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森林防火工作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方式和措施发生了较大改变。无人机的应用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新的科学手段。本文重点解析无人机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中的突出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常有“某地发生森林火灾,烧死烧伤多少人”的报道。在对为扑救森林火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献身、光荣负伤的烈士、英雄深感崇敬和钦佩的同时,思想上也为目前森林火灾多发、扑火方式落后、扑救森林火灾人员伤亡屡屡发生的情况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扑救属于高风险、高危险作业。文中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减灾战略要求,针对森林火灾扑救风险的特点规律,以实现扑救效益大、风险小、损失少为最终目标,明确提出以人为本、风险认知、风险预警、风险决策、风险控制、风险规避、应急避险和风险转移等对策与措施,科学有效地控制与处置森林火灾扑救风险,从而确保森林消防人员人身安全,确保国家森林资源和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我国扑救森林火灾中,常用的地面灭火机械装备以风力灭火机、水泵、油锯为主,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的情况,结合这些机械装备结构,工作原理及以汽油和机油混合燃料为动力的特点,阐述了如何掌握其特点规律和正确使用这些装备,以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扑救森林火灾尤如指挥军队作战,必须研究战略战术。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战术,虽然不象军队作战那样复杂,但是,也必须加以研究、运用。否则,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及时扑灭森林火灾,甚至还要事倍功半,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1.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思想 所谓火灾,就是火失去了人类对它的控制。因此,发生森林火灾以后,人类必须再去把它重新控制起来。扑救森林火灾的斗争就是人类把失去控制的火,重新控制起来。根据林火发生发展规律,用什么思想指导我们去把火灾的战略思想及任务,总结多年来扑救森林火灾的斗争实  相似文献   

6.
森林、草原火灾发生以后,首先要查清火因,弄清发生火灾的性质,查清烧毁的森林草原面积、林木损失的数量、扑救火灾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便为定案和存入火灾档案提供材料,同时也为研究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扑救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搞好森林火灾的调查是护林防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调查火因森林火灾的现场与其它刑事案件的现场不同,有它自己的特点:森林火灾发生后,大片森林和林内可燃物被烧掉,起火点和引火物一时很难发现;  相似文献   

7.
概述高强度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基本特征,提出在扑救城镇周边发生的高强度森林火灾过程中的扑火策略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森林防火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生森林火灾不但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天气变化异常,多形成高温、大风、降水偏少、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森林火灾的特点是突发性强、火蔓延速度快,火场面积大,情况复杂多变,极易发生突发事件,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给扑救森林火灾带来了新的难题。为此,提出扑救森林火灾的安全思想,从战略角度建立健全安全防火长效机制,完善扑救应急体系,提高防火避险能力建设。分析了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各个环节上怎样注意扑火安全问题,坚持做到不发生各种伤亡事故,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森林火灾扑救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介绍了发生险情时的林火特征,分析了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的“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各级领导对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都非常重视,发生森林火灾都能集中优势兵力,调兵遣将,主要领导亲临火场积极组织扑救工作,兵力是以多取胜。然而很少考虑计算成本和工效,因此易造成扑救工作中的浪费。那么怎样才能不浪费又能做到科学用兵呢? 一、科学用兵的根据扑救森林火灾,受很多因子的影响,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安排扑火力量。假如以某一个火场为例:要考虑发生火灾的地理条件,可燃物类型,当时的气温、风速、可燃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2003年10月25日,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人士联名呼吁:“请保留最后的生态河——怒江!”这个呼吁缘于副会长郁钧剑的一段发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作了充分论述,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