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农民有近千年种植蕌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该地蕌头种植面积大幅度回落,由历史上最多时的8000亩(1亩=1/15公顷)下滑到现在不足2000亩,产品出口创汇去年只有40万美元.梁子湖区这一优势产业呈现萎缩、衰落的颓势.  相似文献   

2.
藠头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鳞茎植物,性味辛温,具有消食、除腻、防癌的功效,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藠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最适宜凉爽气候,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土壤pH 6.0~8.0均可,以pH 6.5~7.5最为适宜。江西省新余市目前年种植藠头面积3000亩,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翌年5月底6月初采收,亩产1500~2000 kg,亩纯收入4500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良好。种植藠头是新余市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1适种区域稻田栽培藠头,适合在海拔800~1000 m区域,要求无霜期≥280 d才能有效避过低温,在5-6月上市。2种植1)整地理墒。选择通透性好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土质黏重或过砂都不利于藠头生长。水稻收割后及时控水晒田,翻犁整地理墒,墒宽120 cm,沟宽20 cm,深7~10 cm。亩施腐熟农家肥500~1000 kg、普钙25 kg作底肥,拌匀备用。2)适时播种。藠头播种期以11月上旬为宜,播种时按行距20 cm开挖种植沟,沟宽20 cm,深5 cm  相似文献   

4.
云南开远生产的珍珠玉藠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产品个大、洁白、肉质肥糯、脆嫩、无渣,品质好,被誉为"糯藠头"。由于珍珠玉藠头不仅味道可口,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黑龙江省开创了种植冬小麦的新纪元历史上黑龙江省是春小麦重点产区,最高时每年播种3000多万亩,给北部地区的豆麦轮作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因种植春麦经济效益低,播种面积下降到300多万亩,空出的地多是种大豆,加剧了大豆重迎茬,又造成大豆产量不高,品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历史上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陈伟光:我从2003年开始种植香蕉,在海南种植500亩,在云南种植1000亩。2015年以来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今年香蕉的行情,香蕉的产业市场风险非常大,种植过多是一个原因,最终的原因是品质没有做好。如果中国的市场每个人都种好,从管理方面是品质化的种植、管理、包装、市场销售,我认为国产蕉可  相似文献   

7.
藠头水旱轮作和旱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旱地种植一季藠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藠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破解制约花生生产瓶颈,提高花生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是当前促进花生增产增效的关键所在,分析出制约花生生产因素,提出破解方法,为全面提高花生品质与产量十分必要。1制约花生产量进一步的因素1.1花生种植面积减少,亩产降低2015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40万亩左右,比2010年花生播种面积减少60万亩。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玉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5,(13):1-1
腰果是海南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乐东地区种植面积曾经达到8万亩,高峰时年产量达到1万多吨,享有“腰果之乡”的美誉。而如今种植面积萎缩、加工厂纷纷关闭,往日的昌盛局面荡然无存。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特色是有“保质期”的.如果不努力去经营,努力去保有,今天的特色明天可能就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藠头又名薤,以肉质鳞茎供人们食用,是深受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欢迎的香辛类蔬菜。我国生产的藠头在亚洲市场上供不应求。我县于1998年引进种植,一般产鲜鳞茎22500kg/hm^2左右,效益是种植小麦的3倍以上,生产的藠头全部由外贸企业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11.
阜新是辽宁省花生种植大市,每年的播种面积都在200万亩左右,由于干旱的制约,加之栽培技术落后,阜新地区花生的产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栽培花生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藠头氮和钾需求量较多,在水稻-藠头水旱轮作耕作制耕地种植藠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g/kg左右,最佳施肥量为:纯N:117 kg/公顷,纯P_2O_5:54 kg/公顷,纯K_2O:82.35kg/公顷,最佳产量36668.1 kg/公顷,对中高肥力水旱轮作耕地,上述磷、钾最佳使用量较适宜。但在实际生产上,纯氮可适当增加到128.25 kg/公顷。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施肥效果最显著。不施肥氮的相对产量最低为79.5%,不施肥磷肥的相对产量最高为95.3%,不施肥钾的相对产量产量为91.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市油菜面积逐渐扩大,今年已扩大到25万亩左右,占我市种植面积的1/3.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我市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栽培水平的提高,油菜菌核病在我市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2001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周世明 《新农村》2023,(1):28-29
<正>万州区是重庆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以上。马铃薯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为了克服马铃薯生产上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增多、品质下降、产量不高等问题,现就万州春季马铃薯栽培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介绍如下。1.常见问题(1)选种不当在选择种薯时,未考虑茬口模式、品种生育期、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1发展现状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减少,由原来30万亩缩减到现在的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跟随农化人员来到安徽沿江棉区的棉花产地之一的安庆市望江县。望江县历史棉区面积最高达到40多万亩,近几年随着劳动力产业转移加剧、人工成本增加,目前望江棉花种植面积已经萎缩至8万亩左右,该县棉花产业岌岌可危。据了解,当地种植棉花的各项农资成本综合约为500元/亩,棉花收入1500元左右/亩,传统种植棉花处理底肥为50kg复合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德康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余蜜橘种植、收购、包装、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拥有蜜橘种植基地1000多亩,业务范围还涉及稻谷、藠头的收购、加工及销售等。此次采访的主人公是85后新农人贺平。据了解,贺平之所以与新余蜜橘结缘,是在一次农耕中,他看到农户有大片的蜜橘园。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他来说,就想着把新余蜜橘推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它的甘甜。他相信新余蜜橘的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A处理增大了藠头的发芽率;SA、6-B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硫代亚磺酸酯、淀粉、总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保证了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经SA、6-BA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藠头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了SOD、POD活性,藠头鳞茎抗氧化能力增强,衰老速度减缓。表明SA、6-BA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藠头鳞茎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藠头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占地2亩,种植面积只有1亩,另外1亩哪儿去了?由于传统的温室大棚仅利用温室阳面种植蔬菜,背阴面利用不上,设施蔬菜耕地利用率不到一半。近年来,河北众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南菜北菌"设施蔬菜栽培模式,使设施蔬菜耕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比传统土墙大棚至少提高4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正>湘阴县位于南洞庭湖畔,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特色藠头和绿茶基地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90万亩,其中,双季水稻128万亩。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上,人们传颂着一个忠诚的"绿色卫士",他就是湘阴县农业局农药管理站站长——李建新。1982年他从岳阳农校植保专业毕业,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与生产管理已达31年。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一直是农业战线上的精英,他率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