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和技术模式,论述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
孟村县农业局结合本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实际,经探索研究,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制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和机具操作规程,对保护性耕作进行了科学试验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论述,总结陕西省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的试验研究,结合国内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200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国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7月5-6日,农业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验和成效,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据了解.中央和地方财政今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北方旱作农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持农业可持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保护性耕作的演变、作用、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自动化发展,传统耕作与播种的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新理念,能有效优化农业耕地条件,促进地力恢复。从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与特征出发,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应用要点与优势,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对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促进四川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传统耕作弊端而发展的一种技术,它取消铧式犁耕作,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持土壤自我保护功能和自我培肥功能,减少维持这种环境的消耗。为此,介绍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四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四川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和关键,以及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的本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论述了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背景和本质,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工艺技术体系与关键机具,对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的优缺点作了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出改变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为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清明 《当代农机》2009,(11):59-60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机局积极响应农业部和省农机办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号召,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力推动,从2005年试验保护性耕作开始,短短3年,全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0.57万hm^2,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230台,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推广范围、作业面积、机具数量和经济效益跨越式发展。东昌府区保护性耕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是确保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导向机制、投入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五方面,探讨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方法,为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宁阳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把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五动”战略,取得了显著进展。2008年,全县新增玉米收获机133台,保有量达到254台;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78台,保有量达到87台;规划保护性耕作面积3.7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示范点6个、2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30个。全县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做法:一是行政推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提供领导保障;二是宣传发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上下联动,把发展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四是效益驱动,为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典型带动,推动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黑龙江省植被破环、黑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类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分析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见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同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尽快编制《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规划》。“保护性耕作”这个还说不上普及的词汇如此凸现在以上两个文件中,预示着保护性耕作农业的发展将揭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保护性耕作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这一阶段中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巩固和扩大示范面积,促进保护性耕作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准确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该阶段的推广规律,适时提出符合该阶段发展特点的项目示范区建设原则,将对促进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和对保护性耕作的原理及发展的分析;对中国在保护性耕作方面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了保护性耕作这一抗旱、节水、保持水土的耕作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前景。为适宜发展保护性耕作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吕梁干旱山区自然条件的实际出发,依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成功经验,论证了吕梁丘陵山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同农机大户代表和实施保护性耕作种植的农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摸清了全镇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基本情况,找出了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因素,研究分析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自2002年启动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先后颁发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和技术规范,同时每年还下发年度保护性耕作项目指南,用于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几年来,在各地农机部门的辛勤努力下,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组织实施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好的做法。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正进入大范围示范推广阶段,中央在资金和政策上对保护性耕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对项目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农田耕作制度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东 《农机化研究》2005,(6):44-45,49
当今世界各国的耕作制度大体经历以下的变革历程:从不耕作到刀耕火种;从刀耕火种到人畜力耕作;从传统的人畜力耕作到传统的机械化耕作;目前,各国又在将传统的机械化耕作发展为保护性耕作。为此,通过耕作制度的变革历程,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原理及发展,重点阐述了保护性耕作这一抗旱、节水、保持水土的耕作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保护性耕作是实施的第一项工程。根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到2015年末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1.7亿亩。《规划》的出台,是国家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也是广大保护性耕作工作者多年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