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便于定量分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市场准入议题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借用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主要谈判方提出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提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关税减让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格局均受到一定影响,全面把握农产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WTO新一轮谈判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市场准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是后续谈判的基础.运用ATPSM模型,在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农业自由化改革模拟的基础上,探索了以框架协议为基础的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14日,在墨西哥坎昆落幕的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简称坎昆会议)未能就各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坎昆会议是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关键时刻举行的,而农业谈判又是整个多哈回合谈判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次会议农业谈判仍然是重中之重。为何农业谈判未能打破僵局?各利益集团在坎昆会议农业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是什么?坎昆会议受挫是否意味着多哈回合的终止?今后中国农业将怎样应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作了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 10周年.10年来中国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对缓解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丰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农产品市场大幅开放也使中国小规模农业面临越来越直接的国际竞争,给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挑战.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必须在开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控手段和空间,因此在目前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中我们必须注重现有政策空间的保护,同时利用好现有政策手段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多边贸易谈判从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坎坷和曲折。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下。多哈回合则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WTO的谈判议题越来越涉及各国传统的主权管辖领域,并不断逼近各成员经济与立法管理的核心,今后的谈判,每迈出一步都会遭遇相当大的阻力。付出巨大的自由化成本。但无论如何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前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总干事拉米在2006年7月举行的WTO总理事会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止多哈回合谈判。历时5年多的多哈谈判告一段落,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又一次遭受挫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2005年WTO香港部长级会议以来谈判进展如何,谈判的焦点何在,多哈谈判前景如何,本文对这些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对"蓝箱"政策进行了改革.改革虽然严格了"蓝箱"的使用纪律,并首次对"蓝箱"措施的使用量进行封顶,但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蓝箱"的使用范围,使发达国家真正受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要遭受不平等竞争带来的损失.我国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将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因此,我国应在进一步的农业谈判中严格"蓝箱"的各项纪律,避免造成更大的扭曲.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与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对农业国内支持措施的分类、支持上限、削减幅度、实施期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新一轮农业谈判所达成的框架协议更有利于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地位上展开贸易。  相似文献   

9.
王万山 《世界农业》2006,(2):1-3,12
新一轮WTO农业谈判阵营大概延续了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格局,美国、欧盟、凯恩斯集团、日韩等谈判阵营基本没变,加进的是发展中国家阵营和以中国为主的新成员阵营。和乌拉圭回合谈判一样.新一轮农业谈判仍将受到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政策的影响。根据各成员国向WTO提交的谈判建议书,可概括出主要成员国关于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10.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最新成果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0年WTO启动新一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以来.至今已经进入"模式"具体内容的谈判阶段.本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小组主席福尔克纳在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最新"模式"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案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有利于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2013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各方达成世贸组织成立以来首份多边贸易协定。巴厘岛会议取得早期收获成果,是WTO成立20年以来和多哈回合谈判启动14年以来,WTO在规则制定方面首次取得具体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世界贸易谈判由此进入“后巴厘”时代。“后巴厘”时期的全球贸易发展状况如何,其中中国将怎样发挥作用?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协定对各成员的农产品贸易行为进行了规范,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业协议并没有完全禁止对农产品贸易直接产生扭曲影响的措施,如出口补贴等。发达国家由于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基期(1986—1988年)有很高的出口补贴金额,因此,即使按农业协议规定金额的36%、数量的21%比例削减,仍有很大的补贴空间,这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除了出口补贴外,发达国家还采取了其他的贸易促进措施来加强他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设置进口技术性障碍,保护国内产业关贸总协定(G…  相似文献   

13.
农业多功能性与非贸易关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作为特例游离于世界贸易组织 (原关贸总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的管理之外,不受多边贸易纪律和规则的约束。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首次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管理之中,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打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多边协议既是各成员必须遵循的纪律和规则,也是各成员改革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一个改革方案,同时还是下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基础。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以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并非…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农业市场化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这一过程提高了中国农业面向全球市场的开放程度,农产品进出口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协议的逐步达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全球化进程.但全球农业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对中国农业而言,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提高中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除了政府要积极开展国家层面的磋商合作外,更需要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重视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应贸易自由化要求,执行和利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成果,美国从1996年开始实行《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简称《1996年农业法》),调整和改革国内价格支持政策,逐步转向与生产脱钩的收入支持政策。虽然1996年以来主要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不利于改革方案的实施,但新农业法对美国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和农场收入仍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美国耕地资源丰富,发展大规模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农产品生产过剩是美国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农产品国内生产过剩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农业》2004,(12):58-63
宏观分析坎昆会议回顾:建立以市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系,促进全球农产品公平贸1-4中国蔬菜出口形势及对策研究(上)1-8乌拉圭回合农业相关协定对各国的影2-4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2-7中国蔬菜出口形势及对策研究(下)2-10新西兰的羊毛生产与贸2-27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及其在新一轮WTO农业谈判中的立3-4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3-7中国糖业发展回顾及展3-10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上)3-24世界猕猴桃进出口概3-27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及启4-4世界粮食业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及中国的对…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贸易谈判节奏加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同时历时10余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分歧依旧,止步不前.区域贸易谈判快速发展是否会替代目前陷入停滞的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如果失败是否会有损现有多边贸易体制;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在多双边谈判中的应如何处置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以便做好下一步农业谈判和农业贸易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世界农业》1996,(12):3-4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国常驻FAO代表处为保护本国的农业,世界各国纷纷实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犹如潮涌。在此背景下,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农业包括在...  相似文献   

19.
葛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89-4390
农业国内支持问题一直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谈判的焦点,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农业协定》,就农业国内支持确定了相关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国的农业支持政策。试图对《农业协定》中国内支持规则的内涵进行解读,对规则本身和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WTO美国农业国内支持通报,分析了美国1995-2013年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探讨了美国农业国内支持与WTO规则的一致性,以及对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完善和多哈农业谈判的经验借鉴。分析表明,尽管美国农业国内支持总水平大幅上涨,但主要是绿箱政策支持的持续稳定增长;黄箱政策综合支持总量有所下降,未超过其最终约束水平,符合WTO规则。黄箱政策以针对特定产品为主,集中指向乳品、食糖、玉米等:绿箱政策则以国内食品援助、一般性服务、脱钩收入补贴等为主。今后,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完善应遵循WTO规则,用足用好黄箱政策支持,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同时应积极推动多哈农业谈判,参与国际农业规则制定和全球农业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