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己饲养的蛋鸡何时能开产?这是广大蛋鸡饲养户所关心的话题。若是能比别人养的品种早点开产,即意味着能多得到一些产蛋个数;如果只单纯有这样想法的饲养户,在观念上并不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开产商品蛋鸡不断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成为当前蛋鸡饲养户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此病以冬夏季最为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一例新开产商品蛋鸡猝死的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己饲养的蛋鸡何时能开产,是广大的蛋鸡饲养户所关心的话题。若是能比别人养的品种早点开产,意味着能多得到一些产蛋枚数;如果只单纯有这样想法的饲养户,在观念上并不完全正确。1育种的目标蛋鸡育种公司数十年来致力的育种目标,包括多个具有重要经济效益的遗传性能。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增加商品蛋鸡的产蛋枚数。遗传学家在产蛋枚数育种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罗曼褐由1971年的每只入舍鸡(饲养80周龄包括育雏及育成)的286.4枚平均产蛋枚数改良到2003年342.6枚(由于国内的褐壳蛋鸡占了80%的市场份额,本文全以褐壳蛋鸡为例),平均每年大约改良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胡光  严玉翠 《中国家禽》1996,(12):22-22
蛋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诊治胡光严玉翠贾建君王卫红(吉林省吉林市畜牧兽医总站132013)1996年元月初,吉林地区80余蛋鸡饲养户的蛋鸡群在一周内相继发生产薄壳蛋、软壳蛋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的疾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蛋鸡维生素D缺乏症。现报告如下:发...  相似文献   

5.
蛋鸡的饲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雏鸡饲养、育成鸡饲养、产蛋鸡饲养.每个阶段的饲养各有不同.对饲养户来说,产蛋期的长短,产蛋率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饲养户的效益.特别是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即产蛋初期管理)影响到产蛋期的整个水平,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进入秋季后,逐渐气温降低,日照减少,产蛋鸡经产一年后,开始进入休产换羽期.产蛋鸡的这种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蛋鸡饲养户为了避免蛋鸡在休产换羽期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采用在蛋鸡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然后再购进第二批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管理.实践证明,这不是最为经济、实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一季度划上尾声,蛋鸡行业迎来了低迷之后的第一个小高峰,第一季度从年初到3月15日,蛋价始终维持5.8元/千克左右,3月15日至今,蛋鸡一直处在6.2~6.4元/千克,第一季度平均料蛋比达到了3.25,饲料价格平均1.77元/千克。雏鸡平均价格2.3元。蛋鸡饲养户有一定利润,但是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蛋鸡饲养户的赢利普遍不高,同时由于经济走势的不明朗,造成了蛋鸡饲养户对于未来发展走势的悲观,造成市场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高产系列蛋鸡是我国优秀的蛋鸡品种,其生产性能高,采食量少体重小,并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提前,在22周龄产蛋率达到50%以上,要比一般品种的蛋鸡多产15~20枚商品蛋;在整个产蛋期(80周)终身产蛋率在80%以上,产蛋率90%以上达6个月以上。由于我们的饲养户在营养供给和管理手段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不能正常发挥本品种特定的生产性能,而且死亡率增加,产蛋不稳定,高峰期时间短,回报经济效益较低。这样饲养户对高产系列蛋鸡失去养殖信心,无疑影响最优秀品种信誉度。中心问题是我们的饲养和管理方法没有随着新品种的出现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时,若外界环境突然变化,饲料营养发生变化,疾病及其他一些应激反应,会给蛋鸡饲养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要针对病情,查明原因,标本兼治,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病鸡治疗要及时果断,措施得当,否则难以使产蛋恢复到理想水平。一般病鸡病情  相似文献   

10.
进入秋季后,逐渐气温降低,日照减少,产蛋鸡经产一年后,开始进入休产换羽期。产蛋鸡的这种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蛋鸡饲养户为了避免蛋鸡在休产换羽期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采用在蛋鸡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然后再购进第二批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管理。实践证明,这不是最为经济、实用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一次育雏,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不但可以把两个育雏期合并成一个育雏期,减少育雏时间,大大减少蛋鸡育雏期间的饲养成本,而且还可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从而显著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蛋鸡腹泻是鸡的常见病,是养殖企业及饲养户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蛋鸡腹泻不仅影响鸡的产蛋率及蛋壳品质,而且还会导致产蛋周期缩短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等问题。鸡的腹泻常为群体发生,其原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07,(21):18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涞水县一蛋鸡饲养户共饲养蛋鸡800只,170日龄,自笔者诊断5日前开始发病。据主诉,在发病前正处于产蛋高峰期,发病后鸡群精神状态一直良好,采食量稍有下降,饮水量大大  相似文献   

13.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应用于家禽育种,蛋鸡的重要生产性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蛋数从1939年的平均130枚/羽,提高到1950年的175枚/羽。近年来,世界蛋鸡抽样测定的成绩已突破300枚大关。蛋鸡现代生产性能的提高,除了饲养管理因素外,主要来源于选择和杂种优势的利用两个方面。家禽产蛋量的遗传学研究大约始于1900年,早期蛋鸡育种主要是根据产蛋性能的表现值,估计其育种值。本世纪70年代末,育种学家们开始将家鸡血液的某些生化指标应用于蛋鸡的育种。  相似文献   

14.
东营市某蛋鸡饲养户,饲养1300只220日龄罗曼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长期徘徊在50%上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经在一个蛋鸡饲养场搞过10多年的管理工作,经常与蛋鸡饲养户打交道,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发现和了解到蛋鸡饲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整理如下,供各位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针对蛋鸡生产效益持续低下,饲养户为降低成本,普遍采取蛋鸡料自配形式,但因对蛋鸡营养需求了解不足,在配料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饲料营养误区。据调查,农村蛋鸡养殖分散、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市场信息反馈慢、产销脱节等,如何纠正这些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1 农村蛋鸡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整个蛋鸡生产,一般划分为育雏阶段(0~6周龄)、育成阶段(7~16周龄)、产蛋期(产蛋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不少农村蛋鸡户对各阶段蛋鸡的饲养管理认识不足或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屯子镇蛋鸡饲养户丁某,饲养400日龄蛋鸡1500只于2007年6月15日突然死亡5只。随前来我中心就诊。1症状大群粪便、采食均正常。但易惊群,且两个鸡舍只有一个鸡舍易惊群并出现死亡。产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的笼养蛋鸡进入中国,大约是1980年前后。笼养蛋鸡由国营大型鸡场向农村饲养户转移,大约是1990年前后。到2000年前后,国有大型蛋鸡场几乎全部倒闭或改制,个体饲养户星罗棋布,有的规模还不断扩大。历史有时会惊人的相似,十年一个轮回,你方唱罢我来登场。到2010年,现有的蛋鸡饲养者如果不想主动退出,你该如何出牌?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由于蛋鸡育种工作的进展,同一品种的蛋鸡与10年前相比,生长期大大缩短,产蛋日龄提前,生产性能更高,这些特点给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蛋鸡饲养业的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受到广大蛋鸡饲养户的重视。笔者就走访朝阳县蛋鸡饲养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以下几项管理要点,供广大饲养户参考。1初饮管理在蛋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2小时,将饮水器装入1/3的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的饮水温度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