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进入寒冬季节,若不对蛋鸭加强饲养管理,往往会影响产蛋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冬季群鸭产蛋率可采取如下措施:(一)另组鸭群,分群饲养蛋鸭经过一年的生产,进入冬季以后,由于每只鸭的体质不同,造成整个鸭群产蛋不均匀。应对全群蛋鸭逐只进行检查,产蛋好的,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群,加重料饲养,保持正常的产蛋率;体质差,产蛋少或不产蛋的鸭,就另外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恢复群,以保养为主,放轻料,待到开春天气转暖时,再全面加喂饲料。这样分群饲养,可克服优劣鸭同吃“大锅饭”,体质差的鸭短期不能恢复产蛋,浪费饲料;产蛋好的,往往因没有满足其营养需…  相似文献   

2.
王桂民 《广东饲料》2014,23(10):47-47
1精简鸭群 进入冬季后,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4.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相似文献   

5.
1强制换羽的意义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以加快换羽速度,控制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种鸭如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的休产期,且参差不齐,使蛋的品质下降。而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休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换羽后,种鸭的耐粗饲和耐寒能力增强,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2强制换羽的时间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蛋用鸭的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且羽毛零乱,个别母鸭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生产中多在秋季(9~10月)…  相似文献   

6.
加强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和降低死淘率。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将蛋鸭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一饲养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生产效益。1产蛋前期管理要点1.117~24周龄期间为母鸭产蛋前期。期间母鸭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逐日递增,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蛋鸭产蛋  相似文献   

7.
1 产蛋初期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在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克的幅度增加喂料量.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8.
一群鸭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常有10%~20%的鸭产蛋少或不产蛋,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鸭群产蛋率,在产蛋期间可以从以下特征来判断,逐步淘汰低产鸭。饲养年限超过三年以上;换羽早、时间长、次数多;泄殖腔紧小,多皱纹且干燥;头大颈粗短,嘴短而窄,且尖端平,向上  相似文献   

9.
由于气候原因,冬季鸭的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掌握冬季蛋鸭高产技术,保持高产稳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一看: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或羽毛好但个体特肥。二摸: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较硬、耻骨间距小,产道内无蛋。具有上述特征的鸭就是休产鸭或低产鸭。2防寒保暖鸭产蛋适宜的温度为13℃~20℃,温度过低、过高均会引起产蛋下降。因…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文登黑鸭种鸭的繁育与产蛋率的高低,要做好种群的培育管理,就要做好冬季产蛋鸭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以下主要措施以供参考:1改变饲养方式冬季是鸭的休产期,特别是开放式养鸭的鸭场,冬季因天气寒冷,鸭绒生长快,减少了产蛋所需的营养。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在冬季也让鸭  相似文献   

11.
一、应用蛋鸭笼养技术 1、温度较高:散养蛋鸭温度在冬季夜晚仅有10℃左右,产蛋率很低。而笼养温度可达18~19℃,使产蛋量也相应提高。 2、鸭群里总会有些是低产的,这些鸭只吃料不产蛋或产蛋少,散养蛋鸭无法选择。而笼养鸭在成鸭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蛋用福建麻鸭,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93%.但是,开产8个月后产蛋率逐渐降低.10个月后一般降至60%左右.蛋重也降2-3g.鸭群随之淘汰.本方法是不淘汰鸭群,服用多维使之恢复产蛋率,从而减少育雏至产蛋的饲养开支.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墙南村某养殖户饲养1000多只康贝尔鸭,1999年11月初开产,12月底产蛋率达到90%,鸭群健康状况良好。2000年1月10日因鸭场排水不畅,将鸭群驱赶到另一个鸭场饲养。转场后鸭群产蛋量突然减少,一周后产蛋停止,并不断有零星死亡。笔者接诊时鸭群停产已一个多月,经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卵巢和输卵管已萎缩。现将造成鸭群停产及发病的原因分析如下。1.转场产生严重应激反应是造成鸭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常这群鸭为舍饲,并非放牧,元月10日被强行驱赶,鸭子受到惊吓,转场前后饲料、饮水中未加任何防应激药物,使…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春夏之交,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省的种(蛋)鸭群暴发一种以产蛋量大幅下降的新疫病,给广大养鸭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产蛋率高的鸭群患病后一周内从产蛋高峰迅速下降至20%~30%,甚至停产;刚开产种(蛋)鸭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减蛋,长时间低产蛋率或无产蛋高峰出现。经科研人员对其病原进行分离、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1-7]。2011年5月,南平市某养殖户饲养的一批蛋鸭,5d内产蛋率下降76%,同  相似文献   

15.
秋去冬来,北方的蛋鸭一般停止产蛋,转入休产期。为了提高饲养效益,使鸭子在冬季继续产蛋或使当年秋鸭开产,根据我们的经验,对鸭舍进行适当的修改,将鸭群转为舍饲,则可达到产蛋要求,其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印尼的鸭主要用于产蛋。特别是爪哇和巴厘大部分鸭群以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放牧的传统管理方式饲养。在西爪哇对帝高(Tegal)类型的两组鸭群进行了观察,重点是影响产蛋的因素。全年日产蛋率变化在0—93%。平均产蛋率,一群是40.9%,另一群为26.6%。鸭的年死亡接近10%,其中仅1%死于疾病。鸭子从稻田里吃的是稻子和田螺。日粮成分平均稻占77.2%,田螺占17.5%、昆虫1%,青草  相似文献   

17.
王金颖  高木珍 《猪业科学》2002,19(10):62-62
1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的条件 1.1种鸭完成一个产蛋年后,一般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换羽,换羽时因种鸭体内营养用于换羽,便停止产蛋,高产鸭则边产蛋边换羽,若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且换羽的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对于这样的高产鸭可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是采取某种应激措施(多采取停食和减少光照的方法)使鸭群在同一时间停产,在2个月左右的较短时间内,使羽毛焕然一新,全群产蛋率恢复到50%,同时产蛋整齐,饲养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康贝尔鸭是饲养较多的蛋用鸭品种,料蛋比及产蛋量都比较理想。在调研时,我们总结出蛋鸭饲养技术,供参考。1选择营养全价饲料冬季产蛋鸭如果环境条件达不到产蛋要求,饲料营养又满足不了需要,蛋重变小和产蛋率降低,肯定要影响蛋鸭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9.
刘平  丁卫华 《中国家禽》2001,23(19):29-29
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2月上旬是最冷的季节,也是日照时数最少的季节,是最不利于蛋鸭产蛋的季节。但是,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当年春孵的良种鸭也可达到80%以上的产蛋率,对于秋孵的高产蛋鸭也可使产蛋率不断升高,从而满足春节节日市场的需求。1 调整饲料配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鸭的耗能增加,因此,要适当提高日粮中代谢能的水平,一般可提高10%左右,同时降低粗蛋白1%~2%。日粮中代谢能以12.1~12.5兆焦/千克、粗蛋白17%~18%为宜。2 搞好环境控制2.1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蛋鸭温度低于0℃时,会导致鸭群行动迟缓,产蛋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鸭群自由换羽需二个月,甚至更长。强制换羽目的是在短期内清除老翅、尾羽,换齐新羽、早产蛋、多产蛋,节约饲料,提高效益。一、强制换羽的条件鸭群产蛋在半年以上,且产蛋率降至ZO%~40%以下时,产蛋与耗料费收不付出就可采取此法。产蛋不到半年的青年母鸭,病、弱母鸭,因饲料、疾病而引起产蛋下降者不宜用此法。二、强制换羽时间无固定季节,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进行。三、方法放牧鸭群不放牧,并将其圈或关在鸭舍,圈或网上饲养的鸭群,另换一地并缩小关鸭场地。母鸭圈、关3~4天,此时不给任何饲料,只让其饮水,因生活和环境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