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西方经济学的蛛网模型理论,结合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蔬菜生产特点,对河北省蔬菜生产与价格变动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蔬菜生产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低,蔬菜产业的商品化程度较高;河北省蔬菜生产对价格的反应存在滞后性,从而给蔬菜市场供求平衡带来影响.因此,要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对价格变化做出即时反应的能力,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河北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蔬菜产销大省,在全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北试验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北县境内,该地区海拔1400—1500m,年均气温3.78℃,无霜期90~100d,年降水399.2mm,属于高寒半干旱生态经济类型区。5~9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2.1℃~19.2℃,适宜喜凉蔬菜的正常生长,现已逐渐形成全国第五大蔬菜生产基地——夏秋蔬菜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张北试验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北县境内,该地区海拔1400~1500m,年均气温3.78℃,无霜期90~100d,年降水399.2mm,属于高寒半干旱生态经济类型区。5~9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2.1℃~19.2℃,适宜喜凉蔬菜的正常生长,现已逐渐形成全国第五大蔬菜生产基地——夏秋蔬菜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采用河北省80多个基准气象站1991~2003年逐日气象数据,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语言编程,对河北省冬季(11月至翌年3月)的光热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出现5~10d连续阴雪天气频次最高,高频次区为石家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适宜区为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和衡水市。并提出冀中南次适宜种植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与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评价,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河北省设施蔬菜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甜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东,常年种植蔬菜20多万亩,从叶菜类蔬菜转变成果菜类高技术含量的蔬菜,使我县许多菜农措手不及,致使甜椒产量低,效益差。为抓好我县茄果蔬菜生产管理,提高蔬菜总体生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好基础,特提出如下措施:一、选择适宜的品种日光温室甜椒生长后期正处于低温弱光时,应选择产量高、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具有地理位置优越,日照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季,生态环境好等特点。蔬菜产业已成为张家口的一个优势产业。蔬菜产区远离城镇及工矿企业,无污染,具备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自然优势。在对张家口温室蔬菜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查找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制定张家口温室蔬菜发展策略,使张家口温室蔬菜得到长足发展,生产出绿色无公害蔬菜,更好地服务于京、津、鲁以及蒙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邢台市南和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属太行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养分充足;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13℃,年日照时数2461小时,累计有效积温4778℃,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25毫米,土壤冻结最大深度44厘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进行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生产。南和县是河北省南部著名的西葫芦生产基  相似文献   

10.
在实地调查取样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借助GIS和数学模型,评价研究区域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适宜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耕地面积为19775.26 hm2,占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80.04%,主要分布于大湖、廷坪、洋里、鸿尾、竹岐和白沙等乡镇;全县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以中度和一般适宜的二、三等地为主,占适宜蔬菜生产耕地总面积的87.94%.  相似文献   

11.
蔬菜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也是河北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推动蔬菜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河北省以节约资源为出发点,以环境友好为立足点,以蔬菜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化节水、节肥、节药意识,围绕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目标,针对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河北省重点推广以下六项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为河北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流通、科技投入及产业组织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数量分析,旨在发现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以期促进河北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南和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蔬菜生产。该县蔬菜种植形式和品种多样,秋延后番茄是指夏季播种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定植,一般在10月到11月底收获。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如下: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既经济又有效的根本措  相似文献   

14.
富源1号萝卜及其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源1号是河北省邯郸市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萝卜新品种,适宜夏秋茬种植,以鲜食为主。2002年11月通过河北省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5.
富源1号是河北省邯郸市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1代杂交萝卜新品种,适宜夏秋茬种植,以鲜食为主。2002年11月通过河北省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产业扶贫贡献较大。以河北省141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局参比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局部相关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8年河北省各县绿色和非绿色蔬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均为正增长,其中技术进步贡献较大,技术利用效率则起拉低作用;投入偏向型蔬菜技术进步指数显示,河北省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更多依赖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拉动不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北省县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且分布相对分散;局部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河北省县域绿色、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局部地区均呈现出高高、低低、高低和低高的空间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提高蔬菜质量,适应京津市场的需求,河北省将采取措施杜绝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进入市场。 目前,河北省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86.7万hm2,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10%。据介绍,2000年7月,京津两市将对外来蔬菜进行监测,严防各种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进入市场。河北省蔬菜在北京、天津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和35%以上,如果无公害蔬菜发展继续滞后或蔬菜质量不合标准,将严重影响蔬菜生产的发展。 据了解,除了目前实施的蔬菜检测外,河北省还将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多方面对蔬菜的种植进行管理,并将积极推广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有机肥。2001年春天,河北省还将出台茄果、叶菜等10多项蔬菜无害化治理标准。  相似文献   

18.
确定蔬菜生产茬口时,要根据日光温室所具备的性能,选择适宜的蔬菜种类和蔬菜生产茬口;另外要根据自身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蔬菜种类;在选择稀特蔬菜种类时,要考虑好产品销路,前后茬蔬菜之间要留足整地的时间,力争高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河北省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集约化育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分析了河北省蔬菜育苗产业的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约化育苗更好更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水肥管理及农田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高投入、土壤退化、威胁环境安全等现状,分析讨论了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