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室外模拟试验,对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砾石覆盖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历时下,不同降雨强度对土壤水分蒸发有着一定的影响,降雨强度越大,土壤水分蒸发速率越大,蒸发量越大;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壤水分的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符合线性关系。在相同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下,降雨历时越长,土壤水分蒸发量越大;不同降雨历时下土壤水分的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符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是小麦获得高产的保证,而降雨和灌溉又是小麦水分的主要来源,降雨及时既可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又可降低生产成木。生育期如果干旱缺雨,就需补充灌溉。 播种——出苗。小麦播种后,在温度正常、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种子才能正常萌发和出菌。据测定:小麦播种至出苗期间适宜的土壤湿度(占干土重的百分比),一般砂壤土16%、壤土18%、粘土23%为宜。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种子发芽慢、出苗率低就需藻溉;若土壤中水分过多,则容易发生烂子,应考虑减少对土壤的水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15,(9):19
<正>华北雨养冬麦区。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施肥管理原则(1)应针对不同地方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与中耕划锄结合,保住土壤水分,提高地温促进苗情转化,提高小麦抗旱能力。(2)小麦施肥要把握,分层多次少量原则,既与气象结合,降雨降雪前后趁墒少量掩施,施肥后不要把肥料暴露到空气中。施肥建议(1)趁早春土壤返青或降雨雪,用化肥耧或开沟条施,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施肥后盖土,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  相似文献   

4.
潮土(耕种浅色草甸土,耕种冲积土)是黄泛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主要耕作土壤,它是在地下水参与下河流冲积毋质经过旱耕热化形成的。适于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很大,但小麦的产量很不稳定,这和旱、涝形成的土壤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为了探讨黄泛平原潮土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冬小麦的土壤水分条件,曾于1960年10月至1964年底,结合小麦丰产试验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又于1974年至1978年,结合小麦高  相似文献   

5.
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由遥感资料得出大面积范围土壤水分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由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一般以2 0 cm左右深度土壤水分与遥感资料相关较好,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由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有经验公式法、线性回归法等。但目前模型中部分未分类考虑降雨和灌溉的影响,在无降雨和灌溉条件下模型精度较好,但有降雨和灌溉时,模型精度将大大降低;部分对于降雨和灌溉以及不同地表状况有分类模拟,但每一土壤分层太大,不太实用。其中,文中的S=A(d-d0 ) S0 [1 B(d-d0 ) 2 ] Sc式,除了在降雨和灌溉时精度较低外,因其应用方便,精度较高而被采用较多。因而在其基础上,可以收集和处理降雨和灌溉时的数据,对这一时期的模型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6.
旱稻是由水稻品种受旱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通常是在旱地直播栽培,一生勿须水层,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7.
为模拟研究小麦生长过程中生物量的影响因素,运用WOFOST作物模型,筛选模型的敏感性参数,设计15种模拟情景,利用情景分析与系统分析方法,模拟与评价了土壤中水分养分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OFOST模型中有6个参数敏感性指数均超过0.1,极为敏感,包括在20℃下的单叶有效光能利用率(EFFTB3)、生育期(DVS)指数设为0.0和0.5时的比叶面积(SLATB1和SLATB2)、从出苗到开花阶段的累积温度(TSUM1)、30℃下的最大CO2同化率(TMPF4)以及在35℃下的叶面积生长周期(SPAN)。按照养分缺乏、养分正常、养分充足3个情景下模拟小麦生物量指标叶面积指数(LAI)、地上总生物量(TAGP)与贮藏器官总干重质量(TWSO),得到土壤养分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较小,土壤水分对小麦生物量影响较大。根据模拟结果得到每米土壤深度的有效含水量AWC的饱和值为190(kg·m~(-1)),小麦生物量随水分增加而增加,但当水分达到饱和时,增加水分对小麦生物量影响不大。本研究可为WOFOST小麦模型的参数优化和区域应用,以及定量模拟土壤水分与养分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体系周年水分利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定量研究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体系的水分周年利用特征。【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小麦季设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扬花水(W2)和起身水+孕穗水+扬花水+灌浆水(W4)4个水分处理,进行了两个周期的研究。【结果】(1)小麦产量和周年最高产量两年分别在节水灌溉处理W1和W2获得,玉米产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产量的表现相似,玉米WUE显著高于小麦,并随灌水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周年WUE则在W0或W1处理最高,而后随灌水量的增加显著降低。(2)W4处理的2 m土体土壤水分含量在各个阶段没有明显变化,其它处理则随小麦生育进程而不断降低(即土壤水分库容不断变大),且灌水次数越少降幅越大,至小麦收获期达到最低点;到玉米拔节期,由于降雨补充所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趋于一致,相应地,2 m土体接纳汛期降雨分别为178-188 mm(W0)、124-160 mm(W1)、38-93 mm(W2)和-30-21 mm(W4)。(3)随灌水量增加,作物耗水强度和季节蒸散量变大;玉米拔节期后,作物耗水特性与土壤水分变化无差异。(4)降雨致使出现水分的深层渗漏,丰水年和平水年分别为163 mm(W0、W1)、181 mm(W2)、253 mm(W4)和13 mm(W0、W1、W2)、45 mm(W4),丰水年小麦季W4处理也有54 mm水分深层渗漏。丰水年W0和W1处理实现了127 mm和57 mm对地下水的净回补。【结论】小麦节水栽培显著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大幅提高了降雨的利用效率,可实现作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丰水年降雨对地下水的净回补。丰水年W1处理或平水年W2处理有利于水分高效利用与高产的统一,对于华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纤维品质与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棉花铃期>20℃有效积温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子,土壤水分(降雨)对棉花纤维长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力、细度和成熟度与铃期>20℃有效积温呈高显著相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正>早春常因降雨降雪或地温较低,造成部分麦田返青较晚,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迟缓。为促进小麦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可采取以下春季管理措施。1.保墒增温。当麦田表土露白、土壤开始解冻时,及早开展中耕划锄耙耱,破除板结,疏松表土,增温保墒,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以防出现春旱危害。对部分耕层土壤过于虚松、降雨(雪)后仍难以沉实的麦田,可以先浅中耕保墒,随后择机再进行镇压。中耕划锄还能灭除草害,减轻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地下水位埋深和气象要素构建的小麦受渍程度特征量不足的问题,构建小麦受渍指数WI(Waterlogging index),为小麦产量预报和减灾抗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小麦种植品种“扬麦11”和“郑麦7698”为材料,通过小麦不同品种受渍处理盆栽试验,利用APSIM模型中土壤水分低氧胁迫对小麦根系影响的特征量作为小麦受渍日指数,结合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土壤水分低氧胁迫、受渍程度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1)小麦受渍时长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小麦受渍时间越长,小麦产量增减率越低。对比不同受渍时期小麦产量增减率,开花至成熟期对小麦进行受渍处理产量影响较大;(2)累计WI与小麦叶片SPAD值呈显著负线性关系,即小麦受渍越严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活性越低;(3)当WI≤5.3(“扬麦11”)或6.0(“郑麦7698”)时,WI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正相关,WI越大小麦产量增减率越高;当WI>5.3(“扬麦11”)或6.0(“郑麦7698”)时,WI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负相关,契合小麦受渍害影响机理。【结论】基于土壤水分构建的WI可定量表达小麦受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碎麦草覆盖麦田,不仅能使废弃物得到利用,减轻地表径流,储集雨水,提高降雨入渗率,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保住地中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地温,防止小麦麦苗冻害,提高地力水平,显著影响小麦穗数、粒数、粒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平原区干旱缺水,冬小麦生长发育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大、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根据34年历史气候资料,划分了不同气候年型和小麦气候年型,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不同气候年型的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适应性指标,不同时段降雨年型底墒水量,春一水时期和全生育期不同降雨年型灌溉定额的节水灌溉指标,以气候条件、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为基础的肥、水、种管理指标;明确了气候变异、小麦生长发育、麦田水分消耗和应变栽培措施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贵州省12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小时土壤水分及降雨数据,对持续干旱、连续阴雨天气背景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一次降雨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仁怀、镇远、罗甸、荔波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水分变化图,对降雨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碎麦草覆盖麦田,不仅能使废弃物得到利用,减轻地表径流,储集雨水,提高降雨入渗率,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保住地中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地温,防止小麦麦苗冻害,提高地力水平,显著影响小麦穗数、粒数、粒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丘陵麦田地下水位的变化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淮南丘陵地区小麦生长期间的地下水位一般埋深在55~75cm,极易受降雨影响升至地表数厘米内,且雨后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慢。因此,根际土壤水分持续饱和期长,加至里、中、外坎和高、中、低田的效应,造成了麦田湿害在该区发生频率高,产量损失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冬灌的作用(一)防冻小麦虽是耐寒作物,但不良的环境条件也常使小麦经受冻害。水的比热大,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在无降雪覆盖的情况下,未冬灌5cm深度地温变化幅度为3~4℃,而冬灌后的变幅为1~2℃,未灌与浇灌10cm深度地温变幅分别为1~1.5℃和0~0.5℃,由此可见适时冬灌,就可有效平抑地温变化,使小麦免受冻害。(二)壮苗促长小麦在越冬期并未完全停止生长,适宜的水分可促进小麦越冬期的根系发育,使分蘖节处在湿土里,巩  相似文献   

18.
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自然特点陇东旱塬山地冬麦区的平凉、庆阳两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平缓地带,小麦种植川旱地面积大,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年均气温7-10℃,年降雨量400-600多毫米,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9-15℃,极端低温在19.70-27℃之间。小麦生长期间冬季时间长,干旱寒冷,春季气温上升快,冷暖多变,晚霜冻害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夏季较短凉爽,降雨主要集中在秋季。冬春干旱多风、早冻晚霜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2当前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盆栽法 ,研究了四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含量与小麦经济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9936 )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能使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得到提高。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 ,旗叶SOD活性显著降低 ,质膜透性明显加大 ,致使植株衰老加速。  相似文献   

20.
小麦湿(渍)害,是指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时,造成空气不足,而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稻茬麦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小麦湿(渍)害的危害 小麦湿(渍)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受湿害的小麦根系长期处在土壤水分饱和的缺氧环境,根系吸收功能减弱,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反而亏缺,严重时造成脱水凋萎或死亡,因此湿害又常表现为生理性干旱.小麦从苗期至扬花灌浆期都可受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