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荔枝汽车运输保鲜技术──泡沫箱加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冷链运输在我国还难以普及,因此探索并推广一种投资少、操作简便的荔枝贮运保鲜方法已势在必行。近年来,广西荔枝产区开始采用一种泡沫箱加冰的荔枝贮运保鲜技术,一般经3昼夜运输后,荔枝仍保持原来的鲜红色,...  相似文献   

2.
角额壁蜂提高李坐果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昌乐县现有李面积近667hm~2,主栽品种为秋姬李和黑宝石。由于受当地气候等条件影响,导致花多果少的现象,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我们引进角额  相似文献   

3.
早熟苹果采收后是树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树体贮藏营养的重要阶段,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生产中开花不结果、花多果少、生理落果严重、果小畸形等都与树体贮存营养不足和采后病虫害危害密切相关。所以,采收后要及时修剪、  相似文献   

4.
李云昌 《广西园艺》2007,18(5):8-11
近年来,随着荔枝面积、产量的不断增加,荔枝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卖果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解决当前我国荔枝出路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普遍认为当前我国荔枝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熟期集中,销售压力大,保鲜、贮运技术落后,加工量少等等,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本文以广西钦州荔枝,特别是以量大集中的黑叶品种为例,侧重分析2004年和2007年两个荔枝生产大年市场流通情况,重点从市场流通环节分析当前荔枝发展形势,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恒球 《福建果树》1995,(2):33-37,55
福建荔枝史话(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李恒球五、交易鲜荔零售:福建古代荔枝,虽有栽培,但对特好的鲜荔,其株数尚少,为供人尝新,多以零售满足。蔡襄《荔枝谱》云:“兴化(莆M)风俗,园地胜处,唯种荔枝,熟时,尤重陈紫。认为色、香、味俱佳,评为天下第一”。故陈...  相似文献   

6.
“日唆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素有果中珍品美誉的荔枝,今年还刚刚进入上市的初期阶段,即遭遇价格下滑和流通不畅的双重压力。在沪上的一些水果批发市场,那些专门从事长途运销商户们已无往日的经营热情,只能少做,怕就怕卖得越多亏损越多。但尽管如此.市场上还是一批接一批的荔枝分别从广东、福建、广西等地运抵申城。  相似文献   

7.
“垦易”对荔枝幼龄树的肥效白景辉(厦门市集美区农牧示范场361023)吴昭平(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361006)荔枝在周年中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增加与消耗,都是按生长发育时期呈有规律的变化。在整个生殖生长时期,树体对养分消耗多,积累少,对养分需求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发现的荔枝雄性不育株系MS1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荔枝雄性不育株系MS1为研究材料,以雄性可育株系D13为对照,通过外观比较、扫描电镜观察、研磨花药镜检、花药石蜡切片等方法对MS1株系雄性不育进行鉴定。【结果】荔枝雄性不育株系MS1雄花数量少、个头小、花药瘦小、表面多凹陷、成熟后多不开裂、药室内无花粉粒且自交无坐果。【结论】荔枝雄性不育株系MS1为无花粉型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科委、省农业厅于1982年7月6日~11日在漳州市联合主持召开了“克服适龄荔枝开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科研成果鉴定会”。到会代表76人,来自省、地、县(市)的生产、科研、教学、商业各部门,广东、广西、浙江三省也派代表应邀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对解决我省适龄荔枝开花不结果或少结果这一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验收鉴定、讨论总结和技术交流。鉴定的主要内容是:(一)鉴定适龄荔枝开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原因:1、营养生长和  相似文献   

10.
姬松龄 《果农之友》2011,(12):15-15
枣树虽然寿命长,耐瘠薄,但大部分枣区因管理不到位仍有很多成为小老树或提前衰老树。衰老枣树一般表现树势弱,枝条混乱,骨干枝上枣股和多年生二次枝干枯死亡,树干光秃,枣吊短,生长细弱,花多果少,产量明显下降,衰老期由原来的100年提前到50~60年。  相似文献   

11.
荔枝生产存在结果少、产量低,影响经济收入,限制着荔枝生产的发展。影响荔枝产量因素是多方面的,氮素营养是荔枝营养中重要元素之一,施肥合理能提高产量,施肥不当反而使产量降低,所以,在栽培上有低肥高产,高肥低产的倾向,因此,合理施肥研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唐品尊 《福建果树》1993,(1):49-50,35
一、福建农垦荔枝发展历程的回顾福建省国有农场现有荔枝11762亩,大部分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七十年代初期相继发展起来的。1970年后相继进入结果期和结果盛期,但普遍存在适龄荔枝不结果、少结果的问题。1991年全省国有农场荔枝达到10年树龄以上应结果的约有8000亩,但实际收获面积仅有4822亩,约占应结果面积60%,亩均产只有253公斤。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全国内陆地区荔枝生产大省。四川荔枝色香味均属上乘。四川荔枝尤以“合江荔枝”著称,合江荔枝是“合江三绝”(荔枝、橄榄和真龙柚)之一,2007年被评为奥运水果“一等奖”、林博会“金奖”。2008年,合江荔枝人选北京奥运特供水果,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真龙牌”带绿荔枝“中华名果”的称号,同年合江被命名为“中国晚熟荔枝之乡”。  相似文献   

14.
经几年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亲李和芙蓉李低产原因除花期阴雨低温外,还有以下几点。一、栽植过密,修剪不当亲李和芙蓉李主要靠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技结果,但有的李树因栽植过密和修剪不当,枝叶郁闭无法形成良好结果枝;有的李树因从小未加整形以致树形混乱,枝条分布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光照,花芽分化不充实,次年一定花多果少。二、养分不足因来李、芙蓉李较耐瘠薄,故大多栽于红壤丘陵荒坡,亲园土镶理化性状不良,缺肥少水,管理粗放。有的根本未深翻改土,有的根本未施过肥。因此树形瘦小,枝条稀少,叶片干黄早落,产量肯定很低。三…  相似文献   

15.
三月红是著名的荔枝早熟品种,该品种在广东、海南、广西等产区的成熟期最早(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因上市早,产量不多而售价颇高,但其肉质较粗韧、食味甜中带酸且稍涩是该品种的美中不足。在广东省阳春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原名阳春县农业技术学校)发现的优质新株系及其无性繁育系——阳春红荔枝,稳定表现果肉质地脆嫩渣少,  相似文献   

16.
荔枝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原产于华南亚热带地区。由于荔枝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加上其特殊的结构与生理特性,采后极易褐变腐烂,给荔枝贮运带来了极大困难。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褐变是最严重的问题,又是限制荔枝长期贮藏,缩短货架期寿命和降低商品价值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荔枝果皮褐变之快,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果树》2006,(2):21-21
荔枝的吃法: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中,再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滞,更可增加食欲。如果泡上1杯用荔枝叶(晒干)煎的荔枝茶,还可能解食荔枝多而产生的滞和泻。  相似文献   

18.
龙眼、荔枝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水果,是南方名优特产水果,我国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世界之首。但由于冬季抽梢、春季冲梢、雌花比率少三大因素的影响,单产较低。这三大因素主要为全球气候变暖所制约,但也能受到人为因素特别是控梢促花技术的调节。在深入学习、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有些体会和认识,愿与同行共同探讨,希冀把荔枝、龙眼的产量推向更高水准。  相似文献   

19.
四川荔枝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坐果少,在生产中病虫害严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荔枝栽培中,主要掌握好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叶勇 《中国果菜》2001,(3):24-24
荔枝是一种名贵水果,素有“岭南佳果”之美誉,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海内外人士所喜爱。荔枝也是世界公认难以贮藏保鲜的水果,目前生产较成熟的保鲜技术是“防霉防腐+护色 低温条件”,一般采用“水溶液处理保鲜法”,即以药剂水溶液浸泡荔枝果实,以达到杀菌防腐和护色的目的,然后,加冰装入保温箱运输或包装后入冷库贮藏。此法比较有效,但由于要经过浸泡一种或两种药剂处理, 在目前靠人工操作的条件下,应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劳动强度大,处理量少,保鲜效果也不一致。 我们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在实施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