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樟子松枯梢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宏  徐志和 《林业科技》2000,25(2):31-31,28
林木病害通常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及其病原的研究长期被置于突出的地位 ,认为病原物的存在是引起林木病害的实质性问题 ,因此 ,多对病原物越冬场所、传播侵染途径及发生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 ,防治病害的关键措施也是针对病原物 ,而对如何减轻病害的措施研究较少。实践证明 :一些林木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异常的气候影响、土地条件较差、某种病原物的存在、品种的抗性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 ,非侵染性病原可以为侵染性病原开辟侵入途径 ,非侵染性病害可以降低林木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能力 ;某些林木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往往是通过对…  相似文献   

2.
春季是林木抗病能力较弱,因而也最容易感染病害的时期,同时也是林木病害防治的最关键及最佳时期。每年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和空气湿度的加大,一些寄生在树干、树枝、树叶及枯枝落叶上越冬的病原物如病原菌、病毒、类病毒等,便借助这有利时机开始活动与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病害流行及予测农林植物的个别植株的病害并无多大的经济意义,只有流行病害才会带来严重的损失。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 病原因素。只有为数众多韵病原物才能造成广泛的侵染,病原物越冬的数量是次年进行初侵染的基础。但对于能进行多次再侵染的病原,则主要决定于再侵染过程中增殖速度。有时其越冬数量虽不大,但由于潜育期短,每次侵染后产生的孢子数量大,因此,只要条件适  相似文献   

4.
冬季,林木大都进入落叶休眠或停止生长状态,病原物也多停止侵染,越冬是病原物生活史中较薄弱环节,易于控制和消灭。病原物越冬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生病的植株病原物一旦在植物体内定殖下来,因有寄主组织的保护而安全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林木一旦感染某些枝干和根部  相似文献   

5.
病原菌胞外酶的启动和调控在果蔬产后病害病原菌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寄主植物的生理变化对果蔬产后病害发生的影响,产后病害病原物细胞壁降解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影响病原物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因子(包括酚类物质、pH值、温度、湿度和金属离子等)及其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褐纹病以及斑点病等病的统称。苹果遭受上几种病害菌的侵害,能使苹果树早在8、9月份就大量落叶变黄,所以称为早期落叶病,亦称落叶病、黄叶病。其中以褐斑病危害最重。早期落叶病常使果实不能很好长大成熟以至早落果,促使果树秋季开花,树势衰退。树的寿命减短,影响产量。褐斑病除危害苹果叶片外,有时果实也能染病,苹果品种中秋力蒙、黄海棠等染病较重,新品种有红黄元帅、红富士等。褐斑、褐纹及斑点病都是以孢子或菌丝在被害部叶、枝、果实等处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长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的苗木。褐斑病…  相似文献   

7.
杂交竹枯萎病侵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竹枯萎病是近年来在广西首次发现的新病害,该病害传染迅速,可造成竹林成片枯死。我们对自然感病的植株组织分离培养并纯化菌落,获得镰刀菌的纯培养,以该菌株进行病害的田间人工诱发试验,无论是菌株营养体菌丝或繁殖体孢子,在无伤或有伤的情况下,笋期均可从幼嫩组织侵入,并能引起与自然相一致的症状;经过对先年生的越冬病竹进行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和病竹周围表土内越冬病菌的分离培养试验,在上一年生的病竹内和病竹周围的表土内,越冬后的病原菌均能存活,可成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8.
百合病害及其持续治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较全面地概述了百合病害种类,包括百合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及线虫病和螨害等;结合百合的栽培特点,提出了百合病害的持续治理策略,包括培育使用抗病或不带有害生物的品种,对圃地严格消毒,避免与百合有害生物寄主谱同栽,改善百合的生长环境,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根除病原物介体与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等。  相似文献   

9.
板栗越冬病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野 《云南林业》2002,23(6):19-19
板栗作为一种优良的干果树种,在我省许多山区已大面积种植。但要确保其高产稳产,就必须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而冬季是许多板栗病虫的越冬期,此时这些病虫都有固定的栖居场所,较易防治。现将有关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清理栗园枯枝落叶、残包是白粉病、溃疡病、盗毒蛾等病虫的越冬场所,将这些园中残留物清理后集中烧毁或深埋于地下,可起到良好的防病防虫效果。2深翻栗园深翻园土,一方面可松土保墒,另一方面可破坏在土中越冬的象虫甲类、金龟子等害虫的越冬场所;同时,可翻出栗树烂根病、栗黑根立枯病等在土中的病原物,让太阳光灼杀…  相似文献   

10.
植物病原物侵染是一个复杂的病生理过程,其间要受到寄主、病原,以及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温度、湿度、光照等植物表面环境对病原物侵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侵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撑X绿杂交竹枯萎病是近年在广西发现的新病害,该病害传染迅速,可造成竹林成片枯死.通过对自然感病的植株组织分离培养并纯化菌落,获得镰刀菌属真菌的纯培养,以该菌株进行病害的田间人工诱发试验,无论是菌株营养体菌丝或繁殖体孢子,在无伤或有伤的情况下,笋期均可从幼嫩组织侵入,并能引起与自然相一致的症状病菌;经过对一年生病竹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和病竹周围表土内越冬病菌的分离培养试验,越冬后的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均能存活,可成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12.
赵本忠 《云南林业》2002,23(5):18-19
诊断林木病害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原,再根据病原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措施,即所谓“对症下药”。由于不同的病原物可引起相似的症状,而同一种病原物在不同的寄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引起不同的症状,故必须进一步鉴定病原,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林木病害分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大类,诊断时一般按照症状观察、显微镜检查和人工诱发3个步骤进行,先确定属于哪一类病害,然后再作进一步诊断1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病株在林间发生比较集中,发病面积大而均匀,没有从点到面逐步扩展过程,发病时间比较一致,发病部位大致相同。除日灼或药害…  相似文献   

13.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是近年在广西发现的新病害,该病害传染迅速,可造成竹林成片枯死。通过对自然感病的植株组织分离培养并纯化菌落,获得镰刀菌属真菌的纯培养,以该菌株进行病害的田间人工诱发试验,无论是菌株营养体菌丝或繁殖体孢子,在无伤或有伤的情况下,笋期均可从幼嫩组织侵入,并能引起与自然相一致的症状病菌;经过对一年生病竹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和病竹周围表土内越冬病菌的分离培养试验,越冬后的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均能存活,可成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14.
在铅笔柏、河南桧等多种柏树上流行一种芽枯病,近年来已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引起芽枯病的原因是真菌性病害,还是生理性病害,或其他病原,尚未有定论。笔者于1984年立题进行铅笔柏芽枯病研究。现已确定系瘿螨为害所致。经南京农业大学匡海源副教授鉴定为纳瘿螨科(Nalepellidae),三毛瘿螨属(Trisetacus),桧三毛瘿螨(Trisetacus juniperinus Nalepa)。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该病的分布与寄主、为害情况、症状、病原物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为了葡萄安全越冬与省工,多采用覆土防寒,保温被、秸秆和塑料膜等覆盖材料也有使用,该文综述了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葡萄的防寒越冬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北方葡萄覆盖防寒越冬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发越冬防寒材料、模式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4日讯:严重威胁杨树产业的新病害——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有了克星。北京林业大学科技部门4月20日发布消息说,该校专家经过4年研究,在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病原物检测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2005年以来在豫、鲁等地出现的杨树新病害,对杨树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北林大承担  相似文献   

17.
该文较全面地概述了百合病害种类 ,包括百合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及线虫病和螨害等 ;结合百合的栽培特点 ,提出了百合病害的持续治理策略 ,包括培育使用抗病或不带有害生物的品种 ,对圃地严格消毒 ,避免与百合有害生物寄主谱同栽 ,改善百合的生长环境 ,加强经营管理水平 ,根除病原物介体及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等  相似文献   

18.
枣疯病传染性强,潜伏期不定,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为害严重。病害发生的决定因子是带病接穗、砧木及根蘖苗和媒体叶蝉传病。DAPI染色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可用于种苗和媒体昆虫的带菌检测。选用无病种苗、设立隔离林带和彻底清除新枣园周围一定范围的病株,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在病园应采用及时清除病株、对结果树进行药剂治疗、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以提高树体抗病性等综合配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木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人为地调节森林环境,特别是微生物环境,使其有利于林木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有利用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线虫、昆虫以及其它动植物,以  相似文献   

20.
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是牡丹的重要病害。该文报道了山东境内特别是在菏泽牡丹栽培区的分布和危害、病原菌越冬方式和场所、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病害发生时期、病害发生与初侵染源、土壤酸碱度、牡丹不同品种等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