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单(半)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用一粒稻米既可测出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还可用其繁种,便于在育种早代选择优良个体,加快育种进程。用本方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法GB7648-87测得的结果通过t测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影响了稻米的食味和加工品质,所以该含量性状已成为水稻品质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关于水稻直链淀粉基因以及相关合成酶的研究报道虽很多,但可用于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标记的报道却很少。本研究选取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特异引物,用不同来源的302份水稻品种(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标记RMamc10-3能鉴定出约51%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种质,标记Pul-t3鉴定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的可靠性仅为38.9%。此外,发现云南的水稻品种(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有70%以上种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5%~20%之间。在来自国际水稻所、缅甸和斯里兰卡的水稻种质中发现10份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材料。本研究得到的2个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标记,以及筛选获得的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种质基因资源,都将为下一步开展水稻优质米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用二甲亚砜作为食用豆直链淀粉的提取剂测得的绿豆、莱豆、豇豆、豌豆和小豆直链淀粉含量比用氢氧化钠糊化法高5.51~8.60%(占样品的百分点),但对稻米、玉米、小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则取得与氢氧化钠法基本一致的结果。实测34份绿豆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7.52%(风干样),变幅为14.82~20.96%。支链淀粉对本方法的干扰小,因此不必配制混合校准曲线。蓝色的直链淀粉—碘配合物显色液很稳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直/支比值)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BEIIb基因是水稻淀粉合成的一个分支酶基因,在IR36的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直链淀粉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影响了淀粉合成途径一些基因的表达。为深入探索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理化性质以及决定高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因子。本研究选用了IR36及其突变体以及4份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进行淀粉含量、理化性质以及淀粉合成途径相关的遗传因子的表达分析。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IR36的ae突变体(30.05%)是野生型IR36(21.07%)的1.4倍,且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最低的是糯稻品种‘朝紫’(3.52%);IR36ae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糊化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且综合其他几个品种的结果发现,稻米的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IR36ae突变体的胶稠度比野生型的硬,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种胶稠度越硬;IR36ae突变体的淀粉颗粒比野生型要稍大一点,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淀粉颗粒较大;定量PCR结果表明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Wx基因的上调,以及SSI和BEI、BEIIa的下调。且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中的Wx基因(GBSSⅠ)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为最高,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在低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高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BEIIb的缺失引起直链淀粉的明显提高,糊化温度的降低,淀粉颗粒的增大,以及一些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奇华  李天  蔡建  张建军 《种子》2006,25(11):8-10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遮光率50%)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与对照的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过程均可以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拟,因此其积累过程可以大体分为2个阶段,即快速增长阶段,变化相对平稳阶段;遮光的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速率具有波动性,即时而高于对照,时而低于对照;遮光对2个品种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完全相反;成熟籽粒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81786,表明孕穗期遮光可能会对稻米的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测定14804份籼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其加权平均值为25.0%,变幅6.5%~34.6%,3/4的品种集中分布在22%~28%之间。方差分析表明:品种类型间,水陆稻间,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品种间直链淀粉平均含量的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指出,我国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大致可分为四区,并存在着由西向东,从北到南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直链淀粉含量对谷子淀粉粘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95-198
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分析了东北地区新近培育的春谷新品种(系)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具有特征性RVA谱。以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系)直链淀粉含量(AC)的高低。低AC 品种(系) 消减值一般较低,中等或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 消减值较高。相近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间食用品质的优劣,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判断。RVA谱特性可望作为理化标记在优质谷子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生态型品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250个代表性水稻品种和一个籼粳交(巴利拉/南京11)DH群体为材料,研究了直链淀粉含量在不同生态型品种间的变异,以及不同品种Wx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50个水稻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分布在9.2%~29.2%之间;用AccⅠ-PCR标记对这些品种和DH群体Wx位点基因型的检测表  相似文献   

11.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米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穗内不同米粒间、粒内不同部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明确同一品种同一穗不同籽粒间的差异可高达14.2%, 稻穗上部、一次枝梗、先开花结实或粒重较高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稻穗基部、二次枝梗或未完全成熟、迟开花结实或粒重较低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米粒胚侧半粒与  相似文献   

12.
钟连进  程方民 《作物学报》2003,29(3):452-456
对籼、粳、糯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不论是早籼品种浙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104,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灌浆初期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随着灌浆时间的推移,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灌浆后期则略有降低,而对早糯品种早香糯而言,  相似文献   

13.
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籼粳分化度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通过QTL的连锁关系和性状相关性研究表明,供试的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籼粳分化程度与籼、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低无直接关系,籼粳分化度与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和密切连锁关系;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不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胶稠度和碱消值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单株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对花后不同时段温度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花后高温胁迫对水稻籽粒米质的影响,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研究了灌浆前期(花后0~10 d)和灌浆中期(花后10~20 d)的高温(35℃)对米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粒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温CK (25~27℃)相比,灌浆结实期高温处理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总体上前期(0~10 d)大于中期(10~20 d),且因供试品种和粒间位置而异。灌浆前、中期高温处理,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粗蛋白含量;其中,温度对二次枝梗与同枝梗上较迟开花籽粒的碾米品质的影响大于一次枝梗与较早开花的籽粒;前期高温显著增加了一次枝梗和各枝梗上开花较早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前期高温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对一次枝梗籽粒的影响大于二次枝梗。不同供试品种对花后不同温度处理的敏感性不同,影响程度亦受花后温度胁迫时段的不同而异。生产上通过合理安排播期、平衡施肥和合理灌溉可以减轻结实期高温胁迫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稻谷粒形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以包括籼粳、新老不同的类型9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稻谷粒形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谷粒长与谷粒宽和谷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主要由谷粒宽和谷粒厚决定。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谷粒长、谷粒长宽比和谷粒长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粒宽、谷  相似文献   

16.
籼-粳杂种稻米几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张爱红  徐辰武 《作物学报》1999,25(4):401-407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q十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籼-粳杂种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材的p=4, q=5。结果表明:(1)粒长、粒宽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着生在F1植株上)间没有发生遗传分离;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则在F2米粒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离,故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产稻米订单生产原粮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浙江嘉兴市稻米加工具有一定规模的二个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对象,研究分析了浙江地产稻米订单生产原粮不同来源间的稻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订单稻谷生产以一家一户为主,农户数量多、规模小,水稻品种偏多。订单稻谷品质以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最大,脂肪酸和脂肪含量其次,再者是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整精米率,其他指标差异则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户间栽培措施上的差异。因此,提高订单农户水稻栽培技术的到位率,实现订单稻谷生产的标准化,是提高稻米企业稻米品质及其稳定性、储藏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 研究了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的几个重要营养和蒸煮品质性状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穗型特征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高低无直接必然的联系, 但是对穗不同部位间这些指标及其粒位顺序有较大影响。对3个直立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穗下部>中部>上部, 食味值则相反, 而对3个弯曲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规律不明显, 食味值表现为穗上部>中部>下部; 同一稻穗不同枝梗间相比, 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低, 而着生在一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高; 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 下部二次枝梗第2、3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食味值较低, 中上部一次枝梗1~6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食味值较高, 而直链淀粉含量在粒位间规律不明显; 直立穗型品种单一稻穗不同粒位间的差异大于弯曲穗型品种,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直立穗型品种着粒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9.
施氮处理对水稻颖果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李运祥  刘娟  王忠  陈刚  熊飞 《作物学报》2008,34(12):2168-2175
以扬稻6号和粳稻941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颖果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穗肥施氮量显著降低颖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明显。颖果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粒重的增加而上升,二者积累具有同步性;增加穗肥施氮量能显著降低颖果中直链淀粉含量,并使颖果中直链/总淀粉的比例降低,其效果要好于分蘖期施氮。分蘖期或孕穗期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颖果中的ADPG焦磷酸化酶(AG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降低颖果中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的活性。就施氮时期来看,孕穗期施氮(LH)对这些酶的促进或抑制效果好于分蘖期施氮(HL)。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空瘪粒、千粒重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龙稻5号的平方米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在施氮水平0-13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达到175kg/hm2时,穗粒数下降,空瘪粒高;东农428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东农428直链淀粉含量在施氮量为175kg/hm2时含量下降。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135kg/hm2施肥水平最高。龙稻5号垩白度和垩白率处理间差异显著,东农428胶稠度处理间差异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胶稠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