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城市二宫镇从新疆汇金农工贸有限公司引进了世界品牌优质小麦"Y20"新品种.由塔斯肯村、下卡浪古尔村种植,在6月中下旬遭受两次冰雹灾情后,平均单产仍达240公斤/666.7米2.  相似文献   

2.
张翠英  司奉泰  孙建玲  刘了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55-9355,9364
通过对民政局23年灾情报告的整理,逐县、逐乡镇统计了冰雹出现次数,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冰雹出现的机率,找出了菏泽市境内有8个冰雹多发区,并提出了冰雹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饶县的气象灾害发生实际情况,以及灾情造成的影响,概述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寒潮、暴雪、大雾等气象灾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5—2019年贵州省气象灾情直报的灾情数据,分析贵州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冰雹、干旱、大风是贵州省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别,出现次数多,死亡人数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  相似文献   

5.
李党轩  谢向阳 《吉林农业》2011,(5):242-243,245
人工防雹减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冰雹天气的预报、监测、识别、作业、效果评估和灾情评估等许多方面。为了使人工防雹减灾工作科学化,国内其他省市一般都建有自己的人工防雹减灾专家系统或类似于专家系统的防雹减灾作业系统,这些作业系统以人工防雹减灾的研究理论成果为指导,包含了冰雹天气的预报、监测、识别、作业、效果评估和灾情评估等许多方面,而监测预警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民政局、气象灾害大典等收集、整理自1951年至2012年西宁地区干旱、冰雹、大风、洪涝灾害、雷电、低温冻害等所有的气象灾情资料,并以优化的数据格式录入或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实现了气象灾情资料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及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遵义市冰雹路径认识和人工防雹作业的发展历程,统计了人工防雹作业情况,并利用遵义市2007—2017年68个作业站点观测资料和人工防雹作业、灾情统计上报资料对冰雹路径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和提升作业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宝鸡地区9县3区19502015年的降雹资料和灾情记录,利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冰雹灾害时空分布情况、冰雹灾害的强度和降雹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等大背景影响,宝鸡地区19502015年的降雹资料和灾情记录,利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冰雹灾害时空分布情况、冰雹灾害的强度和降雹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等大背景影响,宝鸡地区19502015年冰雹活动总体趋向频繁。1970年代末到达峰值。1990年代后因防灾能力提升,降雹次数开始下降。由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冰雹灾害自1980年代末开始增加。小波分析显示,冰雹灾害以28 a为主周期,年内主要集中在52015年冰雹活动总体趋向频繁。1970年代末到达峰值。1990年代后因防灾能力提升,降雹次数开始下降。由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冰雹灾害自1980年代末开始增加。小波分析显示,冰雹灾害以28 a为主周期,年内主要集中在57月,日内集中在14:007月,日内集中在14:0018:00。宝鸡地区主要有4条降雹路径,陇县为宝鸡地区冰雹灾害发生的高频区域。  相似文献   

9.
以榆林市辖区内12个县级气象观测站1951—2010年冰雹灾害记录,1951—2012年榆林市民政局统计的县域冰雹灾情数据,2012年榆林市各县区土地类型数据,以乡镇为单元的社会统计数据等资料为基础,通过1∶250 000 DEM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分析模拟,选取与冰雹有影响的地形因素,统计冰雹频次、人口、GDP、耕地分布等作为评价因子,应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冰雹灾害的敏感性、危险性、易损性,建立分因子的风险区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权叠加,形成榆林市冰雹灾害风险区划,有助于提高榆林市冰雹灾害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辽宁省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观测站气象观测以及气象灾情普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主要农业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院朝阳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干旱、暴雨和山洪、冰雹、大风、霜和霜冻、寒潮、高温等;提出了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结合兰州市气象观测资料与农业气候灾情资料,对兰州市干旱、大风、沙尘、霜冻、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安阳市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阐述了干旱、暴雨、霜冻、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51—2009年瓦房店地区冰雹常规资料和冰雹灾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利用MICPS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拼图,结合瓦房店地区的地形特点,对2014年5月20日发生在瓦房店地区的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朝阳、丹东、沈阳是辽宁省冰雹多发地,而瓦房店地区是辽宁省冰雹灾害多发地之一;瓦房店地区冰雹出现最多的是6月,其次是9月。高空槽线、低层切变线天气系统造成的辐合上升运动是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西南急流为短时强降水提供水汽,加大强降水的量级;"列车效应"是产生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促使冰雹、雷暴等短时强对流天气强度加大;地形、山脉迎风坡的抬升作用是此次冰雹天气发生的动力条件;背风波引起的上升运动,使河谷地区产生新的对流云,是该地区大面积降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近年辽宁省气象灾情统计资料,阐述了辽宁省干旱、暴雨、低温冷冻、冰雹、大风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可行性防御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的降雹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集中出现在4月下旬~10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和9月中旬冰雹发生最为频繁,降雹持续时间多在10 min以内,集中发生在白天时段;黑龙江省冰雹多发生在大、小兴安岭山麓、小兴安岭山脉迎风坡、松花江和兴凯湖沿岸;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省降雹呈现显著减少趋势;1991年为全省雹日变化的转折点,1991年以后全省站点降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以冰雹易发区降雹减少最多。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雹作业,建议加强冰雹及灾情的收集工作,提高冰雹预报和预警指挥能力,积极开展防雹效果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兴山县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阐述了兴山县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霜冻、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天祝县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情资料,分析探讨天祝县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6月25晚,我市武清、北辰、西青、津南等地遭受大风冰雹袭击,多种在田农作物受灾。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部及时组织技术干部,深入受灾区勘察灾情和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为保证短时间掌握各区灾情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技术指导,紧急成立4个灾情应急小分队,不间断的深入受灾地区,灾后一周内累计组织技术人员39人次,对全市4个主要灾区的13个镇17个典型受灾村进行了灾情现场调查和指导,根据现场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嘉峪关市气象灾情资料,阐述了嘉峪关市干旱、风沙、冰雹、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以供气象工作者和农业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结合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农业气候灾情资料,对红原县暴雨洪涝、干旱、雪灾、冰雹、大风、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了有效防御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