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阐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管理现状与成效。分析西藏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协调管理不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性新能源,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加投入,科学规划、分期整治等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西藏天然林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天然林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出发,论述了西藏高原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天然林保护的必要性,结合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自然保护地涉及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文广新旅等多个部门.根据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方式和保护特征差异,按照推行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自然保护地统一归林业部门负责管理.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了各自然保护地发展不平衡、建设不完善的现状.本文根据南昌市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保护管理提出科学建议,为南昌市自然保护地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立秀 《绿色科技》2015,(2):173-176
指出了建设生态公益林能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当前地球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公益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结合云南省墨江县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墨江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辽宁省为例,对当前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立法建设,统筹沿海带的开发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建议,以保护沿海生态环境,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原地理区位重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极为必要.通过对西藏重要湿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西藏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基础薄弱、区域保护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生态效益补偿机质未建立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分类保护重要湿地、加强湿地管理与生态修复、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质和完善科普宣教体系等对策,以期推动西藏湿地保护和...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管理现状,阐述3S技术的概念、特点、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研究基于3S技术的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的构建框架及特点,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禄劝县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了森林生态保护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从队伍素质建设、资源管理、资金投入、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园林植物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园林规划建立、植物检疫、养管水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园林植保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促进园林植物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是对自然保护区实施保护、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将传统的生态环境调查方法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对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抗蚀能力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突出,人为干扰在增大;全球气候变化也将对其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今后应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需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研究体系,指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共建,建立社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新型的和谐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分析西藏湿地资源特点基础上,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湿地保护建设主要目标,并考虑与现有规划相衔接等因素,将西藏湿地分为藏北高原湖盆湿地保护建设区、喜马拉雅山麓—藏南山原湿地保护恢复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湿地利用示范建设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湿地保护建设区,分析各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与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生产生活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对迪庆藏区的民俗文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迪庆藏民敬山、敬水、敬树,约束和节制一切破坏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森林旅游的深入,是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在叙述当前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盲目开发旅游区,而忽视生态资源保护;季节性生态旅游不平衡;在生态旅游管理上力度不到,使一些动植物资源不能的到很好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系统逐渐失调等。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及形势下提出生态旅游管理首先必须使资源使用合法化,同时分清旅游资源类型;其次建立旅游区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建立权威机构去保证旅游区的管理,对旅游区的生态管理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真正做到可持续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湖南永州生态公益林保护利用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永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标准偏低,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功能较低,管护投入少、管护机构不健全;结合几年来的林业工作实际,提出永州市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天祝藏区地处黄河、石羊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和汇水区,是甘肃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林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以林养林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建立长期、全面、有效的补偿机制和途径十分必要。针对甘肃省藏区生态环境现状和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研究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直接资金补偿、间接项目补偿、衍生保障补偿、辅助政策补偿等4种符合区域特点的生态补偿途径,以加快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加强区域环境资源管护,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原始苯教和藏传佛教产生的根源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观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宗教对高原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禁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阐明藏民族传统文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南京市生态环境政策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从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工作责任制度、生态红线管理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梳理了南京市生态环境政策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改善的相关措施,从加强环境法治的应用、推进“多规合一”、加强流域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国内外改善生态环境政策制度对于南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千岛湖的建设者通过50年的不懈努力,建章立制,分类经营,创新工作,以渔护水,打造了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提供了佐证。针对千岛湖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困难,建议大力推进千岛湖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布点成网的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加强千岛湖山水资源保护,加大生态产业建设步伐,同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