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鸡脱水症是指雏鸡由于某种原因不同程度地丧失了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Na^+),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种症状。笔者在近几年肉鸡生产实践中发现,不少肉鸡养殖场(户)育雏前期出现不同程度脱水,造成雏鸡不同程度死亡,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其死亡率为3%~10%,有的甚至更高,是肉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雏鸡脱水症是指雏鸡由于某种原因不同程度地丧失了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Na^+),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种症状。笔者在近几年肉鸡生产实践中发现,不少肉鸡养殖场(户)育雏前期出现不同程度脱水,造成雏鸡不同程度死亡,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其死亡率为3%~10%,有的甚至更高,是肉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养殖场雏鸡的临床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并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A组和B组饮用乳酸环丙沙星后,雏鸡精神和饮食欲均正常;试验C组和D组在1日龄免疫该疫苗后,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与养殖场的雏鸡表现相一致。表明该养殖场雏鸡的死亡是由于使用疫苗而引起的疫苗反应,从而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雏鸡白痢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初,汝州市陵头乡某养鸡场约有5000只新进雏鸡,在1周龄多时开始发病.由于该养殖户经验不足,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至用药不当不及时,导致部分雏鸡慢慢衰弱死亡.雏鸡发病率约为54%,死亡率约为23%.2008年4月11日上午笔者赶至养殖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饲养条件和病例剖检,并带回病料做了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鸡白痢.  相似文献   

5.
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一养殖场内部分1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无菌操作采集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结合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确诊雏鸡死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  相似文献   

6.
1991年5月牙克石某养殖场的雏鸡暴发流行性肺炎,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病原分离及鉴定确定其病原菌为曲霉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991年5月呼盟牙克石某集体养殖场在海拉尔市种鸡场购买迪卡蛋鸡雏2000只,在饲养过程中,料中拌有“鸡宝——20”药。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贵阳市某养殖场4 300只的雏鸡2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10%(430/4300);其中死亡190只,病死率44%(190/430).病雏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卧地、呆立、不喜运动.4日龄后死亡停止,无不良后遗症,整个鸡群呈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我县某养殖场饲养的京粉商品代蛋雏鸡出现以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排黄白色稀粪为特征的死亡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雏鸡早期死亡率高,直接影响着养殖场(户)的养殖收益,为减少损失、提高效益,特将早期死亡原因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雏鸡白痢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7日龄的幼雏多发,发病鸡多数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一般2~3周龄达到死亡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营养等密切相关,一般在20日龄后死亡逐渐停止.2008年11月,南宁市某鸡场送检三批以早期死亡为主要症状的雏鸡,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现将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 ,某养殖户饲养雏鸡420只 ,在育雏15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 ,发病急、传染迅速 ,每天死亡15~20只 ,病程短促 ,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治疗均未奏效 ,11天内发病339只 ,发病率为81 % ,死亡206只 ,死亡率达6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一直以饲养肉用仔鸡为主。5月18日从外地某雏鸡饲养场购入雏鸡420只饲养。育雏采用网上平养 ,饲料为本地一种鸡场提供的育雏料 ,饮水为深井水 ,育雏舍温度、湿度、通风等均严格控制 ,舍内每星期消毒一次。前期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至15日龄 ,早晨突然…  相似文献   

12.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鸡,以7~21日龄幼雏常发,严重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的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少.2009年1月,闽清县梅溪镇某山地鸡场2 500羽10日龄雏鸡暴发以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鸡沙门氏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份,平安县成贵镟鸡养殖场35日龄左右雏鸡发生大批死亡,以腹水为主症,笔者对其进行了诊断和防治。1发病情况两批雏鸡5 000羽,在20~50日龄陆续发病665羽,发病率13.3%;死亡612羽,病死率达92.0%;治愈53羽,治愈率8.0%。50日龄后较少发病。2临床症状雏鸡群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经1~2 d后病鸡腹部膨大,触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我们对东北和华北的一些商品肉鸡养殖场进行了调查,看到一些不正常死亡的问题,在下面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我们发现目前多数雏鸡不正常死亡的高峰日龄段存在着一定规律,但引发不同日龄段鸡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当然,这样的规律不是绝对的,死亡原因也不能与其他因素截然分开,所有因素相互影响,互为继发,但在每一个阶段总还是有一个相对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山东某蛋种鸡场,于2005年8月30日曾在孵化厅内为8000只1日龄雏鸡进行马立克疫苗的注射,第二天在送达养殖场后发现在运输过程中已经有大量雏鸡死亡,入舍后次日早上发现雏鸡群精神高度沉郁、虚弱、腿软、嗜睡、食欲不振,雏鸡死亡率不断攀升,1~3日龄的总死亡数达到1200只。  相似文献   

16.
正光照时间长短、强弱与雏鸡发育和健康关系密切。某规模肉鸡养殖场13日龄雏鸡出现死亡213只,在对该场进行观察后发现,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采食异常所致。1养殖情况该场养有快大肉鸡14 950只,13日龄雏鸡栏舍温度26℃,育雏室面积约500平方米,日耗料400千克。当天死亡213只,见图1。  相似文献   

17.
<正>青岛某养鸡场孵化雏鸡8000只,在免疫马立克疫苗后2日相继出现死亡,发病急,死亡率高,先后死亡2150只,死亡率达26.87%。根据发病情况、症状、病变、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定为绿脓杆菌感染,采用药物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该养殖场在雏鸡1日龄时进行了鸡马立克疫苗接种,接种后20h鸡群即开始发病死亡;病鸡羽毛松乱,精神不  相似文献   

18.
1 流行情况 2008年9月,南阳市郊区某养殖场有30日龄的雏鸡3000只,其中800多只鸡精神不振,羽毛蓬松,不食,扎堆.每天死亡10-20只,发病率为29.3%,死亡率100%.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最后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鸵鸟新城疫病毒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鸵鸟养殖场发病死亡的鸵鸟肝脏和脾脏用鸡胚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对雏鸡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试验等一系列鉴定,确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明该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是鸡群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雏鸡.雏鸡感染后以白色下痢和急性败血症死亡为特征.现将一起雏鸡自痢的诊治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