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扬黄灌区大田玉米种植模式单一、节水灌溉投入成本高等实际问题,通过采用不同种植模式(膜侧种植、膜下种植、露地种植)和不同灌溉定额(2 400、3 000、3 600 m~3/hm~2)对双行靠滴灌玉米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侧滴灌种植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最佳。膜侧滴灌低水量的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达到2.75 kg/m~3(产量为10.34 t/hm~2),露地滴灌高水量的水分生产效率最低,为1.98 kg/m~3(产量为9.91 t/hm~2)。膜侧滴灌高水量产量最高,为11.00 t/hm~2,但水分生产效率仅为2.37 kg/m~3,说明产量高,水分生产效率不一定最高。膜侧滴灌种植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于其他灌溉技术,是宁夏扬黄灌区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定额为2 400 m3/hm~2的玉米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节水增效明显,可作为当地较适宜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工程供水延伸区的膜下滴灌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依据2014-2015年灌溉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补充灌溉水量对马铃薯根区土壤水分、叶片光合生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当地的补充灌溉模式。主要结论有: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主要利用0~60 cm土层土壤水分,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为需水关键期;叶片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抛物线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14∶00有极小值;补灌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增幅分别为53.11%和12.88%;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马铃薯膜下滴灌补充灌溉定额1 050 m~3/hm~2,灌水次数3次,即芽条生长期(5月中旬),块茎形成期(6月下旬)和块茎增长期(7月下旬)各1次。  相似文献   

3.
汉延渠灌区农业灌溉历史悠久,近年来灌溉用水量持续减少。开展汉延渠灌区用水量规律分析研究,探索用水量变化影响因素,对于灌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意义重大。以宁夏汉延渠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灌区灌溉制度、有效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建立了3种影响因素与灌溉用水节水量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几种影响因子贡献率,得出该灌区灌溉用水量减少原因的排序是灌溉面积萎缩及种植结构调整、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优化灌溉制度的结论,对类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缺水相当突出。为解决供需水之间的矛盾,不少地方都在研究节水的灌溉制度,有的在灌溉上采用灌“关键水”的方法,有的研究经济的灌溉定额,即在向农田供水的总水量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获得一定收益时耗费最小的灌溉水量。这与过去传统的丰产灌溉绝然不同,它是通过减少灌溉水量或灌溉次数扩大灌溉面积增加总产来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灌溉次数和灌溉定额的减少就会影响产量的提高,影响的大小与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有关,可根据联农组织所推荐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在我国 5 2 0 0万hm2 灌溉面积中 ,渠灌 3 876万hm2 ,井灌1333万hm2 。井灌区大多采用渠道防渗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溉 ,有的还采用了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而占灌溉面积 3/4的渠灌区 ,渠道衬砌率只有 1/4~ 1/3 ,渠系渗漏损失约130 0亿m3,占灌溉总损失水量 70 %以上。目前渠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仅 0 .2~ 0 .4,水量浪费严重 ,这是农业节水的潜力所在。目前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区只占总灌溉面积的 2 .8%。因此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在河水灌区与地面灌溉。黄河流域农田灌溉用水量 2 80亿m3,…  相似文献   

6.
宁夏扬黄灌区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宁夏扬黄灌区玉米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宁夏扬黄灌区规模推广玉米大田滴灌缺乏相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开展了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不同灌溉量、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玉米生育期滴灌灌水定额225~450 m~3/(hm~2·次)、灌水11次、灌溉定额3 600 m~3/hm~2、纯施肥量459 kg/hm~2(其中N、P_2O_5、K_2O分别为255、123、81 kg/hm~2,分10次在每次灌水中部时段施肥)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玉米大田滴灌产量达到17 25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80 kg/m~3以上。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料,世界各国的灌溉面积在20年前增长很快,近十年来发展缓慢。发展中国家的灌溉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反映在灌溉技术、灌溉机构、财政资助方式以及灌溉的地区分布等方面。全世界约有2/3的灌溉面积分布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灌溉面积之和占全球总灌溉面积的2/3。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现有灌溉面积525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占总灌溉面积的72~73%)。近年来,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扩大灌溉面积,改建排水系统,使农业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农产品仍旧有10%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必须更大地提高农业水平,特别是需要继续发展灌溉,实现  相似文献   

9.
淠史杭工程自1958年开工以来,已经历26个年头,灌区从1959年开始,逐年扩大灌溉效益,目前灌溉面积已达800万亩,全部工程完成后设计灌溉面积安徽省部分为1026万亩,26年来累计灌溉面积1亿5千万亩,增产粮食内灌溉因素分摊按每亩100~150斤计,则效益已达150~225亿斤。国家投资截至1984年底共3.4亿元,群众投资约4亿元,  相似文献   

10.
美国从1939年以来,灌溉面积稳步增长,1974年,灌溉面积约占耕地的18%,达247万公顷。因为大部分需要灌溉而又易于供水的地区差不多已完全发展了灌溉,所以予期农田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会放慢下来。日益增长的能源成本和有限的能源也阻碍喷灌面积  相似文献   

11.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容量水价主要由国家投资政策决定,是国家调控调水水价的基本手段,计量水价由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组成,是调水工程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清晰地表述了调水水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有调蓄湖泊情况下的供水成本计算和调水风险问题,为确定调水工程水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开封市水资源利用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河南省开封市为例,对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趋势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进行平衡分析。从深入分析水资源供求趋势出发,以水资源预测理论为基础,对开封市不同水平年来水及各行业用水情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进行了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水匮乏指数在区域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安全问题,以农垦红兴隆分局为例,采用水匮乏指数和样本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对红兴隆分局下属12个农场2006年的水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八五三和红旗岭农场的WPI值处于安全状态,水安全状况最为乐观;饶河农场的WPI值处于较高安全状态,水安全状况较好;友谊、五九七、八五二、二九一和江川农场的WPI值处于中等安全状态,水安全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北兴农场的WPI值处于较低安全状态,水安全状况较差;而双鸭山、曙光和宝山农场的WPI值处于不安全状态,水安全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14.
都江堰灌区很早就有征收水费的制度。水费是水利工程维修经费的重要来源。从工程维修、水费来源、水费管理、水费演变等4个方面对历史上都江堰的水费进行探讨,并得出水费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古氏坩埚过滤法进行水玻璃中水不溶物测定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玻璃砂芯坩埚过滤法对水玻璃中水不溶物进行了测定。将2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玻璃砂芯坩埚法是一种便捷可靠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供水中节水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形势下,研究城市供水的节水机制,树立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城市才能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在分析城市供水中浪费水、污染水和不合理规划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供水系统节水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未来城市节水方向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7.
张璐  吴玉琴 《农业工程》2022,12(7):72-77
在砂土中加入十八胺使其具有斥水性,对斥水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在室外采用铺盖斥水土、覆膜及不覆膜3种方式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的种植,对比分析各种植方式的累积浇水量、株高、径粗、同期采摘的辣椒质量等参数;同时采用温纳四极法在同等土壤环境条件下对铺盖斥水土的区域和不做保水措施的天然土壤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分别进行雨前、雨后的对比分析。试验发现:在辣椒前期生长中,铺盖斥水土区域的辣椒浇水量在3者中最少,同期辣椒产量略少于覆膜区域但远超过未覆膜区域,株高偏低,径粗最小;在测量土壤电阻率时,铺盖斥水土区域的电阻率降雨前后均比自然土壤区域的电阻率小,降雨前后电阻率值的变化幅度也较小。试验表明,斥水土可以降低天然土壤内部的水分运动速率,对减少土壤内部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为干旱地区提供新的保水措施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节期间土壤水动态观测试验 ,探讨了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动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浅埋地下水对土壤水动态具有很大影响 ,农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发生在根区深度 0~ 5 0 cm的土壤。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为实施土壤水分实时调控、控制作物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与水价理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水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和生态失衡是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了探讨,从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分析了水价体系对水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探讨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水资源动态均衡价格向量的变化轨迹及其稳定性,当价格向量沿理想变化路径变化时价格向量最稳定,当价格向量沿非理想变化路径变化时,提出了价格向量相对稳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四水"是指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农灌区"四水"转化的定量关系是制定农业灌溉计划和调控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的基础.根据淮北平原各项实验参数指标建立了农灌区"四水"转化模型,提出该模型在农田径流预报、土壤水消退及地下水位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该模型的作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