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清池、施肥与水质调节放苗前重点做好池塘清整和水质培养。养殖池塘干塘后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进行消毒处理,进水0.5米后每亩再用漂白粉15千克消毒一次。清塘后,亩施有机肥料100千克左右,培养水中浮游生物饵料,使池水水色呈黄绿色或茶绿色,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在8.0~8.6之间。放苗前,每亩投放EM生物菌液或光合细菌5千克培养水质,使虾苗进入池塘后有良好的环境。二、选择健康、淡化程度高的虾苗投放虾苗时,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逆水性强,体色透明,体表干净,附肢完整,无寄生生物和损…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养鱼有得巧,全靠水质好”。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是夺取养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期,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鱼的健康成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内陆水产》2003,28(5):15-15
1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3公顷,池底平整为沙泥底质,池深1.5~2米,坡比1∶2,池角弧形。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冬季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清除池底污物、杂草,翻耕暴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翌年春季,在放苗前20天左右,用生石灰85千克/667米2彻底消毒,杀死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病原的中间宿主。放苗前15天,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30厘米,每667米2施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0.3千克,培育基础饵料。以后视水质情况每2~3天施肥一次,用量为首次的一半。放苗时池水加深至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水色为…  相似文献   

4.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青蛤繁育及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基础饵料培养为使池塘养殖的青蛤能及时摄食到充足的饵料,应在池塘消毒处理后及时施肥,培育基础饵料,再播洒苗种。常用的肥料有鸡粪、牛粪及无机肥。每亩可施发酵鸡粪100千克左右。若自然海区水质较肥,单胞藻饵料丰富,可适当减少施肥量。3.贝苗播放选择投放1000粒/千克左右的  相似文献   

6.
(3)水质与底质调控:根据养殖池水色、水质状况进行换水及旋肥以调控水质,培养繁殖饵料生物,以保持池水透明度40~50厘米。一般3~5天施肥一次,在晴天上午8~9点施尿素0.5~1克/米。、复合肥0.25~0.5克/米^3或鸡粪(经晒干熟化)5~10千克/亩。养殖前期,苗体活动能力差,排水时苗体易贴网致伤,  相似文献   

7.
孙占胜  金钟 《内陆水产》2001,26(6):13-13
傻鲫是用红鲫鱼作母本、野鲤作父本杂交的子一代,其外型酷似鲫鱼,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味道鲜美。为了探索傻鲫养殖技术,笔者1999年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实验示范基地——莲花泡渔场利用5 336米2池塘进行了傻鲫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经过80天的饲养,共产傻鲫商品鱼3 296千克,平均每667米2产鱼412千克(规格210克),利润1 972.62元。1 材料与方法1.1 清塘与施肥漂白粉带水清塘,每667米2用漂白粉2.5千克(平均水深0.1米),3天后施发酵的鸡粪200千克,然后水深加注到0.8米。1.2 苗种放养鱼苗购自辽宁省辽中地区,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法…  相似文献   

8.
施肥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季节变化,施肥技术也各有不同。夏季鱼池只宜施追肥,不宜施基肥。一、有机肥施法每100千克人畜粪便中加入5千克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存放5~7天后使用。该法以磷保氮,施入池中可提高肥效。每次每亩施100千克,7~10天施肥一次,每月每亩鱼池施300~500千克。将粪肥盛在耐腐烂的袋子中,挂在池塘中深水区的木柱上,贴近水面让其自行分解扩散。二、绿肥施法把青草、树叶、菜叶、农作物秧稞等晒至半干,然后掺合一定数量的粪肥,堆在岸边浅水处或池角上,上面压石块或泥土使之沉入…  相似文献   

9.
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对新建造的虾塘,应首先进水浸泡冲洗2~3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的虾池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2.培育基础饵料放苗前10~15天,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进水50~60厘米,施肥培育水质。一般亩施经发酵的畜禽粪肥100千克左右,或亩施速效肥水王6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施肥2天后应视池水的肥度、天气情况及时施追肥。经7~10天的水质培养,池水透明度达  相似文献   

10.
高光明 《科学养鱼》2006,(12):74-74
5.如何使用亿龙生化肥料?(1)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①在放养前一周,施足基肥培肥水质,新池:6.0千克/亩·米,老池:4.0千克/亩·米。②养殖过程中视水质肥度施追肥,追肥量为每次1.0~2.0千克/亩·米。③以晴天上午施用为宜,将本品溶于适量水中,30~60分钟后均匀泼洒。④无论是施基肥  相似文献   

11.
大宗淡水鱼夏季混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水质状况是影响鱼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为追求高产、高效而进行的高密度养殖、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很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生长受阻,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投饵施肥多,最容易使水质变坏,而此时又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12.
池塘巧混养产效双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鲨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近年来新兴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2002年我们从胶州国家罗非鱼良种场引进淡水鲨鱼500尾,与淡水白鲳、彩虹鲷进行混养,历时97天,收获淡水鲨鱼435千克,最大个体重1.6千克,平均个体重0.9千克,池塘亩产量达到702千克,亩获纯利5164元,投入产出比1∶2.1。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试验用鱼塘为2001年新挖鱼塘,位于小型水库坝下,东西向,面积2.5亩,池深2.2米,坡比1∶2.5,泥沙底质,进水口、排水口各1个,设过滤网及防逃网。(2)水质试验用水从小型水库中抽取,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3.
李凯 《内陆水产》2001,26(10):17-17
淇河鲫鱼是一种优质经济鱼类,在池塘饲养条件下,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易繁殖、适应性强、含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池塘养殖的良好对象。1池塘条件淇河鲫池塘养殖面积,一般为2000~3300米2,水深要求1.5~2.5米,池底平坦,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水质良好。2清塘施肥鱼苗放养前,要排干池水,彻底清塘,挖去杂物。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用150千克/667米2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消毒。然后施足基肥,施腐熟人畜粪肥500~800千克/667米…  相似文献   

14.
赵子明 《内陆水产》2001,26(7):19-19
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质好,是目前虾类养殖的新亮点。生产上购进的南美白对虾苗是经过初步淡化的,(但其水中含盐量仍可达到5‰左右),如果直接将虾苗放进淡水池塘,虾苗会因不适应而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成活率不高,甚至可导致虾苗全部死亡,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正确掌握放养虾苗方法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1 池塘消毒池塘消毒与常规养鱼池塘的消毒方法相似。放虾前7~10天,每667米2(水深1米左右)用生石灰75~10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2 水质培养池塘消毒后,每667米2施用150~200 千克有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为…  相似文献   

15.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能否健康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在鱼类生长最旺盛的夏季,由于机体代谢能力强,水中微生物活跃,致使池塘水质变化较快.如果长期不采取水质调控,导致池水老化,将严重影响鱼类生长,更甚者将导致鱼病的发生及流行.为了更多地获益,池塘水如何进行水质调控呢?  相似文献   

16.
水晶巴丁鱼(Pangasianodonhypophthalmus)属鲇形目、科、属,俗称淡水鲨鱼。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热带国家,生活于淡水水域的中下层,在东南亚地区养殖,因味鲜美、无小刺,在当地和香港地区视其为高级食用鱼。南海水产研究所于2000年引进水晶巴丁鱼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少量推广养殖。水晶巴丁鱼抗逆性强、食性杂、生长迅速,在珠江三角洲养殖1年体重有1.5千克以上,产量达1000千克/亩。一、池塘及水质条件1.池塘条件水晶巴丁鱼的养殖对池塘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便于养殖操作,通常选用面积3~6亩的长方形池塘,塘底有少量淤泥,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我们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千克,4478尾,收获乌鳢4739.4千克,4308尾,平均个体1.1千克,亩平均产量1247.2千克,成活率96.2%,基本未发病,池塘水质及乌鳢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60厘米(可用石棉瓦围起或防逃网拦起),防止乌鳢逃跑。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整池,并冻晒1~2个月。放养前10天,…  相似文献   

18.
牛满津 《齐鲁渔业》2014,(11):48-49
夏秋季节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量最大、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鱼类疾病多发期,要抓住这个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精心管理,预防病害。1调控水质夏秋温度高,昼夜温差变化大,加之不断向池塘投饵和施肥,往往会使水质变化快,水质因子变差,需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池塘水环境稳定,因此必须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9.
培育池塘水质是一个复杂又细致的过程,农谚有“看水养鱼”,“调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总结了调节水质的重要性。特别是精氧池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管理尤其重要。加强高温季节水质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疫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气温高、阴雨天多,是一年中池塘水质最不稳定的时期,并且进入夏眠期的刺参已停止了摄食与生长,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都很低,极易因水环境剧变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加强池塘水质管理,对保证刺参安全度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