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我国猪肉贸易存在严重逆差,猪肉产品的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猪肉产业的生产优势并未转化成为出口竞争优势,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文章构建了符合猪肉产业实际情况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最后本文为改进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永泉  孙奇  史宇涛 《中国饲料》2023,(11):114-118
宠物食品一直是我国饲料产品出口的重要品项。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得知,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占据的宠物食品出口份额非常高,为我国宠物食品出口代表性省份。通过测算我国宠物食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及省级出口占比发现,虽然宠物食品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是相关产品出口价格持续走低,导致我国宠物食品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结合企业出口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宠物食品出口存在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出口价格偏低、品牌效应较弱等问题。本文在探究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利用跨境电商新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通过线上品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宠物食品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鸡肉进出口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芳 《中国家禽》2006,28(5):8-10
2005年我国发生禽流感疫情,对肉鸡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我国鸡肉进出口却实现了双增长。本文通过对世界和国内肉鸡进出口的分析,为我国肉鸡产业稳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我国牧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基于世界各出口国家和地区草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评估和比较,对牧草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6年,我国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我国草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虽然目前我国牧草产业短板较多,但国内现有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扶持政策等优势可为牧草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定保障。同时,草产品市场需求对牧草产业发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因此,未来我国牧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肉鸡产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肉鸡产业国际贸易的现状:我国是鸡肉产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口大国,但在出口方面却是一个弱国,肉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肉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11):60-64
本文基于FAO国际肉鸭进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等方面对我国肉鸭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具有价格竞争力,靠在国际市场的高占有率取胜。肉鸭出口价格、产量、生产成本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汇率变化与是否加入WTO对我国肉鸭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应着眼于突出规模、价格、专业化制胜的联合优势;扩大肉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重视肉鸭产品出口的优质优价,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实施肉鸭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开发国外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蛋品出口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指数(TC)3个指标对我国蛋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蛋品国际竞争力不强这一客观事实,并利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蛋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璇卿 《中国蜂业》2013,(Z4):71-72
蜜蜂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问题有待深思。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分析影响我国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中国蜂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肉鸡业已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曾经与美国、巴西、泰国,并列为世界四大鸡肉出口国。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是中国肉鸡产业的黄金时代。近几年,我国的肉鸡产品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市场受阻,国内受禽流感疫情影响,肉鸡业几度徘徊,本文对当前肉鸡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提出了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不断采取苛刻的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别国农产品对其的出口。我国复杂的动植物疫情和农兽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因此,要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和熟练运用农产品贸易的国际规则,这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的我国来说尤其重要。1WTO有关协议概况WTO的有关协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出口水产品面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对促进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采用定量的方法测算了我国主要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动态上把握了畜产品竞争力近十年的变化,从静态上对比分析了2010年中国与竞争实力较强的世界其他国家间的不同,进一步阐释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产业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贸易形势下研究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中从我国柑橘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我国柑橘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柑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国肉鸡行业的主要特点:约40家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模式,约29500家农户签约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95%。剩余5%是公司自营农场,每年养殖总数达90亿只鸡,其中19%的鸡肉用于出口(由于美国相对低廉的饲料价格,美国鸡肉的国际竞争力较高)。美国共有185家屠宰厂,鸡肉是最受欢迎的肉类。1992年,鸡肉取代牛肉成为美国主导肉类,过去40年总肉类消费量持平,鸡肉是怎样夺得如此高的市场份额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 1992 2016 年我国猪牛羊鸡肉等主要畜产品出口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就主要畜产品出口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较低,猪肉、牛肉、羊肉及鸡肉出口效率均值分别为 0.08、0.52、0.63 和 0.17;近年来畜产品出口效率呈现出下滑态势,说明我国畜产品出口潜力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不均衡程度持续加大;2016 年我国猪肉、牛肉、鸡肉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效率最高,羊肉对约旦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效率更高。建议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切实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化畜产品出口贸易合作,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着力提升畜产品出口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肉牛生产现状、国际和国内牛肉市场与我国肉牛出口和进口情况,分析了制约我国肉牛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在国际市场增加肉牛竞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第三大乳制品生产国,我国乳制品出口的空间和潜力很大。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以乳制品出口大国新西兰为对照,总结我国乳制品出口贸易现状,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3个指标比较了两国的乳制品出口竞争力,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乳制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就提升我国乳制品出口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范作冰  陈琳 《蚕业科学》2013,(1):129-134
依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真丝绸商品自入世以来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蚕丝类为代表的原料制品和以绸缎类为代表的半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MS和TC指数都比较高,但是RCA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以女衬衫、披肩以及领带为代表的丝绸二次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依然处于蚕丝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利润空间较小的蚕丝类和绸缎类的出口占很大比例,而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部分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相对较小。提升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保障高档真丝绸制成品的原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丝绸二次制成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改善生产设备,创建一批国际化的高档丝绸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丝绸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相似文献   

19.
旧中国蛋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20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结束之前中国鸡蛋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及鸡蛋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与价格波动.结果表明,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鸡蛋及其制品的出口曾经占有较大份额,在20世纪30年代约占6%.在我国的鸡蛋及其制品出口中,蛋制品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出口市场看,20世纪初我国鲜鸡蛋及蛋制品的主要市场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20.
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世界养鸡业的龙头老大。鸡蛋年产量约2200多万吨,是老二(美国)的3倍多,将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鸡肉年产量达1300多万吨,和美国差不多。国内的鸡蛋和鸡肉市场,在中等消费水平基础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限制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入WTO后,给禽产品的外销带来机遇。然而,由于我国的养鸡生产成本比国外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