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云南植胶区地处:北纬21°09′—25°51′,东径97°30′—105°28′,包括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红河、文山、思茅等六个专区(州)。橡胶树主要种植在西双版纳、红河两区。因为这两区具有热量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静风等适宜胶树生长的优良环境条件。云南植胶区是我国引种巴西橡胶树最早的地方。目前已植胶70多万亩,占全国总植  相似文献   

2.
<正>我县位于北纬41°35′—42°40′,东径116°32′—118°14′,在河北省的最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分为坝上高原和坝下山区两部分,海拔750—2021米,无霜期60—120天,年平均气温5℃,年降雨量419.9毫米。全县现有林481万亩(机械林场102万亩,孟滦林管局122.6万亩,牧场19万亩,集体林233.9万亩)。在社队集体林中有落叶松、油松林70余万亩。 当前,松林的主要虫害之一是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us(Butler),别名西伯利亚松毛虫,简称松毛虫。早在1961年即  相似文献   

3.
常德地区位于湘西北,属中亚热带,东径110°25′~112°20′,北纬28°40′~30°20′,总面积3285万亩,其中,山林面积1545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近五年来,我们对全区中的十三个县、市、国营农场,进行了林业资源调查及区划,  相似文献   

4.
吴县临太湖之滨,位于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解放后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县共发展杉木林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现10年生的杉木林平均高7.4米,平均胸径9.7厘米,每亩蓄积达7立方米左右。为了促进现有杉木林的生长和提早成材,探讨本地区培养中径材的途径,我们于1981年开展了杉木抚育间伐强度的试验。现将四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林地概况  相似文献   

5.
我县从1981年至1983年在苏城乡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三万亩。随后对播区进行了路线和样地调查,现分述如下: 一、播区自然概况: 苏城乡位于天水县西南部,东径105°31′~105°40′,北纬30°05′~34°11′。东西长10.63公里,南北宽10.75公里,总面积77平方公里,海拔1433~2404米,东面红崖山、白崖山及南面的温家山、马鞍山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西北两面山地均在18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 宁化县地处闽西北部,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之间。东邻明溪、清流;南接长汀;西靠江西省石城、广昌;北连建宁诸县。武夷山脉由北伸入,经西部向南延伸长汀。全县土地总面积3584051亩,其中耕地443837亩,占12.3%,林业用地2792671亩,占77.9%,全县14个乡,二个镇,207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万人占89.5%全半劳力8.8万人,按农业人口计,人均耕地1.62亩,人均山地10.07亩。  相似文献   

7.
元谋干热河谷区余甘子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概况: 元谋干热河谷区位于云南高原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5°31′—26°07′,东经101°36′—102°07′,地处金沙江支流--龙川江下游河谷地段,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中间龙川江由南向北流过,形成四周高,中间低洼闭塞的“筲箕凹”地形。最高海拔2836米,  相似文献   

8.
一、水土流失概况遵义地区位於贵州省西北部,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海拔221—2227米,总面积307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4.4%,丘陵29.3%,盆地6.3%。境内山岭起伏、重峦叠障、沟壑纵横,其森林覆被率低、雨水滞蓄条件差;加之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区,雨量丰沛,降雨集中且强度大,故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 涞水县地处东径114°59′~115°48′,北纬37°17′~39°57′,居太行山北麓,总面积为2475768亩,西北部为深山区,海拔400~1983米,面积为1839955亩,占74.3%,中南部为丘陵区,海拔100~400米,面积339918亩,占13.7%,南部为平原区,海拔38~100米,面积为295895亩,占12%。现有天然次生林253334亩,蓄积284842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正>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径115°50′—120°52′,北纬23°32′—28°22′。全省九个地(市),六十七个县(市),土地总面积一亿八千多万亩,其中林业用地一亿三千多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三十九点五,每年完成国家木材任务三百多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宜良早板栗     
一、自然概况宜良位于昆明市的南面,北纬24°30′至25°17′,东经102°58′至103°26′,全县土地总面积273万亩,耕地55万亩,坝区占11%,林业用地145万多亩,按县农业综合区划,适宜发展干鲜果的约10多万亩。坝区一年四季日照长达2228小时,日照率为50%,年平均气温16.3℃,最热为4月,平均21.7℃,最冷为1月,平均8.5℃,绝对最高温35.6℃,绝对最低温-6℃,≥10℃的年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县位于本省东北部,北纬34°30′—35°07′,东径118°50′—119°20′,东临黄海,北与山东日照、莒南县接壤,西南以新沭河为界,分别与东海县和连云港市毗邻。 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最高吴山拔海364.3米,其余均在200—300米左右,东部为滨海平原,相对高度5—7米,其余皆为冲积平原(其中有部分岗地)。 我县的林业生产基础很差。解放初期,北部山岭地区树木极少,后经三十多年的努力,林业才有较大发展。至1975年全县林业用地已由1949年的346亩,发展到128778亩,木材总蓄积量达20.69万M~3,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森林覆盖率低,只有6.1%。(2)木材蓄积量  相似文献   

13.
海康县地处广东省雷州半岛中部,属热带北缘,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西两面临海,年均温度22.9℃,年日照时数1991.6小时,年均降雨量1711.6毫米,年均蒸发量1865.1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6%。我县属平台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511万亩,现有18个农业区、3个区级镇,境内分布着  相似文献   

14.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黄金地带”,湄洲湾北畔,地处北纬25°21′-25°47′,东经118°27′-119°56′,濒临台湾海峡。全市有莆田、仙游两县,城厢,函江两区,45个乡镇902个村,16个农、林场。总人口272万人,土地面积3973.75km~2,耕地97万亩,沿海岛屿143个,海岸线曲长219km。莆田市经济林面积47.07万亩,其中果树林40万亩,油料林7万亩。有龙眼、荔枝、枇杷、柑桔、蜜柚、青梅、杨梅、橄榄、余甘、杨桃等果树,以及油桐、油茶等木本油料林树种,良种多,产量高,品质优,有“水果之乡”和“兴化桂圆甲天下”的美称。  相似文献   

15.
威信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昭通地区东北角,东经104°42′——150°19′,北纬27°24′——28°06′之间。它东与四川叙永县接壤;南与贵州省毕节县、云南省镇雄县相连;西与彝良县和四川省筠连县交界;北与四川省珙县、兴文县毗邻。全县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36.5公里,土地总面积21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1万亩,占总面积的29.1%,有林地面积72万多亩,占总面积的34.4%。全县相对高度为1417.4米,平均海拔为1113米。县城扎西镇是我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威信,党中央曾在县城  相似文献   

16.
1.资源概况1.1.土地资源及适生条件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偏东,东径105°29′—111°14′、北纬31°24′—39°35′东西宽约200—500kg,南北长800余kg,形成了南北狭长,北窄南宽的形状;秦岭横贯其中部,北部黄河中游地区,南属长江支流的汉江、嘉陵江上游地区。全省分为陕南、关中、陕北3大地类,总面积为30896.5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571.76万亩,占56.8%;经济林面积为335.47万亩,占1.1%;另外荒山、荒坡面积为6453.99万亩,占21%,据调查这些荒山荒坡  相似文献   

17.
乌江中上游六冲河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六冲河流域自然经济概况六冲河为乌江干流北源,发源于贵州高原乌蒙山东麓、赫章可乐区葛布乡附近,往东流经毕节、纳雍、大方、织金、黔西五县。位于东泾104°10′—106°00′,北纬26°30′—27°30′,流域面积10,874平方公里,人口约24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高于全省和毕节地区,是省内人口密集的区域。有耕地260万亩,林地329.5平方公里,仅占3.3%,田地仅占耕地  相似文献   

18.
一、引种地区的自然情况营口海滨盐碱地区位于渤海辽东湾沿岸,处于东经121°33′~122°30′,北纬40°25′~41°25′之间,包括大洼县、盘山县、营口县、盖县、营口市郊区西部沿海地区,面积达600多万亩,约占全地区总面积的一半。本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6℃,一月平均气温-10℃,七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9.
陕南油桐栽培历史和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国防、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等方面,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我省陕南秦巴山区生产油桐的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是全国重要产区之一。一、陕南秦巴山区的自然条件陕南秦巴山区位于东径105°20′~111°,北纬31°15′~34°20′。总面积11400万亩,其中农耕地1150万亩,林地3300万亩,海拔1000米以下的荒山5000多万亩。以东西流向的汉江为界,汉江以南属巴山山区,汉江以  相似文献   

20.
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从1963年起引种到甘肃,迄止1988年,栽培面积已达106万亩,栽植株数3178万株,保存1722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88.8万立方米。实践证明,兰考泡桐的引种是成功的。一、引种区自然概况兰考泡桐在甘肃引种栽培范围为北纬32°30′—36°40′,东经103°20′—108°3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