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对比了避雨与露地栽培模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露地栽培能够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和抗逆性好;避雨栽培植株感病率明显下降,比露地栽培病株率下降10.6%;采用LED白光灯补光措施后,避雨栽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比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增加1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分别比露地栽培高0.22%、-0.02%、2.92,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f式树形对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Y式、T式树形为对照,分析了f式树形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叶幕冠层结构和光能截获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条件下,f式树形在增加叶片实际光能截获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改善果皮色泽、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2019—2023年,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梁土囤村对面积0.98 hm2避雨棚‘阳光玫瑰’实验园进行了连续5年试验。实验园的避雨棚采用双龙干飞鸟平棚架,第2年开始结果,667 m2产量810 kg,总收益16万元;第3年进入丰产期,667 m2平均产量达到2 100 kg, 0.98 hm2总收益约39万元。‘阳光玫瑰’葡萄采用双龙干飞鸟平棚架避雨简化栽培,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规范肥水管理,商品果率高,取得了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3年引进若干葡萄品种进行试种,探索葡萄新品种在四川省乐山地区的适应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实现了‘美人指’、‘红地球’、‘巨玫瑰’、‘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在乐山的成功引种,每667 m~2产值达3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从建园技术、优良品种、避雨棚结构与架式、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适宜在四川省乐山地区应用的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嘉祥县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指导地方性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分别从园区建园、树形整形、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品种"瑞都香玉"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育成,在2007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瑞都香玉"属欧亚种,"京秀"×"香妃"的后代。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2010年引入并进行试种观察,采用避雨栽培,常规管理,株行距1.0m×2.5m,树形为单干双臂+‘V’型叶幕,经过5年的连续栽培观察,现将该品种在河南郑州地区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陈仓区渭北源区进行了葡萄避雨棚栽培示范,示范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并调查了避雨棚栽培对2个葡萄品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两个葡萄品种避雨栽培叶部和果实发病率均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的两个品种果实大小、颜色、粒重与露地栽培并无差异;露地栽培的葡萄叶片脱落率(11月上旬)明显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棚栽培在夏秋季多雨的种植区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玫瑰蜜’葡萄是我国大香格里拉河谷区广泛栽培的酿酒和鲜食兼用品种,系统比较了不同海拔‘玫瑰蜜’葡萄园微气候的差异与‘玫瑰蜜’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方法、PLS-DA和多项式数值模拟法,分析了‘玫瑰蜜’品质在不同海拔区域的差异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海拔差异对‘玫瑰蜜’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种植于香格里拉河谷区海拔1 860~2 102 m的区域内品质较好,而种植于高海拔2 797 m和低海拔1 117 m葡萄园中的品质较差,不同海拔‘玫瑰蜜’葡萄的温度、光辐射强度、水分状态与‘玫瑰蜜’葡萄果实的糖分、酸度、可溶蛋白质、多酚含量密切相关。【结论】‘玫瑰蜜’葡萄品质的优劣与栽培区域的气象因子密切相关,香格里拉干冷河谷区海拔1 860 m和2 102 m的区域更适合优质玫瑰蜜葡萄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4个原栽葡萄品种上绿枝嫁接‘阳光玫瑰’,探索原有葡萄品种对嫁接品种‘阳光玫瑰’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原栽葡萄品种均适宜绿枝嫁接‘阳光玫瑰’,其中在‘夏黑’上嫁接的综合表现最优,物候期较早,新梢健壮,单穗重和单粒重最高,是4个原栽葡萄品种中最适宜改接‘阳光玫瑰’的。  相似文献   

10.
对引入福建省古田地区的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及抗病性等开展观察测定。结果表明:‘瑞都红玉’和‘瑞都香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玫瑰香味浓郁,果粒形状、颜色俱佳;‘申丰’和‘申玉’果实柔软多汁,具草莓香味,酸甜适口;‘早黑宝’果实成熟期早,具玫瑰香味;‘秋红宝’果实外观艳丽,果肉硬脆,具独特的荔枝香味。综合分析认为,6个鲜食葡萄品种均适宜在福建省进行避雨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以吐鲁番7年生‘无核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光伏板对‘无核白’叶幕微气候、叶片质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找到合适的光伏板密度,为葡光互补新型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光伏板密度的增大,叶幕空气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光照强度显著降低。‘无核白’葡萄叶片质量、果实品质随着光伏板密度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度遮阴条件下,‘无核白’叶片的纵、横径,叶绿素含量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最佳。在吐鲁番地区采用光伏板遮阴对‘无核白’葡萄叶幕微气候有显著影响,适度遮阴有利于缓解夏季高温强光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危害,但过度遮阴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吐鲁番地区推广葡光互补栽培模式时,建议选择光伏板的间隔为1.0 m。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2017年4月,对避雨栽培的葡萄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避雨棚为钢竹结构,种植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以同样品种和管理的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通过葡萄套袋后到采收前的5次调查,比较分析叶片和果穗发病率,得出结论为避雨栽培对提高葡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延迟采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外观品质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极显著削弱了叶幕层光照强度,为常规栽培的68.71%;避雨栽培下葡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10%,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57%;在叶幕微气候方面,避雨栽培下叶幕层日平均温度提高了1.68℃,日平均湿度降低了10.98%。与常规栽培比较,避雨栽培平均果粒质量降低了1.52g,平均果穗质量降低了92g;避雨栽培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含酸量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下的葡萄,且差值较大。避雨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空式避雨棚进行葡萄栽培,双“十”字形整形,成“V”形叶幕,栽植株行距1~ 1.5m ×2.5~3m,进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近50%,节省用工.666.7m2产量控制在1500kg,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15.
‘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河南濮阳地区开展‘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5 ppm GA3(赤霉素)+2 ppm CPPU(氯吡脲)+200 ppm SM(链霉素)处理的果核率、落果率、果皮、果肉风味比其他处理效果好,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26%。说明‘阳光玫瑰’葡萄不仅适宜在濮阳地区栽培,而且适合无核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引进‘夏黑’、‘喜乐’、‘京亚’、‘巨玫瑰’和‘里扎马特’5个鲜食葡萄品种,在避雨设施条件下栽培,对物候期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泰安地区适应性较好,较抗病,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15—2018年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鲜食葡萄品种和价格变化信息,指出我国鲜食葡萄市场批发价格的年周期变化特点,主要大宗葡萄品种的上市期和价格等年度波动特性,主要促早类葡萄品种在优势档期的年度变化特点等市场信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或发展趋势:‘红地球’‘巨峰’‘玫瑰香’‘夏黑’‘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藤稔’‘新疆无籽露’8大葡萄品种的市场主导地位基本稳定;市场价格年周期波动规律基本稳定,4—6月的价格优势明显;促早类葡萄品种市场竞争激烈,促早栽培将长期存在,并成为各产区优先发展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其中,‘夏黑’‘维多利亚’和‘藤稔’3大葡萄品种目前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着色香’(茉莉香、郁金香)等新品种增长较快;‘克瑞森无核’‘着色香’和‘阳光玫瑰’上升为大宗品种,并且发展势头迅猛;以云南为代表的新兴优势产区将持续高速发展,并发挥全面引领作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备受青睐,消费理念迅速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8.
正‘阳光玫瑰’葡萄(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Shine Muscat),又称‘香印’‘晴王’,由日本果树试验场安芸津葡萄、柿研究部选育而成,亲本为‘安芸津21号’ב白南’,为欧美杂交种。近年相继引入我国各省市栽培,因其具有果粒大、外观美、香味和谐、极耐贮运、市场认知度高、售价好等诸多优点,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1试验园概况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葡萄课题于2012年自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光合特性的设施栽培耐弱光葡萄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设施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方法】以上海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巨峰’等19个葡萄品种及从日本新引进的‘阳光玫瑰’等28个品种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这些葡萄品种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根据光合特征参数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q P)、非光化学猝灭(NPQ)等对47个品种的耐弱光能力进行了评价。LCP与Rd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d是影响LCP的主要因素,耐弱光品种具有Rd低、弱光下净光合速率高的特点。用光补偿点表征的47个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可分为:1)极耐弱光品种(LCP=0~10μmol·m-2·s-1)有‘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白罗莎’‘阳光胭脂’‘里奇巴巴’‘婴儿手指’‘凉玉’‘红港’和‘阿莫莱玫瑰’共11个;2)耐弱光品种(LCP=10~30μmol·m-2·s-1)有‘巨峰’‘皇家’‘东方之星’‘10-1’‘晚熟里扎马特’‘甲斐路’‘黑彼特’‘黑天鹅’‘黑三尺’‘高蓓蕾’‘罗兰玫瑰’‘早茉莉’‘秋峰’‘库尔干玫瑰’‘粉红亚都蜜’‘相模’和‘京亚’共17个;3)较耐弱光品种(LCP=30~50μmol·m-2·s-1)有‘旭旺4号’‘奥古斯特’‘无核早红’‘希姆劳特’(‘喜乐’)‘MTC斯蒂本’‘康能玫瑰’‘夏黑’和‘美人指’共8个;4)不耐弱光品种(LCP=50~100μmol·m-2·s-1)有‘意大利’‘鲁沙其’‘桃太郎’‘阳光玫瑰’‘藤稔’‘无核白鸡心’‘意其克马尔’‘夏绿’‘巨玫瑰’和‘醉金香’共10个;5)极不耐弱光品种(LCP大于100μmol·m-2·s-1)有‘圣诞玫瑰’。【结论】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对评价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具有参考价值,LCP在0~50μmol·m-2·s-1的‘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等36个品种为适合早春促成栽培的耐弱光葡萄品种。其中‘巨峰’‘夏黑’‘粉红亚都蜜’‘红罗莎’‘希姆劳特’‘京亚’‘美人指’‘奥古斯特’‘罗兰玫瑰’‘阳光胭脂’‘凉玉’‘里奇巴巴’‘高蓓蕾’‘红港’‘婴儿手指’‘黑三尺’‘10-1’‘黑彼特’‘无核早红’‘旭旺4号’‘相模’‘库尔干玫瑰’‘秋峰’‘早茉莉’‘康能玫瑰’这25个葡萄品种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耐强光能力。  相似文献   

20.
肥料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7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对甲壳素、优美柯、根多乐及沃益多菌剂等4种不同肥料进行配比,调查其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穗质量、粒质量、果型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肥料组合均能改善‘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其中优美柯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甲壳素处理的,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优美柯能够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甲壳素与菌剂配合施用改善葡萄品质的效果优于甲壳素单独施用;增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果实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常规施肥+优美柯+根多乐+菌剂配方对果实品质改善效果最好,可使果实达到一等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