框面积0.086米~2(约0.8平方尺),底用塑料编织布或黑布蒙紧。内框不用蒙底,用来压紧纸、网,长、宽比外框短2.5厘米(外径)。使用方法: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先在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于1982年在我县袁集乡林蚕场进行了使用收蚁框收蚁方法的试点,1983年,我局又在袁集乡扩大推广使用,证明使用收蚁框收蚁比原来的棉纸吸引法、网收法有较多的优点,因此,我们从84年春蚕生产起,在全县28个乡1100个共育室全面推广使用,共制作收蚁框4万只。蚕种领回后,一张种倒入一只框,用鹅毛将蚕卵平摊一层,四周留1.5cm空隙,不铺到边,以免内框压住蚕卵,上面盖一只与内框一样大小的防蝇网,不使卵粒滚动重  相似文献   

19.
王弘 《蚕桑通报》2014,(2):64-64
近几年来,中耀蚕种场在蚕一代杂交种生产各阶段镜检中发现,同一批蚕种在母蛾体内能检到微粒子孢子,导致蚕种带毒,但是在蔟中死蚕镜检时却很难检到微粒子孢子。我们知道,微粒子病的发生途径有两种:1胚种传染各级原种饲育,通过胚种传染的机率很小。因为原种都是通过单蛾镜检,带毒卵圈都被挖掉,所在一般原种都是无毒的。即使漏检,这批原种在小蚕期就发病了,整批小蚕都会被淘汰,不进行制种。因此,不会上蔟结茧,不会到达蔟中阶段。  相似文献   

20.
汤庆坤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29-31
从种茧中选出与该品种特性不符的不良茧及发育不良蛾单独制种,与正常蛾所制蚕种对比,结果表明: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毒率明显高于正常蛾所制蚕种的毒率;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合格卵圈率明显小于正常蛾所制蚕种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不受精卵圈率、不产卵蛾圈率、卵量不足蛾圈率均大于正常蛾所制蚕种,因此,种茧选择和母蛾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种毒率和提高蚕种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