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  相似文献   

2.
黑杨人工杂交亲和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35、1107、中林46杨等5个欧美杨无性系和T26、T66、中菏1号等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亲本,组成38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室内人工切枝水培杂交试验,对无性系之间的杂交亲和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杨派无性系间在杂交亲和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母本对杂交亲和性有明显的影响;美洲黑杨无性系之间进行的杂交,有较高的亲和性;欧美杨无性系之间以及欧美杨与美洲黑杨无性系之间进行的杂交,亲和性较差;美洲黑杨与欧美杨无性系之间的杂交亲和性介于前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杨柳科中杨属的总称。根据形态特征,人们将杨树分为胡杨、白杨、黑杨、青杨、大叶杨等五派。七十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引来黑杨派中的几个无性系,它们是:欧美杨214、欧美杨45、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  相似文献   

4.
杨树病毒病的花叶类型,国外都先后报导在细齿杨(P.xeuramericana serotinaHart),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Marsh)上发生。近来随着美洲黑杨无性系优良速生品系,如哈佛 Harvard(I-63/51),勒克斯 Lux(I-69/55),翁达 Onda(I-72/51)等的繁殖推广,病毒病就显得甚为突出,当前欧洲杨树育种,首先把抗病毒因素作为目标,此种明显“花叶”除表现在黑杨派杨树上外,也在青杨派杨树上发生,在欧美杨无性系上甚为常见。无性系中尤以“哈佛”(I-63/51)最感病,降低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对晋南盆地杨树苗期基因库115个无性系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分类结果为美洲黑杨是目前最适于晋南盆地栽植的群体,其次为欧美杨、银白杨、欧洲黑杨、北京杨等类,以青杨为母本的杂交种及青杨派树种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6.
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青岛地区常见的12个杨树品种,研究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的体重、发育历期、存活率以及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与所取食的杨树品种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供试范围内,107杨、欧美杨卡帕茨、美洲黑杨T66、欧美杨L102、美洲黑杨323为美国白蛾易感寄主,欧美杨w141、美洲黑杨中荷1号、美洲黑杨L35为中抗寄主,南林895杨、南林95杨、美洲黑杨T26、美洲黑杨L324为高抗寄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杨树资源,于2015年在天水市进行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 Guinier)F_1无性系遗传变异和初步选择研究的试验。本实验主要参与实验的植物为50株美洲黑杨作为母本以及50株欧美杨作为父本杂交获得25株家系以及115株F_1无性系。通过3年的生长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以及数据记录,数据显示美洲黑杨×欧美杨F_1无性系在种源内家系间以及家系内无性系间两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为万分之一水平的显著差异,说明此试验中F_1无性系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根据F_1无性系的长势情况和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病性,选出了其中一些长势良好且对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F_1无性系,为杨树抗性引种提供了宝贵的引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基因资源收存及其遗传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17个国家引进331个黑杨派无性系(其中5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在山东省长清县营建我国第一个黑杨派无性系基因库。连续10年对基因库内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了多性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物候期、生长、生根、抗寒和抗病虫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遗传变异丰富;系间的主要性状与无性系起源纬度及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材料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38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系在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无性系间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与树高和胸径呈一定相关性;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这两个性状在遗传上相互独立,受不同遗传机制控制。利用分子遗传标记RAPD技术研究库内美洲黑杨无性系DNA多态性,结果表明本库美洲黑杨DNA多态率为86%,再次证明本库美洲黑杨遗传多样性高,可为我国杨树改良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对55号杨等8个黑杨派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表明,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先期根数和诱导根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根对的广义遗传力对水培后期变化不大,表明生根力对环境条件是不敏感的;而最早生根时间的广义遗传力较大,说明各无性系开始生根的时间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即欧美杨214、72、45,美洲黑杨63、69,欧洲黑杨加龙杨,是意大利卡萨尔杨树研究所五十年代选育出的优良杨树新品种。1976年12月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引进我县。经过几年的育苗试验、定植栽培试验,表现很好。现将引种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菏泽50多年来推广杨树良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黑杨I-69/55、中林46无性系弱势化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杨树无性系确实存在弱势化问题,指出了弱势化的原因,提出黑杨新品种在一个地区表现较好的时期大约15年或16年左右,欧美杨比美洲黑杨出现弱势化略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有性杂交及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天然分布于北美,是北美的一个重要的杨树种,在世界各国的杨树栽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三十年来,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新西兰、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都引种美洲黑杨,并从中选择优良无性系,应用于生产。美洲黑杨又是杂交育种的重要亲本之一,由美洲黑杨与其它杨树杂交育成的优良品种颇多,除著名的欧美杨类外,还有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种格氏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成份分析、主成份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择方法,从人工杂交的欧美杨及美洲黑杨天然杂种无性系中选出2个抗寒、速生和材质优良的纤维用材无性系中绥1号(美洲黑杨的天然杂种)和中绥2号(洛阳小叶杨×欧洲黑杨)。新无性系(13年生)与对照小黑一14相比,胸径分别提高33.8%,32.9%,材积分别提高78.3%,90.6%,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提高19.5%,21.3%。新无性系对灰斑病、黑斑病、烂皮病、锈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抗白杨透翅蛾方面比小黑一14明显提高;在抗寒性方面与对照相近。经黑龙江省、河北省及内蒙古包头市区域试验表明,两个新无性系生长稳定,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研究”,经近十年的工作,从意大利、法国、南斯拉夫、荷兰等17个国家引进的331个杨树无性系中选出了6个优良无性系,即美洲黑杨无性系55杨,ZKEN8杨;欧美杨无性系比利尼杨、N3016杨、NE222杨和74杨,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干形通直、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特性。经区域化试验,初步确定了6个优良无性系的适生范围。两个美州黑杨无性系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淮河流域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北之间的广大平原地区均可种植。欧美杨无性系比利尼杨适生豫西、晋南的南温带半干旱地区;NE222杨和74杨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中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北部南温带湿润地区推广;N3016杨适宜河北北部南温带亚湿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汉寿县1977年引进的杨树无性系中,以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69表现最好,优势显著,在洞庭湖区很有发展前途。县林科所1978年栽植的这三个无性系,7年生时,72杨平均单株材积1.234立方米,63杨平均单株材积0.974立方米,69杨平均单株材积1.323立方米。目前全  相似文献   

16.
‘鲁林2号杨',雌株,以欧美杨I-72为母本,美洲黑杨PE-3-71为父本,人工控制授粉,经过对杂种F1代苗期筛选和无性系造林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易繁殖、速生、材质优良、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树种,特别适宜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17.
18个杨树品系湖区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各地的杨树良种在洞庭湖区蜂拥而至的情况下,选择6个南方型黑杨、7个北方型黑杨、3个三倍体毛白杨以及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培育的2个湘林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在洞庭湖垸内进行不同杨树品系的对比试验。根据5年生杨树的生长量分析,初步显示湘林-77、湘林-90两个新无性系最具生长优势,可在湖区推广应用;南林-1388、南林-895、转抗杨、南林-351、鲁山杨(辽宁杨)、南林-95杨6个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可作一般性生产用种在湖区应用;欧美杨108等7个黑杨派北方型无性系、白杨派3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5年生的材积仅为南林-95杨的54.7%-12.9%,不宜在湖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白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评价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美洲黑杨L35、美洲黑杨中林46杨、欧美杨W141、欧美杨卡帕茨、美洲黑杨323、美洲黑杨T66、109杨.从抗虫性和生长量的角度考虑,在生产上栽植美洲黑杨L35、欧美杨W141有利于对美国白蛾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北美的一个重要杨树种,69杨(P.deltoid-es CV.‘I-69/55’或者 P.deltoides CV.‘L-ux’是意大利从美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各国杨树育种工作者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培育出许多欧美杨品种,也用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培育出不少品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尤为重视,如比利时、新西兰等国用美洲黑杨与毛果杨(P.tricoca-pa)、滇杨(P.yunnanensis)等杂交,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无性系。我国青杨派树种的种类多,分布广。育种工作者曾用小叶杨(P.simonii)、青杨(P.cathayana)等与欧洲黑杨(P.nigra)  相似文献   

20.
杨树分为五派:黑杨派(包括欧美杨、美洲黑杨,无性繁殖容易成活)、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胡杨派。意杨是指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落叶大乔木,树冠长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