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屯留县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现状,结合屯留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在实践中得到的启示,提出了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议和看法,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沼气建设。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农村户用沼气管护服务案例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我国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举措,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渠道。农村户用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是发挥农村户用沼气能源和环境效益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后续服务在政府主导下多元化发展,但是没有真正引入市场机制,过度依赖政府,管护机制在创新服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出现些问题,强化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意识,才能切实保证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服务体系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农村户用沼气后续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和政府购买沼气后续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政府向经营性组织购买服务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张家川县农村户用沼气中存在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适宜于张家川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规划、设计、装料、检验、强回流冲厕等集成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高寒阴湿地区"一池三改"的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芳 《中国沼气》2009,27(5):37-38,43
在全国农村户用沼气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却出现了发展趋缓甚至萎缩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商品能源的推广应用、沼气发酵原料的可获得性低、沼气技术本身的属性特点以及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不到位是引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户用沼气新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户用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是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山西省屯留县发展“一池带多改”户用沼气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调查分析了阳城县沼气建设及使用现状,提出了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践,认为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必须从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全方位管理、资金投入、前景规划等方面着手,才能把发展户用沼气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绿色家园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和谐生态潞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新疆农村户用沼气池项目为例,探索农村户用沼气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对2014年新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所带来的节能减排量进行了估算和效果分析,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得出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研究结果表明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既能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还能够减少化石燃料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性能源的普及和种养结构的调整,使农户对户用沼气池的能源依赖性逐步弱化,户用沼气池的使用率逐年降低,闲置率和废弃率逐步升高,需要及时盘活现有沼气资源,妥善处置闲置废弃的沼气设施,发挥其综合效益。【方法】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调研,以户用沼气建设时间早、涉及范围广、有养殖条件的云南省峨山县作为“一低两高”现象的调查对象,了解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使用现状,对现有“沼改厕”处置方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处置后出现的难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丰富“沼改厕”模式下的处置方式。【结果】农户用能结构和户用沼气池能源属性的改变,是导致户用沼气池使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一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改建厕所,每个厕所可节约50%的成本,从而盘活当地沼气设施资产约540万元,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废弃闲置沼气资产,还可以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建设提供助力。【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农户对户用沼气池的使用与认知水平,因地制宜推进“一池多改”模式,并建立“一池多改”后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4月 1 9日至 2 0日 ,中国沼气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户用沼气池技术研讨会 ,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青海、海南、福建、陕西、江苏、浙江及重庆等 1 8个省市 (自治区 )从事户用沼气池研究、研制、推广单位的 4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屠云璋主持 ,王锡吾理事长作了发言。王锡吾理事长指出 ,我国农村能源的发展起步于沼气建设 ,沼气建设为解决农村缺柴少煤的问题、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沼气建设在农村退耕还林、森林保护、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