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淮安市原蚕基地建设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原蚕基地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筛选、调整和巩固,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健康发展之年。回顾我市原蚕基地建设,是在蚕种生产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下,在省蚕种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引进外地蚕种生产技术、设备,采取蚕种场和原蚕点相结合的蚕种生产模式的现实情况下,完善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市原蚕区主要分布在洪泽县的1个村和淮阴区的5个村,已承担起全省十分之一的蚕种生产任务,其中洪泽县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低毒、优质原蚕生产基地。1原蚕基地建设回顾1.1原蚕生产基本情况我市原蚕生…  相似文献   

2.
陈良坚 《广西蚕业》2013,(2):19-21,29
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广西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原蚕基地选择、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原蚕基地的有效保护措施,为广西蚕种生产单位今后选择、建设和保护原蚕基地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马奇华 《广西蚕业》2005,42(1):34-37
依靠农村原蚕基地生产种茧的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发展空间大、生产弹性强等诸多优点,极受蚕种场的欢迎。目前,广西蚕种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生产一代杂交种。因而,原蚕基地的生产条件和蚕农的技术水平对蚕种场的蚕种生产影响很大,决定盆种场的生存与发展。另外,原蚕基地技术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对周边农民影响很大,亦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因此,抓原蚕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稳定蚕种生产和保证蚕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贾仲伟 《江苏蚕业》1993,(2):40-41,39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农村原蚕区在省、市、县、场、村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据统计原蚕区生产量已占总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我省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生产发展较快,农村饲养技术、制种设备条件未能配套适应,管理不甚完善,基地不够稳定,原蚕区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加强原蚕基地建设,促使我省蚕种生产稳步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我省农村原蚕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不少原蚕区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1991年全省34个蚕种场,除少数场外,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2012年以来在原蚕基地生产规模、饲育型式、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革,紧抓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机遇,逐步建立了以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规模化原蚕基地。分析了原蚕基地存在的养蚕技术水平提升慢、原蚕饲育规模大、平均张种产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桑园建设标准化、养蚕设施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扶持力度常态化等现代原蚕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1991年德清县蚕桑生产减产主要是由于桑园树龄结构老化;肥培管理差;环境和农药污染日趋严重;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保证老蚕区的蚕桑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抓好蚕桑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蚕桑生产的有关政策;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组织小蚕规模共育;加强技术网络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改善蚕种生产设施,提高技术素质;治理环境污染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陶积阳 《广西蚕业》2008,45(3):64-66
笔者根据多年的下乡蹲点管理原蚕基地的实践经验,针对原蚕基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建设高产优质、安全稳产的原蚕基地,应做到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生产设施、规范桑园管理、加强防“微”意识、规范饲养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玉莲 《广西蚕业》2019,56(2):12-16
为了提高广西蚕种质量管理的水平,以保障蚕桑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广西开展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阐明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发展优势,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做好原蚕基地规划选址、加大原蚕基地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蚕种质量、鼓励走集团化道路等有助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发展的建议,为提高广西蚕种质量,完善现代蚕种生产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蚕种生产是蚕桑丝绸产业的源头,构建稳定的原蚕生产基地十分重要,而“种场+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构建稳定的原蚕基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既稳定了我区的蚕桑生产和原蚕基地的发展,又实现了蚕农增收,种场增效的双赢局面,对我区今后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林市原蚕基地连年萎缩的因素如劳动力打工收入比较、原蚕基地蚕户饲养现状、管理状况及原蚕饲养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玉林市原蚕基地今后巩固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蚕业生产,良种是基础和关键。稳定的原蚕基地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生产水平和蚕种质量是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卢德 《广西蚕业》2011,48(2):41-44
经过多年的蚕种生产实践,总结出蚕种生产的技术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原蚕基地建设和桑园科学管理,加强原蚕饲养、种茧保护、制种生产等主要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与质量管理,实现蚕种优质和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是海安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工厂废气及农药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蚕期中因工厂废气及农药污染导致大规模蚕儿上蔟不结茧或诱发蚕病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群众利益和社  相似文献   

15.
加强原蚕基地建设 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全国的一代杂交蚕种生产,依靠原蚕区饲养原蚕制种的占绝大部分,而利用自有桑园养蚕制种的愈来愈少。因此,原蚕区的稳定、安全和生产水平等直接制约着种场的生存与发展,原蚕基地建设情况关系着种业的兴衰与成败。加强原蚕基地建设,已成为蚕种生产单位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农药污染对秋蚕生产的影响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国翠 《广西蚕业》2008,45(4):13-14
近年来,秋季稻飞虱防治引起秋蚕农药污染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秋蚕饲养布局调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势必对蚕桑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影响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总结经验教训,就秋蚕受农药污染对蚕作的影响和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省农村自有桑园普遍采用春伐(冬季重修)的剪伐管理方式。目前各蚕种场多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然后收茧制种。原蚕基地春伐桑树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制约着蚕茧生产。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实地调查,对春伐桑树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主要的技术管理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作用。1 桑树管理误区的分析1.1 地面因素土壤管理粗放,桑地土质贫瘠、土层浅、团粒结构差、耕作难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原蚕区在我区蚕种生产的重要性,分析我区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区,尤其是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原蚕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度化原蚕区管理的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狠抓蚕种生产管理争创名牌蚕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2,39(4):28-32
20 0 1年以前 ,我蚕业总站原蚕点大多分布在离本站较远的桂平、宁明、宜州、贵港等地 ,由于路途远、蚕种生产管理不到位 ,原蚕制种产量、质量在较低水平徘徊。随着近几年来的蚕业生产大发展 ,蚕种需求量巨增 ,我总站承担着占全区总量 1 0 %以上的生产任务 ,给我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迫使我站必须重新考虑原蚕基地的合理布局。 2 0 0 1年开始全部转移到本站附近 ,到现在为止已建立了 6 0 0多亩高产稳产的原蚕基地 ,年可生产优质蚕种 2 0万张。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上主要狠抓了以下几个关键 :大力加大原蚕区投入和基础建设 ;积极推广新技…  相似文献   

20.
本交流了环江县蚕种场投资建设自己的原蚕基地,改善养蚕环境,加强原蚕基地管理和技术指导,使蚕种生产稳定增产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