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奎 《种子科技》2023,(4):46-4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玉米和大豆两个不同季节作物,使其生长特征相辅相成,达到单位面积玉米、大豆增产的一种集约化农业技术。传统的间作套种虽然可以增加耕地产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且经济效益较低。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既能促进作物间的和谐共生,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连续耕作造成的土地钙化和病虫害大规模暴发等问题,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概念,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点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鑫 《种子科技》2023,(1):30-3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大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方式,阐述了该技术的推广策略,涵盖健全推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出台优惠政策等,概括了推广该技术对大豆玉米种植的作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大豆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因此,我国大豆的种植范围较广,品种也较为丰富。尽管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大豆产量不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粮食安全问题之一。大豆与玉米争地问题也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矛盾之一。近年来,大豆与玉米共作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入手,着重介绍了在不同连作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推广技术要点,旨在促进大豆玉米高产、优产,为发展多品种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何莉 《种子科技》2023,(12):70-7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丘陵地带作物丰产的路径之一。文章结合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所处区域地质特点,从整地、选配粮种、机械直播、管理几个方面,探索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的路径和方法,希望为渠县作物种植产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主栽作物类型和农业生产现状,通过4年蚕豆与地膜玉米、马铃薯、油菜、当归高产高效复合种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蚕豆与地膜玉米、蚕豆与马铃薯、蚕豆与油菜和蚕豆与当归4种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大豆、玉米、蚕(豌)豆、番薯和马铃薯等常见旱粮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组装创新,探索出包括"浙贝母/鲜食春玉米-鲜食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蚕豆/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四熟模式、"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迷你番薯-迷你番薯-蔬菜"一年三熟模式、"大麦/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模式、"棉田套种豌豆"节本增效技术和"大棚番茄套种甜玉米"种植模式等一系列的鲜食旱粮作物新型的高效种植制度和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单作套种和秸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模式与鲜食旱粮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有限耕地的复种指数,还进一步提高了旱粮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产出和高质量的栽培模式,科学间种大豆和玉米,能有效解决大豆和玉米争夺土地资源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明显,通过扩间增光和塑株保密等措施,发挥大豆的固养地作用,提高土壤水平,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一茬大豆的经济收入,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种植要点,并且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晓周 《种子科技》2024,(2):155-157+160
我国作为大豆、玉米生产大国之一,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玉米产能也逐渐提升,但大豆和玉米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近些年,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量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大豆、玉米产量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可以在保持单位面积内玉米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增收一茬大豆,从而提升种植效益。基于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与优势,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路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膜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水平,增强作物综合产量,实现土地的产能最大化。此种栽培方式高效的利用了玉米与黄豆的生长发育特征以及自然习性,使两种不同的农作物在同一环境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讲述全膜玉米与黄豆的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概念以及种植技术方式,希望能够为青海省民和县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栽培标准化流程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方华 《种子科技》2024,(6):122-124
玉米、大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出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玉米及大豆产量,不仅实现了农业资源集约化利用,还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成效,提出几点发展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证玉米和大豆产量稳定不仅能够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技术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大豆和玉米产量的提高。基于此,主要论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优势和特点,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适合间作的大豆品种,用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间作系统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大豆玉米间作的最适模式,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显著,周豆 33 、安豆 109 、周豆 34 、周豆 37 、安豆 203 、周豆 41 在 5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5M2 )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 4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4M2 )模式。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带状种植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S4M2模式下濮豆 5136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安豆 203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适合种植安豆 203 、周豆 37 、周豆 34 ;S4M2 模式下适合种植濮豆 5136 、周豆 41 、安豆 109 。  相似文献   

13.
陆代平 《种子科技》2023,(17):60-62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玉米和大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在实践中,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紧张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山区玉米和大豆种植过程中,选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并且多收获1季大豆,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分析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港市作为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具有气温偏高、年降水量较多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贵港市地势平坦,适宜大豆、玉米生长,为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大豆、玉米产出率。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现状,探究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该技术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阜阳市颍泉区推广的46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并对此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科学、规范、有序推广该项技术,切实发挥稳粮增油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榆林清涧县粮饲兼用作物,在清涧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种植模式技术含量底、种植密度低,产量低。本文对陕北榆林地区玉米宽窄行增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采取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以期为提高陕北榆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莫洪雨  李铁 《种子科技》2024,(5):124-12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属于间作模式,有效实施该技术,可以发挥增产增效的优势,强化分类管理,因地因苗施策,从而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生产目标。从2年的实际种植经验出发,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技术要点,以期与相关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新疆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豆玉间作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式作物根系形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使各作物之间根系分布更为合理,间作种植大豆和玉米的SPAD值较单作的有所提高,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节约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该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本文研究对新疆北疆滴灌地区推广发展豆玉间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22 年根据大豆扩种任务,云南省保山市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0.333 万hm2(5 万亩),结合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思考保山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为该技术在保山市因地制宜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秦红 《种子科技》2023,(19):75-7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大豆产量,是当前我国粮油安全的重点。文章以重庆市为例,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与农机推广实践现状,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措施、优势,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播种方法、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有效提升粮食产量,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