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是我国养猪生产翻番的突破口,又是降低养猪成本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初产母猪的60日龄仔猪窝重可超过200千克,经产猪可超过250千克,比全省现有生产水平提高4倍。 2.明确了哺乳期仔猪发育的四个阶段,即助哺期、哺乳诱饲期、补料期及离乳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精心养育是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有力措施。 3.哺乳期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母绪的单产效益。 4.仔猪50日龄断奶与个别母猪哺育35天断奶相结合的方式是保证母猪年产两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补饲对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母猪年龄、胎次、产仔数、分娩日期基本一致的20窝大约克初生仔猪200头(每窝10头)以窝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4窝,每窝为一个重复。1组作为对照组,哺乳期不补饲;4个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7日龄和14日龄开始补饲颗粒或粉料教槽料,观测仔猪哺乳期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第一周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补饲的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日龄、7日龄开始补饲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14日龄开始补饲组;断奶后一周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补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补饲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哺乳期仔猪补饲从5~7日龄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3.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初生仔猪体重相对较小,但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一般初生重在1~2千克的仔猪,10日龄时体重可达初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时可达5~6倍,60日龄时达10~15倍或更多.  相似文献   

4.
哺乳仔猪早期补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辽中县粮库猪场,自1998年以来对全场所产哺乳仔猪逐窝实行科学补饲。据4年来统计,共补饲仔猪326窝,平均55日龄断奶窝重138.1kg、头重11.5kg,比过去常规饲养的哺乳仔猪窝重增加4.21kg,提高43.8%,净收入每头增加50~60元左右。仔猪成活率也比过去提高了14.9%。大大提高了养母猪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及早诱食哺乳仔猪诱食越早,增重越快。在生产中他们根据母猪泌乳情况和哺乳仔猪头数确定诱食时间。母猪乳少,产仔多,一般在7~10日龄诱食;母猪乳多,哺乳仔猪头数少的,可…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初生仔猪体重相对较小,但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一般初生重在1~2千克的仔猪,10日龄时体重可达初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时可达5~6倍,60日龄时达10~15倍或更多。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补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猎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一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1千克.1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是显然不够的。事实是,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如对哺乳仔猪积极补饲,既训促其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提高仔猪增重.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贫血、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仔猪在“初生、补饲、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顾,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提高养猪效益。现据笔者在兽医门诊临床实践中接触到的200多胎次哺乳仔猪发生不同程度死亡的情况,分析提出哺乳仔猪培育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直.仔猪初生重只占成年猪体重的1%以下,10日龄时为初生重的2倍,30日龄时为6倍,60日龄时达14倍,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每天要沉积蛋白质9~14克,而成年猪只沉积0.3~0.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能量、矿物质需求高于成年猪,这说明仔猪物质代谢旺盛,更需要营养配合平衡的全价日粮.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一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1千克,1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是显然不够的。事实是,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如对哺乳仔猪积极补饲,既可促其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提高仔猪增重,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贫血、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赵玉莲 《青海畜牧业》2001,(1):38-38,40
选用胎次、分娩日期、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哺乳仔猪8窝,共78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猪15日龄时隔离断奶,用正大551乳猪料饲喂,对照组猪不断奶,用优质的猪料补饲,饲喂30日后,试验组猪比对照组猪平均多增重4.05kg,增重提高51%,饲料报酬提高28.4%,增重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无1头发病,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为39.5%。  相似文献   

13.
我县推广仔猪补饲较早,过去以推广仔猪早诱食、补全料和抓旺食技术为主,一般60日龄断奶,头均重16千克左右。虽然补饲仔猪比常规喂养仔猪的断奶重提高了。但哺乳时间并没有缩短,母猪繁殖力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仔猪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4.
仔猪生产是工厂化和规模化养猪的重要环节,对哺乳仔猪实行早期诱导补饲,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早期断奶的重要因素之一。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常乳摄取的营养明显不足,6周龄后乳汁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如对哺乳仔猪诱导补饲,既可促进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同时还能将仔猪的哺乳期由传统的50-60日龄缩短到28~35日龄。  相似文献   

15.
<正> 生产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母猪产仔率低,死胎以及仔猪产生疾病等情况。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起到补充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双重功效。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作为饲料添加剂改善饲料应用效果,提高饲料报酬。为解决仔猪皮毛红润的富红宝、牲血宝和富红素等螯合铁在养猪生产上普遍使用。下面谈一下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1 仔猪对仔猪补饲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预防仔猪营养性贫血,提高仔猪日增重,提高仔猪免疫力及抗病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仔猪发生贫血,生长缓慢,精神不振,皮毛粗乱,皮肤和黏膜苍白,头肩部略见水肿,易致黄白痢,重者引起死亡。研究表明,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铁,使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的铁大量增加,降低了仔猪的死亡率,显著提高窝产仔数、仔绪初生重和断奶重。泌乳母猪和仔猪同时补饲氨基酸螯合铁,明显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水平,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促进仔猪免疫功能的改善和生长发育。2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蛋氨基酸螯合铁,可减少死胎,提高初生重和初生仔猪体内铁贮,改善母绪体质,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有效预防仔猪贫血。据报道,在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和产后20天,在日粮中添加60毫克/千克蛋氨酸铁和仔猪料中添加100毫克/千克蛋氨酸铁,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和日增重,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还可缩  相似文献   

16.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仔猪在“初生、补饲、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料,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提高养猪效益。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哺乳期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养猪小常识     
1 猪每天喂多少料合适 :日粮应根据需要确定。可按“喂料量 =0 0 4×体重”加以计算。根据猪的生长规律 ,采取前期喂饱 ,中期不吊架 ,后期限饲的原则。公式系数在 5 0千克以前采用0 0 45 ;5 0~ 80千克时用 0 0 4;80千克以上用 0 0 35。例如体重 70千克猪喂料量为 0 0 4× 70 =2 8千克。2 猪每天喂几次料最适宜 :根据猪的类别、年龄、生理特点和饲料性质决定每天的饲喂次数。一般种公猪和母猪每天喂 3~ 4次 ;哺乳仔猪喂 6~ 8次 ;断奶仔猪喂 5~ 6次 ,肥育猪喂 3次。每次喂料间隔时间应一致。3 仔猪何时阉割最适宜 :2 0日龄阉割增重…  相似文献   

18.
霍贵成 《养猪》1990,(1):22-23
本试验选用杜哈杂种仔猪为试验动物。所设计的浓缩料配方使35日龄早期断奶仔猪到60日龄时的活体重达到18.25千克;30日龄奶猪补饲,60日龄体重达到20.5千克。并且均未发生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外源精胺对仔猪血液精胺含量、脏器发育和不同阶段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将9窝胎次和初生体重相近的7日龄"杜×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配到0、12和15 mg/kg外源精胺处理组,每组3窝。所有仔猪从7日龄起补饲各自含不同外源精胺添加量的饲粮,21日龄断奶后继续补饲断奶前饲粮,29日龄起停喂外源精胺,3个处理组仔猪采食相同的饲粮至35日龄结束。29日龄早晨空腹称重后,从每窝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采集其血液用于检测精胺含量,然后屠宰,测定其脏器重量。结果表明:仔猪血液中的精胺含量随饲粮中外源精胺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3个外源精胺处理组仔猪血液中的精胺含量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饲粮中添加外源精胺可增加仔猪胃、脾和心脏的重量,但3个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外源精胺提高了7~21日龄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极显著地提高了22~28日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1),且在停喂外源精胺后,外源精胺处理组仔猪29~35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仍然大于未补饲外源精胺组仔猪(P0.05)。因此,通过饲粮途径给哺乳仔猪补饲外源精胺能促进仔猪脏器发育并提高仔猪断奶前后的平均日增重,预防仔猪断奶后的失重。  相似文献   

20.
猪从出生到屠宰可分为幼猪(哺乳仔猪)、育成猪(断乳后1-2月的猪)和育肥猪(断乳后3个月以上的猪)。哺乳仔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初生仔猪重1-2kg,经过50~60d的饲养后,断奶时的体重可达到15~25kg,一般是初生重的10~15倍。如果掌握了仔猪的生长规律,又了解影响生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就可以培育出好的幼猪,保证哺乳仔猪过好“四关”,即初生关、下痢关、补料关和断乳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