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达到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目标林分进行近自然状态分析是开展科学森林经营活动的前提。以豫西山区4种典型林分(栎类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坐标分析法对林分之间的相异关系和林分近自然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林分上层结构特征、林分下层结构特征和林分地表根系结构特征3方面构建的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反映林分之间的差异信息;PCo A坐标排序轴前2轴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94.79%;排序图显示,松栎混交林与阔杂林较接近,阔杂林与栎类纯林较接近,而栎类纯林与油松纯林较接近。将研究区油松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栎类纯林4个30年生的中龄林分近自然状态分别划分为人工、天然、近天然和半天然,对各林分类型从林木竞争、林分结构、林分生长、林下更新能力和地表根系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近自然林森林经营策略。林分近自然状态评价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宽甸县水源林资源的调查分析,根据立地类型、树种(组)、森林起源和经营目的4个因子并结合本区域主要水源林情况划分了经营类型,将该区域水源林划分为栎类林阴坡、栎类林阳坡、栎类林陡坡、阔叶混交林阴坡、阔叶混交林阳坡、阔叶混交林陡坡6种经营类型。针对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特点和林分具体情况,通过更新性质采伐、补植、抚育、改造、封育等经营措施,提出了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小陇山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次生林分布区.次生林是小陇山森林资源的主体,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小陇山次生林从经营角度划分为针阔混交林和栎类阔叶混交林两大类,针阔混交林占75%、栎类阔叶混交林占25%;次生林经营需要从技术与管理层面上建立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操作系统和森林经营管理支撑系统,采用可抚育(问伐、择伐)、改造、造林、采伐、封育、封禁等综合经营技术措施,抚育经营的技术要点包括林分调查,抚育时间、方式、强度、目标树确定,以及抚育采伐技术等,最根本的技术是实现由次生林经营向次生林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4.
针对桥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林分密度增大,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栎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基础上,以近自然健康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分别对栎类近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和松栎混交林等4种林地,采取不同的近自然经营技术,结果显示近自然经营2年后,林内乔木密度平均降低34.10%,林下幼苗密度栎林降低1.77%~5.59%,松栎混交林增加10.74%,灌草层盖度平均提高23.39%,枯落物厚度和覆盖率分别增加9.98%和11.33%,林地光照条件改善,林分质量提高;近自然经营技术可应用于桥山及自然环境相近林区栎林及松栎混交林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东北山区地处太行山之巅,素有"太行屋脊"之称,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笔者阐述了该区森林抚育的现状,介绍了阔叶混交低产低效林近自然转化经营、针阔混交林近自然生长经营、油松人工纯林近自然抚育经营3种分类经营模式。提出了森林抚育中存在着成本高、投资少,指标设定不科学,利润小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补贴标准、修改衡量标准、加大宣传力度等解决办法,以期为太行山区森林抚育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经营模式对锐齿栎次生林林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模式评价是筛选有效经营技术和森林经营决策的基础,为了探讨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对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的响应,为天然次生林经营提供有益方法,以小陇山林区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为参照,从空间利用、树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势、林分组成4个方面采用遗传绝对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法量化不同经营模式锐齿栎天然混交林与参照林分的状态差异。结果表明,按结构化森林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的次生林,其林分状态与参照林分最为接近,其次是天然林采育择伐模式和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平均差异分别为0.141、0.183和0.197。结构化森林经营能使所经营的次生林更加接近自然,尤其在物种多样性和建群种竞争态势方面与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差异最小,仅为0.047和0.069。  相似文献   

7.
在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供给能力,为全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该文主要从森林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角度对辽宁省森林进行了区划布局,即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区和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营区。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区进一步划分为经营亚区:辽东山地红松阔叶混交水源涵养林、辽西北阶丘平原松阔混交防风固沙林、辽西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水土保持林、辽河平原北软阔混交农田河岸防护林;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营区进一步划分为经营亚区:凌河源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水土保持林、辽东湾西部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海防林、辽河平原南软阔混交农田河岸防护林、辽东半岛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海防林。各经营亚区按照生态区位、森林类型和经营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各亚区的经营策略,实施森林分类经营。  相似文献   

8.
栎类林是中条山区一个重要的建群树种。总结了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经营历史,分析了栎类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纯林近自然经营、混交林多目标经营、针阔混交林多目标经营等栎类林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定样地和样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3个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特征和物种组成,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锐齿天然林的灌木层相对于其乔木层和草本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高;长期封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在3种天然林类型中物种组成最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值在3个林分中最高;近自然技术单株经营后的锐齿栎天然林各层次的物种组成相对较少,多样性较低,但其林分中保留的乔木树种个体较大;结构优化抚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介于二者之间.抚育经营措施对林分的影响与抚育经营强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抚育经营强度能够促进林分多样性提高,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自然经营对辽东栎林优势乔木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龙山辽东栎林设置未间伐(对照)、13.4%材积强度间伐后天然更新(弱度间伐)和30.0%材积强度间伐后人工补植油松(强度间伐)试验,研究不同强度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对辽东栎林立地环境、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林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后林地可利用养分增加,尤其是土壤全N含量;间伐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间伐样地;优势乔木(辽东栎、油松和茶条槭)幼苗幼树数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与对照相比,间伐样地幼苗幼树存活率高,高生长量增加;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油松需要人工促进更新,而辽东栎和茶条槭均能够天然更新;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能够促进辽东栎次生林立地环境改善,加快优势林木更新进程;间伐30.0%后人工补植油松更适合当地辽东栎次生林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森林植物生命活动的基质.该文研究了冀北山地6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土壤养分的等级.结果表明:6种森林土壤的全氮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氮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阔叶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6种森林类型土壤磷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速效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蒙古栎纯林;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白桦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下岔工区和栗子沟工区天然次生林4个样方平均胸径、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等调查统计,划分相应林分类型。结果表明:1号样方共有69株树木,12个乔木树种,优势树种组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栎类纯林;2号样方有90株树木,18个树种,优势树种为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3号样方有12个树种,69株树木,优势树种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4号样方有9个树种,91株树木,优势树种组为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这3种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千金榆、椴树、青皮椴、漆树、青麸杨等为伴生树种,与优势树种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也是鄂西南武陵山区中山地带最典型、最重要的天然林类型.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利用,退化严重.采取全面禁伐的强制性保护措施,恢复进程缓慢,一些严重退化群落甚至难以恢复.遵循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规律,借助自然力,通过以积极的人为干预措施,可以快速恢复与重建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动态和恢复的可能性,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恢复的3种方式即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以及封禁保护、抚育间伐、补植(播)、封山育林、林分改造和人工重建等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浅谈北道区森林防火的气象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道区东南部分布着大面积天然林。有林地面积2,499,362亩(其中人工林400,435亩),森林蓄积量18,080,409立方米,分别由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麦积、太碌、东岔、立远、党川、观音、百花、龙门等八个林场经营管理。本林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及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山松、栓皮栎、辽东栎、白桦、山杨、漆树等,以阔叶落叶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林型。林下灌木、箭竹丛生,荒草遍及林内,林分卫生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9日,德国埃博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大学教授Michael Mussong(米歇尔·木松)在太岳山林区考察森林培育与经营工作。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七里峪林场低质低效辽东栎天然纯林转化经营、落叶松人工纯林向混交林引导经营基地,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抚育经营研修林、"油松之王——九杆旗"及油松古树群"十八罗汉"等基地开展综合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太岳山林局副局长王占勤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该局开展森  相似文献   

18.
吕梁山油松和辽东栎人工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辽东栎是山西省的乡土树种,其针阔混交天然林在吕梁山上分布较广。笔者介绍了造林地的概况和造林树种的选择。从整地、苗木处理和造林3方面阐述了油松和辽东栎的混交造林技术。最后从抚育、补植、管护3方面提出了造林后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太行山林区森林资源的特点,分析了近自然经营理论对指导太行山林区森林抚育、特别是天然林的抚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提出了近自然森林抚育技术在天然林抚育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评价林分状态特征,为小陇山林区典型林分类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升和恢复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选取林分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木健康和林分更新等10个林分状态描述指标,对小陇山5种林分类型进行状态评价。[结果]百花阴崖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551)处于状态较好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龙门姚坝油松天然林(ω=0. 49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麦积董水沟针阔叶混交林(ω=0. 235)处于状态极差等级。[结论]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能够对小陇山林区典型森林类型进行定量描述,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林分的实际情况,能对林分状态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生长、提升森林质量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