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田昆虫调查及主要害虫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田昆虫种类共有7目30科72种,其中害虫6日21科50种,天敌昆虫5目9科22种。以油菜跳甲、茎象甲、蚜虫、潜叶蝇、花露尾甲、小菜蛾等为优势害虫,天敌昆虫以瓢虫类和食蚜蝇类为主。防治主要害虫应选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2.
油菜昆虫群落结构及基害虫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菜田昆虫群落涉及12目39科118种,其中害虫8目28科62种,天敌6目22科56种;以油菜蚜虫、菜粉蝶、黄翅菜叶蜂、兰跳甲和茎象甲等为优势害虫种群,天敌以七星瓢虫和食蚜蝇为主;各地优势种群的相对丰富度差距较大;在9~11月和3~6月间,群落生态优势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以蚜虫类、甲虫类和粉蝶类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群落特征分析表明,陕西杨陵地区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耀县次之,乾县最小。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C(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模式D(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A(CK)的个体数量比模式D的高出9035。由此说明,通过改变生境可以达到调节泽泻田间节肢动物种群的效果,其中,采用模式D则既可显著控制泽泻田间害虫种群的发生量,又可有效培育和营造天敌及中性昆虫种群,体现出具有持续控制害虫种群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许昌烟田昆虫群落组成及种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记述了许昌烟田昆虫146种,包括害虫78种和天敌68种(其中31种害虫是世界烟草害虫的新纪录,10种为国内烟草害虫或天敌的新纪录).并从烟田昆虫食物网、群落的季节变化规律及主要害虫与天敌的消长三个方面论述了昆虫种群之间的关系,烟蚜、烟青虫、斑须椿是许昌烟田的主要害虫,草岭、齿唇姬蜂、椿卵蜂分别是抑制其种群数量的优势种天敌。最后,综合讨论了烟草害虫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查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首次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昆虫群落中主要为缨翅目和同翅目类昆虫,其中以蓟马、叶蝉和蚜虫数量较多;害虫群落和天敌群落的发生趋势与天敌和害虫的追随效应相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均以8月4日最高、分别为3.1255和0.6817,优势集中性指数以8月7日最高、为0.2438;害虫优势种为蓟马和叶蝉,天敌优势种为瓢虫和草蛉。通过研究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马铃薯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防治马铃薯害虫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野生和人工种植甘草田害虫天敌资源种类、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间的区别,为甘草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随机5点取样(4株/点)和网扫(10复网)对甘草田昆虫及天敌资源进行调查,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甘草田害虫天敌有12种,其中野生甘草田有12种,人工甘草田有6种,个体数量分别占害虫天敌总量的58.99%和41.01%。野生甘草田和人工甘草田昆虫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9.79和9.69,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1和1.90,均匀度分别为0.69和0.58;害虫天敌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67和3.50,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4和1.27,均匀度分别为0.69和0.68。野生甘草田生态系统中,天敌(优势种群为多异瓢虫、七星瓢虫)与害虫(甘草蚜)的跟随关系较人工甘草田紧密,天敌数量在时间序列上波动幅度较小,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物种平衡。【结论】人为干扰大的人工甘草生态系统害虫天敌物种及数量均明显少于人为干扰小的野生甘草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下,野生甘草田生态系统物种和数量趋于稳定平衡,变化幅度较小,昆虫及天敌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天敌个体数量明显大于人为干扰大的人工甘草田生态系统。野生甘草田害虫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菜潜叶蝇是油菜后期害虫中的优势种 ,调查发现 :4月上旬其种群数量迅速增加 ,4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 ,5月上旬种群数量自然下降 ;种群水平分布为聚集分布 ,而种群垂直分布呈聚集分布 ,且种群分布以疏松的小集团存在 ,其个体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8.
对潜山地区不同生态系茶园主要害虫、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摸清不同海拔高度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的数量、结构群落差异和空间关系;重点研究了4种半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茶园三种主要害虫与蜘蛛天敌种群动态关系、茶园黄蓟马与捕食性天敌的关系。针对主要害虫进行生物农药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瓜-水稻模式对病虫和天敌的影响及生态调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瓜、早晚稻病虫及天敌发生动态和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瓜与早稻嵌镶式种植和与优质晚稻连作种植,这种农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可显著地影响与它关联的害虫和益虫在种群数量上的变动,并可促使稻田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减少,蜘蛛及其它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利用这一生态调控技术,结合健身栽培、杀虫灯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每点选取3棵烟株的5点取样调查法记录烟叶正反面昆虫种类与数量,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陇县烟田7月中旬至8月份共有害虫5科5种,烟蚜为群落优势种,主要分布在烟株中上部烟叶片的背面,第7和25片叶上烟蚜数量明显多于附近部位烟叶;天敌5科7种,优势种群有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中华草蛉3种,明显因烟蚜种群数量的优势性而发生。天敌昆虫随害虫群落个体数量消长变化不明显。群落稳定性分析表明,烟田害虫群落结构单一、不稳定;天敌昆虫群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云南油菜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华  刘丽  符明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56-17057
云南省有丰富的油菜种质资源,特别是芥菜型油菜资源中蕴藏着一些多分枝、多角果、多粒、抗(耐)菌核病等病害的特异种质材料。通过甘芥油菜种间杂交、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已创制了一批大籽粒、双主茎、抗(耐)旱、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材料,并育成油菜品种20余个应用于生产。随着劳动力转移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油菜产业向直播轻简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要求品种具有突出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生产、抗病抗逆能力强。利用包括转基因、小孢子培养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力,将有效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选用4个杂交稻品种分别进行油菜茬后直播和正常季节育秧移栽,对比两种处理方式下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与育秧移栽相比,直播杂交稻生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14~22d,水稻分蘖势较强,单位面积的茎蘖总量较大,单株有效穗增加,但穗着粒数和实粒数均明显降低,最终单株产量与育秧移栽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的抗(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模清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对菌核病的抗(耐)性,以育成的无花瓣油菜与有花瓣油菜采用病圃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圃条件下,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受侵染率明显低于有瓣品种,成熟期无花瓣品系菌核病危害程度均比目前公认的抗(耐)菌核病能力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轻或相当,比抗性较差的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危害更轻;但人工接种鉴定表明,无瓣品系的病斑扩展速度均较抗性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快。可见,即使无瓣品系本身并不具有较强的抗(耐)病性,在花瓣消失后,其形态避病作用亦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珍  陈红艳  顾明柯  顾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05-3206,3227
在介绍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特点基础上,从品种选择、适当早播、肥料运筹、病虫草防治和收获贮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为今后苏州市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种植油菜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优质香稻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并以优质常规稻鄂中5号和杂交稻两优培九作为对照,对鄂香1号和武香988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香稻品种间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看,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和丰度武香988最高,两优培九最低;除鄂香1号外,不同品种样田的群落结构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升高,鄂香1号在水稻生育的后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显示出升高而优势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群落结构的稳定次序依次是鄂香1号、两优培九、鄂中5号和武香988。  相似文献   

16.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荔枝园昆虫群落优势功能团的季节演变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功能团为研究单元.对不同处理荔枝园昆虫群落季节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咀嚼害虫、刺吸害虫、捕食性天敌以及中性昆虫是昆虫群落的优势功能团;两处理区各害虫、中性昆虫功能团种群数量变动基本一致;无公害区捕食性天敌数量及优势度多数月份要高于常规区.但又显著低于对照区;中性昆虫是维持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的主要功能团;无公害防治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学防治相当,有利于维持果园昆虫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不同含油量油莱品种LECl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测定不同含油量品种不同发育时期LECl基因的表达量及含油量。[结果]甘蓝型油菜LECl基因与含油量密切相关,其相对表达量在花期和角果期均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花期的相关系数大于角果期相关系数。[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EIN3(BnEIN3)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拟南芥EIN-3基因的保守区及甘蓝型油菜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基因组PCR和RT-PCR扩增,克隆BnEIN3基因。对菌核病不同抗性的3个油菜品种中BnEIN3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947bp的基因片段,与拟南芥EIN3一致性高达82%,有完整的开放阅码框,编码614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个EIN3结构域,初步认定该片段为油菜BnEIN3基因。在高抗品种(D083)中,菌核病在侵染后期快速诱导BnEIN3上调表达,且显著高于中抗(中双9号)及高感品种(84039)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中抗及高感品种中,菌核病均抑制BnEIN3的表达,且中抗品种BnEIN3表达量一直大于高感品种。[结论]BnEIN3可能与油菜对菌核病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甘蓝型无花瓣优质油菜的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对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有花瓣油菜群体内的温度随层高的降低而下降明显,无花瓣油菜则下降较缓慢。相对湿度有花瓣油菜随群体层高的下降而升高显著,无花瓣油菜群体随层高的下降,相对湿度的上升则比较缓慢。有花瓣油菜随群体层高的下降,相对光强下降显著,无花瓣油菜群体随层高的下降,相对光强的下降则比较缓慢。表明,无花瓣油菜群体在揭开黄色花瓣层后其群体内的小生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